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暴跌20%,对欧暴涨19.6%!中国纺织出口韧性惊人!

2025-09-01跨境电商

Image

五月的天,阳光正好,万物生长,而我们国家的纺织服装对外贸易,也正经历着一番新的挑战与机遇。用一句老话说,风物长宜放眼量,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咱们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凭着一股韧劲儿和智慧,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稳中求进,多元开拓:中国纺织服装外贸展现强大韧性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回顾今年五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方面实施的关税措施,确实给我们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了近20%,也使得今年前五个月对美累计出口增幅,从之前的正增长变成了负增长。这无疑给许多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然而,挑战从来都只是暂时的。面对这样的形势,咱们的出口企业迅速调整策略,展现出了惊人的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积极将订单转向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令人欣喜的是,五月咱们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了19.6%,这简直是喜人。同时,对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等重要市场的出口,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是多元的,我们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推动对外贸易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同心同德、协同发力。他们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促进升级的政策举措,像及时雨一样,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政策护航,活力迸发:政府与企业同心逐浪

在政府和政策层面,我们的国家队可以说是精准发力,从制度创新、通关便利到市场拓展,都下足了功夫。比如,海关总署就联合了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20个部委和单位,从4月24日开始,在全国25个城市启动了为期五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这就像是给咱们的出口企业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让货物通关更顺畅,企业办事更省心。

商务部也持续推进着“外贸促消费”的行动,在4月13日就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这不仅让国内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国际商品,也带动了外贸的内循环。同时,地方政府的行动更是亮点纷呈,他们结合地方特色,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出海”行动。比如广东的“粤贸全球”,四川的“川行天下”,这些地方层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国家层面的稳外贸政策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营造出一个活力十足、充满生机的外贸发展新局面。

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们企业的“获得感”实实在在不断提升。在新媒网跨境获悉,在今年第137届广交会期间,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本届广交会的纺织服装展区,境外客商的到会数量比往届有了大幅增长,这让许多参展企业“倍感惊喜”。更让人高兴的是,这些客商的来源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客商显著增多外,来自欧洲的客商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这表明我们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

当前,虽然中美贸易关系依然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好消息是,双方都展现出了通过谈判来降低对抗、防止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的积极意愿。继五月两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并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并且就关税和出口管制问题进行了深入协商。这无疑为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了积极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还处在关税暂时缓和的“窗口期”。咱们的中国企业正根据美国采购商的要求,抓紧处理之前积压的订单,并加速安排出货。甚至有一些采购商,也继续下了一些新的小单、快单,希望在90天内集中备货。因此,我们新媒网跨境预测,六月份对美出口有望再次迎来一波抢单的高潮。尽管短期内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为了规避风险,双方整体的观望情绪还是比较谨慎,订单节奏也相对保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企业仍然需要多管齐下,通过政策支持、多元化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这“三驾马车”共同赋能,才能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和发展。

数据透视:中国纺织服装外贸的亮眼表现

让我们用一组数据,来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外贸的脉动。

2025年1-5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4987.3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3%。其中,出口额为14856.5亿美元,增长了6%,而进口额为10130.9亿美元,略有下降4.8%。累计贸易顺差达到了4725.6亿美元,这组数字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的出口实力。

单看五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额为3161亿美元,增长了4.7%,进口额为2128.8亿美元,下降了3.4%。当月贸易顺差为1032.2亿美元。

聚焦到纺织品服装行业,1-5月,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达到了1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额为1166.8亿美元,增长了1%,进口额为76.9亿美元,下降了11.5%。累计贸易顺差高达1090亿美元,增长了2%。

五月单月,纺织品服装贸易额为276.8亿美元,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额为262.1亿美元,增长0.6%,进口额为14.7亿美元,下降12.7%。贸易顺差为247.4亿美元,增长了1.5%。

市场深度解析:韧性与多元化并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2025年1-5月纺织品服装贸易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

1. 市场结构调整:对美出口承压,对欧日增长强劲,东盟面临挑战

五月份,受到美国政府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我们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下降了19.6%。同时,对东盟的出口也出现了小幅下降,降幅为4.4%。然而,令人振奋的是,对欧盟的出口却增长了19.4%,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增幅超过15%,显示出中欧贸易的强劲活力。对日本的出口也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实现了5.6%的增长。

从1-5月累计数据看,我们对欧盟和日本的纺织服装出口分别增长了9.8%和1.9%,表现稳健。而对美国和东盟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4.2%和5.7%。

这四大传统市场(欧盟、日本、美国、东盟)合计出口额达到599.8亿美元,占我们出口总额的51.4%。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额达到了675.4亿美元,同比增长0.3%,占到总体出口的57.9%,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功。

(1) 美国市场:挑战与适应并存

五月,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9.6%。今年前五个月累计出口由正转负。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及针对跨境小包裹加税的举措,确实增加了美国采购商的关税风险。新关税政策实施后,针对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商品,最高税率甚至可达54%,这无疑对以直邮为主的电商平台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根据一些国际媒体的观察,五月份,中国对美国的低价小包裹出口金额同比骤降了40%,降至约10亿美元,创下了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具体来看,我们对美出口纺织服装总额为35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其中,主要出口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虽然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3%,出口单价也下降了5.3%。

前五个月,我们对美出口纺织服装累计171.7亿美元,同比下降4.2%,出口增速较1-4月下降了5个百分点,从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其中,主要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出口量同比增长7.6%,但出口单价下降了6.5%。

从美国自身的进口数据来看,四月份美国自全球进口纺织服装96.1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自中国的进口额下降了12.3%,而自越南的进口增长了25.2%,自印度的进口增长了6.5%,自孟加拉国的进口更是增长了36.8%。在整个美国进口市场中,中国、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国分别占比17.5%、14.5%、10.9%和8.2%。从量价指数来看,美国四月份进口数量增长了12.7%,但进口单价却下降了5.4%。这说明美国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很高。

(2) 东盟市场:内外因素交织影响

五月,我们对东盟的出口下降了4.4%。当前,东盟经济正面临着“美国关税、全球需求疲软、内需不足”三重压力,导致多数国家增长放缓。短期内,像越南、泰国这些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当月我们对东盟出口纺织品服装46.4亿美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了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纱线面料25.3亿美元,同比下降5.4%,对越南出口纱线面料同比下降10.1%,对柬埔寨出口下降2.9%。服装出口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前五个月,我们对东盟出口纺织服装211.1亿美元,同比下降5.7%。其中,对越南出口纺织服装73.2亿美元,同比下降5.8%。不过,对柬埔寨出口却增长了15.4%,达到28.8亿美元,对印度尼西亚出口也增长了7%,达到23.3亿美元。

从产品结构看,1-5月我们对东盟出口纱线面料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0.6%。而服装出口则为53.7亿美元,同比下降16.1%。这表明东盟市场对我们的上游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但下游服装产品则面临一定的挑战。

(3) 欧盟市场:逆势上扬,前景可期

五月,我们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19.4%,这无疑是一大亮点。在某种程度上,中美关税政策的调整,也促使一部分纺织服装贸易流向了其他市场。欧洲市场消费品需求相对稳定,而且中欧供应链韧性强,物流与贸易便利化程度高,这些都促使部分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欧盟市场,从而推动了我们对欧盟纺织服装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当月我们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从国别来看,对德国、荷兰、法国的出口增长尤为显著,当月对这三个国家的出口额分别为7.4亿、5.3亿和5.1亿美元,增幅分别达到了36%、31%和24%。

从产品构成看,五月我们对欧盟出口针梭织服装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数量增长了21.4%,出口单价也增长了6.5%,实现了量价齐升的好势头。

前五个月,我们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累计153亿美元,同比增长9.8%。主要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86.1亿美元,增长了12.4%,其中出口数量增长15.8%,出口单价下降3%。

从欧盟进口数据来看,四月欧盟进口纺织服装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5.2%。前三大进口来源地分别是中国、孟加拉国和土耳其,进口额分别为27.7亿、21.3亿和11.5亿美元,三者占比分别为26%、20%和11%。同比来看,自中国和孟加拉国进口额分别增长了10.8%和11.1%,而自土耳其的进口额则下降了7%。这说明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4) 日本市场:贸易结构优化,关系趋稳

五月,中日双边贸易呈现出“出口增长、进口下降”的分化态势,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在六月二十九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这无疑是对中日贸易平衡和我们纺织服装出口的一大利好消息。

五月,我们对日本出口纺织服装1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主要出口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7.1亿美元,增长了6%,其中出口数量增长了6.7%,出口单价略有下降0.7%。

前五个月,我们对日本累计出口纺织服装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针梭织服装4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出口数量增长5%,出口单价下降2.7%。

从日本进口数据看,四月日本进口纺织服装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国、越南和孟加拉国是其前三大进口来源地,纺织服装进口额分别为15亿、4.4亿和1.4亿美元,三者占比分别为52%、15%和5%。自中国、越南、孟加拉国进口同比分别增长8%、11%和27%。这再次印证了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核心地位。

(5)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显

五月,我们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额达到了151.3亿美元,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4个百分点。但其中,对韩国出口增长4.6%,对尼日利亚出口增长33%,对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长11%,对智利出口增长29%,对巴基斯坦出口增长19%,这些亮眼数据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市场的巨大潜力。

前五个月,我们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纺织服装累计675.4亿美元,同比增长0.3%,保持了整体增长态势。其中,对韩国出口增长3.1%,对巴西出口增长4.5%,对尼日利亚出口增长29%,对智利出口增长26%,对巴基斯坦出口增长34%。如今,“一带一路”市场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57.9%,成为我们出口的重要战略支点。

2. 商品结构与价格走势:量升价跌下的产业思考

五月,纱线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9%和3.5%,表现不俗。而面料和家用纺织品的出口额则分别下降了1.6%和2%。从出口量来看,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量分别增长了15.7%、9%、5.3%和5.9%,显示出整体出口数量的活跃。然而,四大类商品的出口单价延续了下跌态势,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单价分别下降了10.2%、9.7%、6.9%和2.3%。值得注意的是,针梭织服装的出口价格降幅有所收窄。

1-5月,纺织品累计出口额达到58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服装出口额为582亿美元,同比下降0.5%。在四大类商品中,纱线、面料和家用纺织品出口额分别增长了7.3%、3.2%和0.8%,而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下降了0.8%。这四大类商品普遍呈现出“量升价跌”的态势。从出口数量看,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分别增长了12.2%、11.9%、12.4%和7.4%。从出口价格看,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则分别下降了4.3%、7.7%、10.3%和7.6%。

总体而言,制成品的价格下跌幅度超过了中间品,这无疑对制成品厂商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挤压,也对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地域贡献:多点开花,区域协调发展

五月份,全国排名前七的重点地区中,浙江、山东和上海的纺织服装出口表现突出,分别增长了7.3%、17.8%和3.9%。而江苏、广东、福建和新疆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2.5%、11.9%、5.9%和5.7%。

从1-5月累计数据看,排名前七的重点地区中,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的纺织服装出口额分别增长了7.5%、4.1%、10.1%和6.7%。而广东、福建和新疆则分别下降了9.6%、18.6%和8.6%。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中,有19个地区实现了出口增长,其中湖北(12.2%)、河北(10.1%)、天津(12.1%)、北京(12.9%)、黑龙江(29%)和重庆(29%)的增幅都比较大,展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多样性。

4. 进口概况:稳中有降,结构优化

五月,纺织服装进口额为14.7亿美元,同比下降12.7%。其中纺织品进口额为7.9亿美元,下降14.2%。具体到产品,纱线进口额为3.5亿美元,下降19.6%,进口量下降17.4%,单价下降2.7%。面料进口额1.9亿美元,下降18.5%,进口量下降15.4%,单价下降3.7%。服装进口额6.8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针梭织服装进口额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进口量下降8%,单价下降3.2%。

1-5月,纺织服装累计进口额为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其中纺织品进口39.6亿美元,下降13.9%,服装进口37.3亿美元,下降8.8%。在大类商品中,纱线累计进口额下降19.3%,进口量下降16.2%,单价同比下降3.6%。面料进口额同比下降15.3%,进口量下降15.3%,单价同比持平。针梭织服装进口额下降8.6%,进口量下降7.8%,单价下降1%。进口数据的变化,也反映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动态平衡。

5. 棉价走势:国内外价差扩大下的行业抉择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信息,五月份,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的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关键成果,双方同意大幅下调双边关税,这无疑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国内降准降息等政策的持续发力,也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尽管纱线产量因季节性因素环比有所下滑,但在新疆产能扩张的有力支撑下,同比依然保持增长。棉花商业去库存的速度加快,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棉花价格在月中前期上涨,但下旬由于纺织行业进入淡季,加上新棉丰产预期增强,价格有所回落。

五月,我国进口棉花4万吨,同比下降86.3%,环比下降42.2%。主要进口来源国的棉花进口量同比和环比均显著下降。其中,自巴西进口1.3万吨,同比下降87.4%,环比下降39.3%。自美国进口棉花0.8万吨,同比下降94.1%,环比下降53.5%。2024/25年度前九个月,我国共进口棉花90万吨,同比下降67.1%。1-5月,化学纤维累计进口量增长1.8%,进口均价增长0.3%。

五月份,国内棉价受到了中美联合声明及央行降准降息政策的积极提振,在月中前期持续上涨。但随后由于新棉丰产预期增强以及纺织行业进入传统淡季,月下旬价格有所回落。国际棉价则受到美国棉花主产区旱情缓解、美国棉花出口数据下滑以及关税政策波动等因素影响,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导致内外棉价差进一步加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月均价为14445元/吨,同比下跌1997元,环比上涨78元。而国际上的Cotlook A指数月均价为78美分/磅,同比下跌9.8%,环比下跌0.3美分/磅。折算成1%关税价格为13857元/吨,低于国内棉价588元,价差较上月扩大了54元。这种内外价差的走势,也提醒我们纺织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需要更加精打细算,合理布局。

总而言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以其强大的韧性、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积极的市场开拓精神,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创新、以及对多元化市场的深度耕耘,都将成为我们未来在全球贸易大潮中行稳致远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325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五月中国纺织服装外贸面临美国关税挑战,对美出口下降,但企业积极转向欧盟、日本等市场,出口实现增长。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外贸发展,企业获得感提升。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信号,预计六月对美出口或将迎来抢单潮。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发布于 2025-09-01
查看人数 16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