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小手套小杯子营收超65亿,净利狂涨21%!

2025-10-28Shein

Image

当今时代,“出海”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放眼全球市场,无数中国企业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和韧性,在国际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今天,新媒网跨境将带您走近两家看似平凡却成就非凡的企业——英科医疗和哈尔斯,看它们如何凭借一只医用手套和一只保温杯,在两条迥异的赛道上跑出相似的全球突围轨迹,将中国制造的旗帜插遍世界。

英科医疗:医疗防护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2025年上半年,英科医疗提交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让业界看到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49.13亿元,实现了8.90%的稳健增长;更令人欣喜的是,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1.02%,达到7.10亿元,这清晰地表明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意味着企业运营效率和附加值得到了有效优化。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英科医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飙升了170.15%,高达7.45亿元,这不仅是公司盈利质量上乘的体现,更彰显了其强大的资金回笼能力和健康的财务状况,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充沛的动力。

这份亮眼业绩的背后,是英科医疗四大核心驱动力在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首先,核心业务表现强劲。作为全球医疗防护领域的佼佼者,英科医疗在个人防护产品方面持续发力,贡献了44.9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9.31%。这离不开公司年产870亿只一次性手套的庞大规模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成本控制达到了行业极致,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具备了无可匹敌的性价比。

其次,多元化布局开始显效。英科医疗并未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积极拓展产品线。康复护理及其他产品收入也实现了增长,这标志着公司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和均衡,有效地分散了单一产品带来的市场风险,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再者,全球市场版图持续扩张。英科医疗的目光从未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上半年,海外非美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5%,国内市场销售额也增长约35%。这种内外兼修的市场策略,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也有效规避了区域性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影响。

最后,创新驱动与品牌赋能成为增长新引擎。英科医疗积极拥抱智能化制造,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公司投运安徽风电项目,不仅降低了能耗成本,更体现了其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此外,英科医疗还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并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京东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多维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渠道渗透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回溯英科医疗的发展历程,自2009年在山东淄博起步,它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次性医疗防护领域。从最初的一次性丁腈手套、PVC手套,到后来的隔离服、口罩,英科医疗用十多年的时间,将自己锻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耗材制造商。如今,公司在中国和越南都拥有先进的生产基地,在产能规模、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方面,都已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英科医疗的全球化战略演进:从代工到智造

英科医疗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精心谋划与迭代升级的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个阶段:OEM/ODM起步期(2009-2015)

在公司成立的初期,英科医疗与许多中国制造企业一样,选择从OEM/ODM(代工生产/设计代工)模式切入国际市场。它们通过与国际贸易商和区域经销商合作,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等防护产品,输送到欧美、日本等对医疗需求旺盛的发达国家。

在这个阶段,英科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稳定品质”“极致成本”**。依托山东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生产优势,以及当时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公司成功地将丁腈手套的生产成本控制在全球最低水平。正是这种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赢得了海外中低端市场的订单,为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原始资本和市场资源,为后续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阶段:自主销售体系构建期(2015-2018)

随着生产经验的日益丰富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英科医疗于2015年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开启战略升级,从单纯的代工模式转向自主销售。此时,山东基地的产能已突破百亿只大关,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赚取代工的微薄利润,而是着手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力求将“中间商利润”纳入自己的收益版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科医疗在美国、欧洲、日本等核心市场设立了销售子公司,并组建了一支超过200人的专业国际营销团队。这支团队直接对接全球顶级的GPO(集团采购组织),如Medline、Cardinal、McKesson,以及各国卫生部门、监狱管理局、军需供应部门等重量级机构客户。这项举措成效显著,公司的直销比例从20%大幅提升至60%,随之而来的是毛利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直接接触终端客户,英科医疗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市场需求数据,从而反向指导产能排期和产品SKU的迭代,这为后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全球化产能布局期(2018-2025)

进入2018年,国际贸易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次性手套被列入了特定关税清单,这一外部挑战成为了英科医疗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日益复杂的贸易壁垒,公司没有退缩,而是迅速启动了**“越南—菲律宾双星”计划**,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基地。

其中,越南生产基地于2020年正式投产,到2025年产能已扩充至120亿只;菲律宾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新增80亿只产能。东南亚产能布局为英科医疗带来了多重核心红利:首先是享受关税豁免政策,有效规避了贸易成本上升的风险;其次是贴近海外市场,大幅降低了产品运输费用;再者是当地丰富的橡胶资源,实现了原料就地采购,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成本。

截至2025年,海外产能已占据公司总产能的35%,成为英科医疗抵御地缘经济风险、保障全球供应“零中断”的关键缓冲带,充分展现了公司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战略前瞻性。

构建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壁垒

在拓展市场和布局产能的同时,英科医疗深知,要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入全球顶级供应链体系是其核心门槛。为此,公司持续推进认证体系建设,先后通过了FDA 510(k)、CE、ISO 13485、NSF等一系列国际权威的全体系认证。这些严苛的认证,使得英科医疗成功跻身3M、Honeywell、Bayer等世界500强企业的Tier1(一级)供应商行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与这些国际巨头的合作模式,也从传统的“按单生产”升级为深度协同的**“联合研发”**。例如,英科医疗与3M共同研发高弹丁腈手套,大幅提升了产品使用体验;与Bayer合作开发抗菌涂层技术,增强了产品的功能性;同时,与McKesson共享库存数据,推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显著提升了供应链响应效率。

一旦成功融入这些巨头的生态体系,订单的黏性极强。新进入者需要同时通过技术、品控、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反恐、社会责任等十余项严格审计,整个流程耗时可达2—3年。英科医疗正是凭借这种难以逾越的市场竞争护城河,确保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布局的英科智慧

英科医疗凭借“产能驱动、供应链为王”的战略,在全球市场不断突破自我。作为全球最大的非乳胶一次性手套制造商,其产品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着超过10000家医疗机构和终端用户。

在创新方面,2025年上半年,英科医疗的研发投入高达2.04亿元,累计拥有273项专利,这推动了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Syntex™医用橡胶手套,不仅实现了超柔软手感,还具有650%+的伸长率,同时显著提升了环保性能。此外,公司还在镇江建设了现代化的自动化轮椅生产线,通过机器人焊接技术和产业集群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其电动轮椅、手动轮椅等康复护理产品已成功进入欧美日韩等发达市场,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

英科医疗的四大核心竞争优势:破局全球的秘诀

英科医疗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高度标准化的医疗防护行业中,构建起了难以复制的四大核心竞争优势:

第一,极致的成本控制与规模化运营能力。在医疗防护这个对成本极为敏感的市场,英科医疗通过持续的自动化改造、垂直产业链整合(例如自建PVC粉料工厂),以及年产近900亿只手套的超大规模生产,将单位成本压缩至行业极限,从而构筑起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成本壁垒。

第二,卓越的技术研发与品质优势。英科医疗绝不满足于低端制造。公司持续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不断优化手套配方和生产工艺,显著提升了佩戴舒适度。其产品在针孔率、拉伸强度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正是这种对高质量的执着追求,赢得了全球顶级客户的深度信任。

第三,敏锐的全球供应链布局意识。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逆流,英科医疗展现出战略家的前瞻性。它果断选择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建设生产基地,这种多元化的产地布局,不仅有效规避了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更实现了关税优化和原料就地采购,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

第四,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长期主义。英科医疗始终坚信,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将带来医疗防护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敢于在行业低谷时期逆势扩产,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应对市场波动,最终在需求爆发时抢占先机,成为行业的弄潮儿。

哈尔斯:一只保温杯的全球征服之路

与英科医疗在医疗防护领域的深耕细作不同,哈尔斯则以一只小小的保温杯,成功敲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2025年上半年,哈尔斯同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其营业收入达到15.71亿元,同比增长12.83%,展现了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哈尔斯营收增长的背后,同样有四大关键驱动力在发挥作用:

首先,海外市场成为核心增长极。公司境外收入高达13.66亿元,同比增长14.14%,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86.91%,这足以说明海外市场对哈尔斯的重要性。泰国生产基地一期工程的全面投产,以及二期工程的建成达产,不仅保障了海外订单的稳定交付,更有效地规避了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风险,为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

其次,国内品牌建设破局,自主业务稳步推进。在国内市场,哈尔斯精准把握杯壶行业“低集中度、高消费频次、强场景关联”的特性,通过组织结构重构、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推动自有品牌业务实现了突破。上半年境内收入同比增长4.81%,这表明公司已成功激活了内销市场的增长潜力。

再者,产品矩阵持续优化,多元布局协同发力。报告期内,哈尔斯各产品线均实现了均衡发展。其中,杯壶制品收入同比增长12.81%,真空器皿收入增长13.00%,铝瓶及其他产品收入也实现了11.31%的增长。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也有效提升了其抗风险能力。

最后,客户与渠道结构同步升级。在稳固与国际头部品牌OEM(代工)合作关系的同时,哈尔斯积极拓展国内新兴渠道,成功实现了客户结构与销售渠道的双重优化,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和费用增加等压力,哈尔斯凭借其前瞻性的海外产能布局和坚定不移的品牌升级战略,成功实现了营收的逆势增长,展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强大韧性。

哈尔斯发展历程:四十载匠心铸就品牌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最早创立于1985年的企业,总部位于“中国五金之都”浙江省永康市。在杯壶行业深耕细作了四十年,哈尔斯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杯壶品牌运营和制造商之一。2011年,哈尔斯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了中国杯壶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哈尔斯的主要市场逐渐从国内转向海外,其产品远销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家跨国企业。

据了解,哈尔斯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涵盖不锈钢、钛、玻璃、塑料、铝等多种材质的杯壶产品。公司旗下拥有“哈尔斯(HAERS)”、“SIGG”、“SANTECO”、“NONOO”等多个知名品牌。同时,其销售模式也分为OEM(代工)、ODM(设计代工)和OBM(自主品牌)业务,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布局。

哈尔斯的出海之路:从幕后到台前

哈尔斯的出海之路,同样是经过了精心规划的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OEM代工磨砺(1996-2010)

在这一时期,哈尔斯作为幕后英雄,为膳魔师、虎牌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哈尔斯不仅熟悉并掌握了FDA、LFGB等国际严苛的质量标准,更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实践中,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管理能力,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为日后的自主品牌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ODM向OBM转型(2011-2018)

2011年成功上市后,哈尔斯积极推动自主品牌“出海”战略。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公司于2016年成功收购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瑞士品牌SIGG。这次收购不仅为哈尔斯打开了高端市场的渠道,显著增强了其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在欧美设立了子公司,组建了本地化团队,加速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步伐。

第三阶段:全球化品牌深耕(2019至今)

进入这一阶段,哈尔斯将重心放在了创新营销上。公司推出了智能保温杯,积极与国内外知名IP进行联名合作,不断推陈出新。在海外渠道拓展方面,哈尔斯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多维度触达消费者,持续巩固和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哈尔斯的四大核心策略:成就杯壶巨头的秘诀

哈尔斯在杯壶行业取得的卓越成就,离不开其坚守的四大核心策略:

第一,坚定不移的品牌化战略。早在代工业务仍能带来稳定利润时,哈尔斯便清醒地意识到,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终将只能困于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因此,哈尔斯毅然踏上了品牌化之路,这份不被短期利益所动摇的战略定力,成为了它突破市场壁垒、实现价值跃升的根本底气。

第二,务实灵活的品牌矩阵策略。在转型过程中,哈尔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多品牌策略。它以自有品牌“HAERS”服务大众市场,通过收购瑞士品牌“SIGG”成功进军高端领域,同时保留了部分优质的代工业务。这种“多条腿走路”的模式,既确保了企业的现金流稳定,又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阶梯式提升,为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第三,精益求精的产品理念。哈尔斯始终坚信,优秀的产品品质是品牌立足市场的根本。依托永康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公司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从领先的真空焊接技术,到精湛的表面处理工艺,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构成了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

第四,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化运营。在国际化进程中,哈尔斯展现出了卓越的整合能力。收购SIGG后,公司充分尊重品牌原有的基因,保留了其在瑞士的设计团队和运营体系,从而维持了品牌的“瑞士血统”。同时,哈尔斯巧妙地导入了中国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为SIGG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成为中国企业成功进行海外并购的典范。

总结:中国制造出海的两种成功模式,殊途同归

新媒网跨境认为,英科医疗与哈尔斯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了稳健的营收增长,这不仅是两家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走向全球的生动缩影。虽然它们分别身处医疗防护和日用杯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都通过精准的战略定位,成功在全球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英科医疗以其极致的成本控制、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前瞻性的全球产能布局,在B2B领域筑起了难以逾越的深厚壁垒,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哈尔斯则通过坚定的品牌化转型、灵活的多品牌矩阵策略和富有智慧的全球化运营,成功实现了从单纯的代工制造,到拥有自主品牌的价值跃升。

这两家中国企业的实践生动地表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无论是选择深耕供应链的“硬实力”制胜,还是聚焦品牌建设的“软实力”突破,只要企业能够找准自身定位,并持之以恒地投入与创新,就一定能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开辟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让“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在全球熠熠生辉。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miracle-gloves-cups-rev-6-5bn-up-2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特朗普执政下,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英科医疗凭借医用手套,哈尔斯依靠保温杯,在全球市场取得显著增长。英科医疗通过OEM起步,逐步构建自主销售体系和全球产能布局,构建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壁垒。哈尔斯则由代工转向自主品牌,深耕品牌化战略,成功走向世界。
发布于 2025-10-28
查看人数 17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