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美元!中国狂扫800万吨美豆稳粮价!

全球农产品贸易,特别是大豆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国际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的采购动向牵动着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神经。进入2025年下半年,随着国际经贸磋商的持续推进,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COFCO)近期购入了一批美国大豆,这标志着2025年美国大豆收获季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较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再次将市场目光聚焦于大豆贸易的动态发展。这一举动,正值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重要会晤前夕,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大豆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农业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动物饲料(如豆粕)的主要原料,也广泛应用于食用油(豆油)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巨大市场需求,使其成为全球大豆贸易的重心。每年,中国都会从世界各地采购数千万吨大豆,以满足国内庞大的畜牧养殖业和食用油加工业的需求。因此,任何与中国大豆采购相关的市场动态,都可能对全球农产品价格和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
据外媒观察,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COFCO)近期采购了三船美国大豆船货。这批大豆的装运时间预计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之间,总计约18万吨。这是2025年美国大豆收获季以来,中国企业较为显著的一笔采购。在过去一段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曾有所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农户的销售造成了影响。尽管此次采购对于市场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有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中国企业此前已大量采购南美大豆,短期内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可能保持理性增长态势,并非立即出现大幅反弹。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分析师指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两国领导人达成贸易协议之前就着手采购美国大豆,这本身就传递出积极信号。目前来看,采购量是三船,规模相对务实。”
大豆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和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进入202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豆期货基准价格(ZS=F)近期出现了显著上涨,一度达到过去一年多来的高点,这与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改善的预期不无关系。尽管此前受全球供应、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大豆价格曾回溯至大约2020年左右的低点,但近期表现出一定的企稳回升态势。
从季节性来看,美国大豆的出口旺季通常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然而,在2025年秋季收获季,受国际经贸摩擦及其他市场因素影响,中国在采购美国大豆时保持了相对审慎的态度,转而更多地从南美供应商(如巴西和阿根廷)采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进口量占据全球总量的六成以上。截至2025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已基本完成了2025年11月前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船货预订。预计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随着巴西新季大豆收获的临近,市场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将维持在一定规模。
对此,有第二位油籽贸易商分析认为,在2025年,美国大豆供应商在部分榨油业务方面面临了市场竞争。这位贸易商预计,中国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期间仍需约500万吨大豆船货,而从当前市场条件看,南美大豆在此期间仍具有一定的供应优势。这凸显了全球大豆市场供需的复杂性和采购策略的灵活性。对于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种季节性规律和供应偏好,是制定采购和销售策略的关键。
在价格方面,美国大豆在近期对巴西大豆曾出现过较为明显的折价,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相对减弱所致。然而,进入2025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大豆价格呈现走强态势,目前已基本与巴西大豆持平,与芝加哥期货价格相比,每蒲式耳溢价约2.45美元左右。这表明市场对美国大豆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私人买家历来倾向于采购巴西大豆,主要原因在于巴西大豆通常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这在榨油和饲料加工中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巴西大豆通常会比美国大豆享有一定的溢价。据上海一家大豆咨询机构OCI的总经理徐先生以及其他两位贸易商表示,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采购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如此,市场分析人士预估,中国仍可能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5月期间,通过中储粮等国有企业,采购约800万吨美国大豆以充实国家战略储备。这笔采购总价值预计将达到约40亿美元,对稳定国内市场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此次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采购美国大豆的动态,不仅是市场回暖的一个信号,更是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不断演变的一个缩影。大豆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多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看到,全球大豆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收成的影响、国际物流成本的波动、以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例如,恶劣天气条件可能导致主产国大豆减产,从而推高全球价格;而海运费用的上涨,则直接增加了进口大豆的到岸成本。因此,中国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复杂变量。
为了确保国内大豆供应的稳定和安全,中国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采购渠道。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大对南美、黑海地区乃至非洲等新兴大豆产区的考察和合作,以减少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同时,提高国内大豆的生产能力,发展替代蛋白源,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
展望未来,全球大豆市场将继续保持其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深入分析主要出口国(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种植面积、天气状况和政策变化,以及理解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都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背景下,灵活调整采购策略、优化物流布局、加强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为国家的大豆供应安全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buys-4b-us-soy-for-stable-price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