追觅半年狂揽百亿超去年!竟要造超跑,目标布加迪!
最近这段时间,如果说哪个国产品牌的出海表现让人眼前一亮,追觅科技绝对榜上有名。这家公司,就像坐上了火箭,发展势头迅猛得让人惊叹。谁能想到,曾经专注做清洁家电的它,如今已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星辰大海,甚至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按照这个发展速度,说不定哪天我们一觉醒来,追觅已经开始造飞机了。
追觅科技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力。尤其是在今年,他们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根据公司在2025年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透露的重磅消息,仅仅在今年上半年,追觅科技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越了2024年全年总额。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追觅科技全年营收就已经突破了150亿元人民币大关,其中海外市场的贡献更是超过了8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追觅的营收已经达到了百亿级,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为他们全年冲击300亿元的营收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的成绩,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足以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跨越。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的生动写照。
回溯追觅的创业之路,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份成就来之不易。早期的追觅,并非一开始就光芒万丈。它曾是一家为国内某知名科技品牌提供代工服务的小型工厂,主要从事智能扫地机、吸尘器等清洁类智能家居产品的贴牌生产。代工模式虽然带来了初期的生存空间,但利润微薄,且高度依赖甲方订单,长远来看,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追觅科技的创始人俞浩,这位来自清华大学的85后年轻小伙子,展现出了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创业魄力。他深知,要实现真正的腾飞,必须摆脱代工的束缚,建立自己的品牌。于是,在俞浩的带领下,2017年,追觅科技正式成立,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征程。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去面对市场竞争的洗礼,去从零开始打造品牌影响力。
品牌成立的第二年,追觅科技便着手布局全球市场,展现了其“生而全球”的视野。初期,他们巧妙地借助了小米生态链的渠道优势,将产品引入了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完成了初步的国际化试水。到了2020年前后,追觅科技的市场策略进一步升级,正式进入了自主品牌出海阶段,其第一代扫地机器人也真正意义上以“追觅”这个品牌走向了世界各地。这标志着追觅从“借船出海”转向了“造船出海”,自主掌握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主动权。
为了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并持续发展,追觅科技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他们积极与亚马逊、速卖通等国际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线上渠道铺设得越来越广。与此同时,追觅也大力拓展线下销售网络,与当地的零售商和渠道伙伴紧密合作,将商业触角逐步延伸至美国、德国、法国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并进的策略,使得追觅能够更好地触达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正是凭借着这种持之以恒的资源投入和精细化的市场运作,追觅科技很快就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追觅实现了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的惊人成绩,这充分证明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的成长潜力。新媒网跨境获悉,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追觅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约11.3%,成功跻身全球前三甲,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前进了两个位次。排在其前面的,是同样来自中国的石头科技和科沃斯,这无疑也印证了中国智造在全球智能清洁领域的主导地位。看到国内品牌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同台竞技并占据领先位置,着实令人振奋。
进入2025年,追觅科技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是“更上一层楼”,频频传来捷报。在最近的2025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追觅科技骄傲地分享了几组亮眼的数据:他们的品牌扫地机器人已经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登顶销量第一,尤其是在包括北欧的芬兰、瑞典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更是突破了40%,这几乎是形成了局部市场的绝对优势。此外,在充满活力的北美市场,追觅的洗地机产品在2025年春季促销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630%,增长速度令人咋舌。同时,更有6款洗地机产品成功进入了美洲亚马逊畅销榜单的前50名,这不仅体现了追觅产品卓越的性能和品质,也证明了其在海外消费者中日益增长的品牌认可度。
天花板上再起高楼
尽管在智能清洁家电领域已经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显著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地位,但追觅科技并没有因此满足,更没有停止探索和前进的脚步。这家公司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分”基因,总是在寻求新的突破和增长点。在清洁家电的扎实基础上,追觅开始逐步拓展业务边界,先后开拓了智能个护、智能厨电、智能影音等多个类目,不断丰富其智能家居生态版图。而进入2025年,追觅更是动作频频,力度空前,似乎铁了心要把“多元化发展”进行到底。
今年年初,追觅科技便高调宣布进军大家电领域,这无疑是一次更为宏大的战略布局,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紧接着在4月份,追觅大家电的总部基地也正式落地,这标志着其大家电业务的全面启动。而截至2025年9月,追觅大家电业务已经斩获了高达2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订单,这样的开局可谓旗开得胜,展现了追觅在全新领域的强大市场号召力。
然而,追觅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仅仅在8月20日,追觅科技便正式对外宣布进军无人机业务,并为此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此举无疑是希望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追觅的加入,无疑将为这一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也展现了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投身高科技前沿领域的决心。
时间来到8月底,追觅科技更是马不停蹄,再度震惊业界。他们发布了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告——正式官宣“造车”!而且,追觅的目标并非仅仅是造车,他们还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直接对标世界顶级超跑布加迪威龙,并计划于2027年正式推出。新媒网跨境认为,从扫地机器人到超跑,这中间的跨度之大,技术挑战之高,足以说明追觅科技拥有的不仅仅是资金实力,更有着对极致科技的追求和敢于挑战不可能的创业精神。这种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正是当下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所需要的重要品质。
放眼当下,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众多“大厂”跨界发展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做手机起家的小米,近年来高歌猛进地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推出了多款备受市场关注的车型;无人机巨头大疆,在巩固其核心业务的同时,也积极拓展产品线,推出了扫地机器人、运动全景相机等新产品,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再比如深耕家居行业的乐歌,也看到了跨境电商的巨大潜力,重金布局海外仓业务,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这些头部企业的跨界之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当一家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构建起坚实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后,打破原有的行业边界,积极开拓新的增长点,就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何况,在当前这个变化迅猛、市场风险无处不在的时代,拥有一项能够持续盈利的新业务,就如同为企业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压舱石”,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增强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以曾经风靡一时的充电宝品牌罗马仕为例,其绝大部分营收都集中在充电宝业务。然而,自今年6月其充电宝业务因产品安全问题暴雷,3C证书被撤销之后,企业整体就陷入了持续的低迷,甚至面临停工停产的困境。这样的案例深刻地警示我们,单一业务的依赖性过高,一旦遭遇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或政策变动,企业将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新媒网跨境预测,对于追觅科技而言,其从一家代工厂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智能清洁领域的巨头,再到如今积极布局大家电、无人机乃至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高科技前沿领域,这海外市场的发展之路可谓精彩纷呈,充满智慧和勇气。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积极跨界发展的策略,不仅为追觅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也为企业构建了更为坚固的风险防御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老业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追觅科技有望继续保持其强劲的创新发展势头,在全球舞台上达成更多令人瞩目的业绩里程碑,为中国智造赢得更多赞誉。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dreame-half-year-billions-making-bugatti-car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