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关震怒!4亿罚款、7500欧扣货!跨境野蛮生长终结!

2025-08-31跨境电商

Image

这几年,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跨境电商的舞台也越来越大。然而,舞台大了,规则自然也需要更完善。最近,不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感受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全球多地的海关查验力度正在前所未有地加强。这不仅仅是一阵风,更像是一种新常态的到来,预示着行业正在走向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的发展道路。

新媒网跨境获悉, 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东南亚,海关的“火眼金睛”正变得越来越犀利,货物查验的频率和深度都在不断提升。这对于我们出海的商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

北美洲:合规先行,严查“猫腻”

首先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的北美市场。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查验率持续攀升,这几乎成了跨境圈子里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在传,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对货物的价值申报以及进口商的真实性,都盯得特别紧。

尤其是机电产品和电子设备,比如现在大伙儿都爱用的电动滑板车,还有传统的服装纺织品,这些品类似乎成了海关重点关注的“高危区”。当然,知识产权侵权的老问题也从未放松,一直是海关重点打击的对象。

具体到美国的一些主要港口和内陆城市,像杰克逊维尔、巴尔的摩、诺福克和达拉斯,这些地方的查验率已经非常高了。而萨凡纳、西雅图、休斯顿和洛杉矶等地的查验率也在持续上升,可以说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合规围堵,让那些想蒙混过关的货物无处遁形。

美国海关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毫不手软。如果货物存在编码错误、原产国申报不符、或者虚报价值等问题,每一项违规行为都可能面临最高5000美元的罚款。如果一票货物同时存在多项违规,罚款金额甚至可能累积到数万美元,这对于商家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以前,有些商家为了逃避海关检查,可能会尝试在货物被查验之前进行转移。但美国海关早已注意到这种伎俩。为了杜绝此类行为,美国港口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有必要要求那些负责查验服务的运营商(CES)直接将集装箱从到港码头拖运到中央检查站进行查验,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货物在途中被调包或转移。

为了进一步堵塞漏洞,美国海关还出台了新规定,这让不少做洛杉矶和长滩港口生意的商家感到压力。从2025年8月25日开始,凡是被海关选中进行开箱查验(EXAM)的集装箱,必须由查验场指定的卡车公司,或者具备保税资质的卡车公司,才能从码头提货并运送到查验场。以前普通的卡车将不再被允许执行这项任务。

多位经验丰富的物流行业人士都表示,这项新规生效后,势必会大大降低提货的效率。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预留出足够的预算来应对可能产生的码头滞期费。这无疑是美国海关在提升贸易合规性方面迈出的又一步。虽然短期内会增加商家的运营成本和复杂性,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贸易环境。

说到合规,前段时间关于亚马逊FBA卖家要在美国缴税的传闻,一度在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牵动着无数卖家的心弦。消息称,美国国税局(IRS)已经把电商销售列为执法重点,那些使用亚马逊FBA仓储服务或者在美国注册了商标的非美国本土卖家,其收入可能被认定为“有效关联收入”(ECI),需要按照净利润缴纳联邦所得税,最高税率可能达到21%。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不合规申报,可能面临高达总销售额30%的强制征税,追溯期最长可达6年,罚金最高可达未缴税款的200%。

不过,新媒网跨境了解到, 这则消息后来被证实是一则虚假传言,让不少卖家松了口气。然而,尽管如此,市场上各种关于税务严查的传言依旧此起彼伏,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每次传闻的扩散,都像一根绷紧的弦,让卖家们感受到紧张情绪。这背后,确实隐藏着全球税务合规趋严的真实趋势。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近期公开披露的一起案件,更是印证了这种严查的决心。CBP破获了一起高达4亿美元的贸易关税逃税计划!从2025年1月20日到8月8日,CBP通过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EAPA)调查,发现了超过4亿美元的未缴贸易关税。同期,他们还确认了89起有合理理由怀疑存在逃税行为的案件。

令人震惊的是,在这笔庞大的未缴关税中,有2.5亿美元竟然来自23家中国空壳公司。这些公司通过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家或地区进行货物转运,企图以此规避关税。据知情人士透露,调查人员甚至对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床垫工厂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工厂根本没有实际生产活动,只是虚设的幌子。CBP贸易办公室代理执行助理专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EAPA行动中规模最大、最综合的一次调查。随着更多进口商被确认,预计还会有更多发现。这充分表明,任何企图通过虚假贸易行为逃避关税的做法,都将面临严厉的打击。

欧洲:清关收紧,规则细化

欧美之外,全球多地的海关也都在积极行动,大量中国货物遭到扣押的案例时有发生。欧洲地区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货代朋友们发出的警醒可谓是一波接一波。

一位常年从事欧洲物流的货代就表示,最近欧洲的清关政策变得更加完善,对清关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我们出口商家必须确保货物的箱数、产品件数、以及产品图片、海关编码(HS Code)等信息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现在需要提供货物的实物图片,而不是随意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如果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海关将处以7500欧元的巨额罚款,而且涉事产品很可能只能进行销毁处理,损失惨重。

让我们来详细看看欧洲各国近期的政策变动:

意大利方面: 几经波动,仍然有一批卖家最终难逃缴纳增值税(VAT)保证金的命运。如果在意大利开展销售业务并产生了增值税义务,就必须拥有意大利增值税税号。意大利税务机关会要求两种不同的税务担保,一种是针对税务代表的保证金,另一种则是针对个体卖家的保证金。虽然意大利的保证金政策提供了60天的宽限期,这个宽限期从意大利税务机构通过卖家的财务代理与卖家联系之日开始计算,但这项新政无疑还是给部分卖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资金压力。

英国方面: 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HMRC)正在大力推行FHDDS新规,这项规定要求运营中心验证商品进口的合规性。亚马逊平台也紧跟当地政府的步伐,从2025年8月18日起,亚马逊英国站正式强制执行FHDDS合规要求。这意味着,如果卖家的公司注册地不在英国,并且未能提供所需的进口详情,那么将无法创建新的发往英国的货件。对于从2025年8月1日起英国亚马逊运营中心(FC)收到的所有货件,卖家都需要追溯提供进口条目编号(IEN),除非商品是在英国本地采购且直接发货,或者在增值税注册期间获得了临时豁免。这无疑是英国在加强进口商品监管,确保贸易链路清晰透明方面的重要举措。

东南亚:严打走私,保障民生

除了欧美市场,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其海关的严查态势也在持续进行。不少货代朋友们反映,“泰国当前的清关难度非常大,如果货物无法顺利清关,很可能会被直接放弃处理,而且还需要支付一笔高昂的弃件费,大约300美元。”他们还表示,鉴于泰国海关的严查力度,现在几乎所有的快递服务都不再包清关和包税了,这大大增加了跨境物流的风险和成本。

据了解,近期泰国多个部门对进口商品展开了联合调查。在最近的一次查验行动中,竟然有60万件商品被查扣,货值高达160万元人民币。这些被查扣的商品涉及移动电源、插头等热门品类,而且其中大部分商品都来自中国。这表明泰国在打击走私和不合规进口方面的决心和力度正在不断加强,旨在维护其国内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在泰国紧盯进口商品的同时,也对个人自用物品和非商用工业品作出了最新的要求。根据规定,对于进口到泰国的个人自用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以及非商用工业品,进口方必须从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或泰国工业标准协会(TISI)获取相应的进口许可证。如果货件在未取得所需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运达泰国,可能会被当地海关扣留、退回,甚至作弃置处理。而一旦货件被作弃置处理,进口方还可能被收取高额的弃置费等相关费用。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进入泰国市场的商品符合当地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保障泰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新媒网跨境预测, 随着年终销售旺季的临近,全球各国海关的查验力度往往会进一步加强,查验标准也会更为严格。然而,即便是在非旺季,海关的日常查验也从未放松。对于知识产权侵权、关税逃避等违规进口商品,海关的容忍度正在直线下降,甚至可以说已经趋近于零。这清晰地标志着一个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贸易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我们广大的中国跨境商家而言,这无疑是行业发展的新风向。过去那种依靠信息不对称或打“擦边球”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品牌的价值,以及合规运营的能力上。积极拥抱合规,提升自身运营水平,才能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下,行稳致远,抓住更多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70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全球海关查验力度加强成为新常态。北美合规先行,严查“猫腻”;欧洲清关收紧,规则细化;东南亚严打走私,保障民生。跨境电商需积极拥抱合规,提升运营水平。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18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