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王炸!8亿用户直购,电商巨头心慌了!

话说今年国庆,科技圈可真是热闹非凡。Sora2模型带起的那股“虚拟明星秀”风潮,让全球网友们直呼过瘾。想象一下,李小龙老师可能兼职夜场DJ,霍金先生的轮椅也能来个滑板大翻车,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限惊喜。但要我说,这股热闹背后,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恐怕还是ChatGPT电商功能的正式上线,这不只是简单的技术迭代,更是一场关于未来消费模式的深度探索。
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不久前,也就是9月29日,ChatGPT正式推出了其“即时结账”功能,并且率先宣布接入了全球两大知名电商平台Etsy与Shopify。OpenAI同步展示了这项功能的便捷性:用户只需要在对话框里,用日常语言描述自己的购物需求,比如“想为乔迁新居的朋友选一份礼物,最好是手工制作的陶瓷餐具,白棕配色,预算控制在100美元以内”,ChatGPT就能立刻从合作的购物平台中,精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产品,并清晰地呈现出商品的预览图、具体价格,以及贴心的推荐理由或使用提示。更令人称道的是,在Stripe共同搭建的协议框架支持下,ChatGPT的支付方式变得多样化,包括常见的信用卡支付、Apple Pay等。对于ChatGPT的Plus和Pro用户来说,甚至可以直接调用预存的个人信息,实现一键快速结账,并且还能在ChatGPT应用内,直接查询自己的订单状态。目前来看,这些便捷功能主要面向美国地区的用户。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ChatGPT在电商领域完成了其交易闭环的最后一步。这距离它在今年4月首次上线电商功能以来,无疑是向电商生态和功能深度整合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大步,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可能正在加速到来。
1. ChatGPT的电商新愿景
ChatGPT的出现,无疑是开启了我们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的全民AI时代。最新的调研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大约有3500万的美国民众(这相当于16岁以上人口的14%),每天都会花费0.5到2小时不等的时间,使用ChatGPT、Gemini这类人工智能工具。而在地球的另一边,韩国的上班族们,平均每周花在生成式AI上的时间,更是达到了5到7小时。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科技效率的提升,更是用户注意力焦点的转移。如今,ChatGPT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依靠会员费来维持运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商业新领域——电商。
古人常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便是消费者。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面对的商品选择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这种丰富也带来了一个甜蜜的负担: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精准地分辨和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往往让人劳心费力。基于这一普遍痛点,ChatGPT提出了一种新颖而高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聊着天就把消费决策难题给解决了”。在ChatGPT设想的消费模型里,用户只需简单输入自己的购买需求,人工智能就能迅速提炼出海量商品信息,直接为用户解答“哪款最好?”“为什么值得买?”这样的核心问题,并条理清晰地列出推荐理由,从而极大简化了用户的购物决策过程,让购物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而要说最让消费者心动的,还得是ChatGPT引以为傲的推荐机制。ChatGPT明确表示,其商品推荐的展示顺序,是基于商品的综合可用性、价格、质量、是否为制造商以及是否支持即时结账等多重因素,通过纯粹的相关性,自然排序得出的。这番话背后的深意是,这位人工智能“导购”在推荐商品时,完全是出于为用户“严选”的考虑,坚决不会受“恰饭”等商业利益驱动,而是秉持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它所提供的,是纯粹为用户利益着想的浩然正气,绝无半点私心杂念。此外,ChatGPT经过精心调校的“一张好嘴”,还能在推荐过程中,巧妙地提供一些“情绪价值”,比如在“嘘寒问暖”间,植入一些科学理性的消费建议,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自己是做出了一个明智的消费选择,真正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更进一步看,随着ChatGPT完成了支付闭环,用户体验的流畅度得到了质的飞跃。以往,我们可能需要在A平台听取商品建议,然后转到B、C、D等多个平台进行比价,最后再到E平台完成下单。而现在,一个ChatGPT应用就浓缩了从发现需求到最终消费的全链路,极大提升了购物效率。与此同时,从理论上讲,这一机制也杜绝了那些原本优质但预算有限的卖家,被财力雄厚的竞争对手通过广告投放挤占曝光位置的可能。在整个交易过程中,ChatGPT仅仅作为一个便捷的入口,具体的交易问题,仍由买卖双方自行沟通处理。OpenAI则仅在交易成功时收取少量服务费用,如果发生退货,这笔费用也会相应退还。这意味着,即使商品最终未能成交,卖家的产品在中间环节也能变相获得宝贵的免费曝光资源。总而言之,这一系列的创新操作,可以说把ChatGPT的用户和所有合作的平台卖家,都照顾得服服帖帖,实现了多方共赢。
2. ChatGPT能否引领电商新浪潮?
新功能一经发布,业界关于ChatGPT将彻底颠覆现有流量玩法、改写广告投放逻辑的讨论便不绝于耳。坐拥全球超过8亿用户的ChatGPT,无疑正试图成为所有购物决策的智能总入口。然而,这位被一些外媒同行誉为“将攻入亚马逊腹地、分走TikTok Shop一杯羹”的科技巨头,其实力真有如此“深不可测”吗?
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仅从其宣称的“一碗水端平”的客观性来看,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就目前而言,ChatGPT所提供的这种聊天式购物模型,虽然充满想象力,但要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依然面临着不少实际的挑战。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现实挑战。众所周知,当下很多消费者都非常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对他们来说,进行跨平台的价格对比,甚至追溯商品的过往历史价格,都是家常便饭。虽然ChatGPT能够快速抓取商品的价格和卖点,并迅速生成购买建议,但在罗列价格时,它是否能全面考虑到优惠券叠加、达到一定消费金额即可免邮、品牌或店铺会员专属价格等多种复杂的促销权益?由于ChatGPT目前主要支持单件商品购买,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这意味着,尽管ChatGPT在其他方面可能表现得足够全面和客观公正,但在价格这个关键维度上,它所提供的信息可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和完善。
其次,对于“复杂商品的决策局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当消费者需要购买冰箱这类大型家用电器时,他们往往会非常关注延长质保期、加码只退不换权益等增值服务。而这些权益,可能与商品本身捆绑(例如某款冰箱的质保时间比竞品多出一倍),也可能需要额外付费购买。在人工智能的判断逻辑中,那些包含了额外权益但前端价格更高的商品,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同时,AI在罗列购买理由时,往往只给出简单几条,对于需要深入了解复杂参数的商品,用户可能需要反复修改提示词,才能获取到所需信息。这种效率,或许远不如直接阅读单个产品详情页里那一张结构清晰、信息全面的表格来得高。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ChatGPT在首次推出这项功能时,选择接入的合作伙伴是相对小众、更具品味的Etsy和Shopify(后者代表了众多独立站卖家)。毕竟,这些平台的用户大多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并且他们的购物需求往往更加垂直和细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智能在决策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当然,在互联网上,对于ChatGPT电商功能的质疑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都是行业发展中健康讨论的一部分。
3. 电商平台内嵌的AI智慧
一部分人对ChatGPT作为独立电商入口持保留态度,并不代表不看好人工智能在电商领域的应用。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流电商平台内嵌人工智能工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更是一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亚马逊为例,他们推出了名为“Rufus”的智能购物助手。Rufus能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进行精准推荐,就像一位了解你喜好的老朋友。它甚至还能列出商品过往90天内的价格走势,主动帮助用户进行比价,让消费者心里有数,买得更放心。此外,它还能像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总结”一样,为你分分钟生成一份专属的购物回顾(比如购买了多少次某个商品),这种基于海量SKU和长期服务积累的个性化数据分析,无疑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情绪价值和便捷体验。
再看如今风头正劲的TikTok Shop,它的“两板斧”——直播和短视频,都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其AI直播导购能够实时分析观众的提问和评论,及时为消费者解答产品疑问。例如,在电子产品直播中,当消费者询问某款手机的续航能力时,AI导购能迅速调出准确数据并进行详细说明,甚至还能对比其他竞品手机的续航情况,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同时,AI还会根据观众的实时反馈,智能地建议主播重点展示商品的特定功能,从而增强互动性,有效促使消费者下单。
在短视频领域,TikTok Shop的商品推荐机制更是智能。它会根据用户过往的点赞记录和视频互动情况,精准筛选出符合其风格和过往消费区间的商品。除此之外,智慧价格比对、降价提醒、虚拟试穿、AI辅助搜索等这些主流电商平台的标配功能,TikTok Shop也早已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消费者在TikTok上的购物总量中,由AI主导的个性化种草就占据了高达35%的份额,这充分证明了人工智能在精准营销方面的巨大潜力。
如果我们将用户在平台主动检索商品的行为看作是“手动挡”操作,那么ChatGPT所提供的这种问答式购物思路,则更像是一种“自动挡”模式。从目前的用户体验感来看,电商平台结合内嵌AI辅助购物的“手动+自动”混合模式,在综合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方面,依然显得更胜一筹。
4. 平台粘性与AI电商的未来图景
说到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其实是一场关于“平台粘性”的较量。就拿TikTok来说,它自带“腥风血雨”体质,几次险些被封禁,却也因此聚集了全球各地那些充满魔性创意、能整活的创作者和用户。这种独特的生态,让TikTok始终不缺乏话题度和用户粘性。而用户“边看边买”的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深化和普及。
对于广大TikTok卖家而言,未来的发展重心,无疑应该放在高质量的内容创作上。无论是外部的ChatGPT,还是TikTok Shop自带的AI工具,它们优先推荐的,最终都会是那些被用户“用手”——即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行为——投票选出来的优质内容和产品。只有当卖家的内容被用户真正看见并认可,他们的产品才有可能被算法“看见”并推荐给更多潜在消费者。因此,卖家们必须在内容创作上投入更多精力,这才是赢得这场注意力争夺战的关键席位。此外,卖家们如果能更积极地往垂直、细分方向开发产品,这些更具特色、更具长尾效应的商品,将更加契合“AI问答购物场景”的需求,从而在未来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当然,如果未来ChatGPT所接入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那些追求新奇体验的用户注意力,自然会从传统的电商平台中有所分散。对于广大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围绕人工智能的推荐逻辑,优化关键词、标题等任务,必须尽早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同步优化供应链、打磨产品质量,让产品更具核心竞争力,以争取获得AI的“保送”推荐,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将“智能运营”与“硬核产品”两者紧密结合,卖家们才能够在人工智能所掀起的电商新纪元中稳稳生存下来,乃至脱颖而出,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atgpt-game-changer-800m-users-direct-shop.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