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经济2028年破5000亿!跨境淘金新风口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深入融合,创作者经济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新兴领域不仅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多元的变现渠道,也深刻影响着品牌营销、消费互动乃至文化传播的模式。特别是进入2025年,我们观察到创作者经济正经历从初期野蛮生长到日益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海外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创作者经济的市场规模已达到约2500亿美元。而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内,这一数字有望翻番,在2028年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尽管人们通过在线内容创作谋生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历史,但这个曾经相对稚嫩的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成熟。品牌方在选择网红营销时变得更加策略性,一个服务于创作者及其需求的生态系统日益完善,社交平台也正积极引导用户在浏览内容的同时进行消费。
那么,对于创作者和他们的受众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行业资深人士认为,2025年,创作者经济将继续以深刻的方式走向成熟。
构建真正的“生意”将更具挑战
多数创作者起步时,往往是“单兵作战”。他们独自进行内容构思、拍摄、剪辑和发布。日复一日,他们的粉丝量逐渐增长,最终开始实现收益。但接下来呢?
美国创作者、Youshaei工作室创始人乔恩·尤沙伊指出,此时创作者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外部引入经理人或代理,二是内部聘请首席运营官或业务伙伴。他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倾向于在内部寻找一位得力助手。
这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密切相关。尤沙伊表示,尽管进入创作者行业的门槛从未如此之低,但在创作者经济中建立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生意”正变得更加困难。这意味着创作者不仅需要专注于内容本身,更要具备商业运营和团队管理的能力。
美国十四媒体集团(一家为创作者经济初创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的首席战略官布雷克·迈克尔认为,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引入外部专业力量协助制定增长战略变得尤为必要。他提到,垂直细分领域正迅速饱和,这意味着创作者必须在内容创作上投入更多精力,才能脱颖而出,吸引并留住受众。对于中国的跨境卖家或内容创作者而言,这意味着在海外市场,无论是选择哪个垂直领域,都必须进行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内容策略规划,以确保其独特价值。
品牌方在合作选择上将更为审慎
在网红营销的早期,许多品牌争相涌入社交媒体,导致创作者们迅速获得了资金和关注。然而,进入2025年,企业将不再愿意随意向任何网红投入资源。
美国知名网红营销机构Viral Nation的联合创始人乔·加格列塞表示,品牌方正变得更加精明。他们希望深入了解:这位创作者是否真正符合我的品牌形象?他们对于某些话题的看法和视角是否与我的品牌相悖?
加格列塞指出,随着品牌方在2025年对营销投入的精细化管理,他们将越来越关注可衡量的实际成果。在纸面上看起来相似的两位创作者,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营销效果。企业正在学习评估社区互动率等指标,而非仅仅关注粉丝数量。他们还会仔细审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类型。
加格列塞进一步解释说,有些创作者因其观点受人信赖,而另一些则因提供娱乐内容而受欢迎。这两类互动方式对于品牌营销的助力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中国跨境品牌而言,这意味着在选择海外网红进行合作时,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语境和用户偏好,精准匹配品牌调性和营销目标,而非盲目追求流量。
“微型网红”可能获得更多机遇
看似矛盾的是,网红营销渠道的规范化反而会为粉丝量较少的创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美国Fourthwall平台(一个帮助创作者销售产品和推出会员服务的平台)战略合作负责人扎克·费拉罗提到,传统上,品牌方与网红合作时,会存在一些“低效”环节,这些环节拖慢了合作进程。
首先,品牌方需要寻找合适的创作者,而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或对结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其次,品牌方需要与创作者的经理人在费用上反复协商,而费用差异可能很大。同时,还需要确定具体的交付物,例如一定数量的Instagram帖子或视频。为了覆盖这些摩擦成本和投入,品牌方通常只倾向于达成金额较大的合作。
然而,随着企业经验的积累,连接创作者与品牌的平台日益增多,合作流程也变得更加透明化。例如,一个名为“F*** You Pay Me”的平台允许创作者匿名评价曾合作过的品牌,并分享获得的报酬。
费拉罗预测,随着合作摩擦成本的降低,拥有中等或较少粉丝量的“微型网红”将获得更多机会。Viral Nation的加格列塞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那些真正培养了核心受众和社区,并具备转化能力、能为品牌带来商业成果的创作者,有望获得更高的报酬。这些网红可能没有数百万粉丝,但他们拥有忠诚度高、参与度强的小众受众群体。
费拉罗还指出,品牌方雇佣小型创作者进行内部内容创作也是一种可能性。那些可能在财务上未能如愿的“中腰部”创作者,或许能通过向寻求建立自身受众的品牌提供专业知识而找到新的发展机遇。这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提示了与海外微型或中腰部创作者合作的潜力,他们往往能以更高的性价比,帮助品牌触达更精准、更具粘性的目标用户。
消费者也将直接为内容付费
随着社交平台内嵌“打赏”功能的普及,创作者又多了一种变现方式:粉丝可以直接付费,而无需通过Patreon或Buy Me A Coffee等第三方平台。
在TikTok上,用户可以购买虚拟货币,用于向直播创作者赠送虚拟礼物,这些礼物随后可以转换为收益。在2023年,最受欢迎的消费形式是价值19.99美元的虚拟货币礼包,它占据了TikTok应用内购买收入的四分之一(TikTok平台抽成50%)。
美国数据分析公司data.ai的洞察主管莱克西·西多表示,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因为它代表了消费者为特定创作者即时产生的、一次性的微交易。西多认为,这种模式不一定与订阅挂钩,更像是消费者在说“赞,我喜欢这个,我想要更多”。她相信这种力量对于创作者经济空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初期阶段。
根据data.ai的数据,2023年TikTok成为首个消费者支出达到100亿美元的非游戏应用。这一成就预示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整体消费支出将持续增长。Instagram和YouTube等其他平台也纷纷效仿,引入了打赏功能。这表明,在跨境内容领域,培养核心用户群体并激发其付费意愿,将成为创作者和品牌方的重要策略之一。
真诚性将成为主流
美国Karat公司(一家帮助创作者管理财务和信用的初创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埃里克·魏将当前社交媒体内容时代描述为“煽动性”的,但他预测2025年将出现一种回归真诚的趋势。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YouTube个人频道订阅量最高的“MrBeast”(美国社交媒体名人,以大型实验和慈善项目闻名)。他最近的视频包括“我救助了100只流浪狗!”和“1美元与1亿美元汽车大比拼!”虽然MrBeast会继续受欢迎,但魏预测创作者将转向更多未经剪辑的真实内容。例如,拥有275万订阅者的健身YouTuber萨姆·苏莱克(Sam Sulek)。
魏指出:“大家都在关注萨姆,为什么?因为这个家伙不做剪辑。他只是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多小时。”拥有YouTube频道的尤沙伊也表示,他认为这类内容的兴起正在抵消近年来YouTube上充斥的“过度剪辑”视频。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跨境内容创作中,展示真实自我、分享真诚体验,可能比精心包装的“完美”内容更能打动海外受众。
人工智能虚拟网红的兴起
“Lil Miquela”(自称“居住在洛杉矶的19岁机器人”)是首批虚拟网红之一。据外媒近期报道,她单笔合作费用高达数十万美元,并曾与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和法国时尚品牌Givenchy等合作。她发布自己去欧洲度假、在沙龙染发、在墨西哥卷饼店用餐的照片。她是否真实重要吗?她拥有260万粉丝。
人类网红可能很快就要担心来自人工智能生成虚拟形象的竞争。数字虚拟形象积累粉丝并非新概念。例如,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以及以《英雄联盟》角色为原型的虚拟韩国流行女团K/DA。
魏还提到了美国Twitch平台订阅量最高的女性创作者之一“Iron Mouse”(以其虚拟形象和作为VTuber的身份而闻名)。他表示,这已经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虚拟网红的形象将更加逼真,互动能力也将更强。这不仅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对传统的人类创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如何利用AI技术创造符合海外市场偏好的虚拟形象,或是如何与现有虚拟网红合作,都将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综合来看,2025年的创作者经济正呈现出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个人IP的商业化运作,到品牌方营销策略的升级,再到消费者付费习惯的养成,以及新兴技术带来的内容形态变革,都预示着这个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品牌出海企业以及内容创作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全球动态,积极调整策略,将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理解海外市场的用户需求和内容消费偏好,善用平台工具,并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运营效率,才能在全球创作者经济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reator-economy-2028-500b-cross-border-gol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