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link+AI:公司行动年省百亿!近100%中文共识
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相连的当下,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尤其在跨境业务中,对企业和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其中,公司行动(Corporate Actions)的处理,例如股息派发、股票分拆、并购等,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涉及多方协作的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一大挑战。这些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手动处理失误而带来巨大的运营风险和成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正积极探索利用前沿数字技术,如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来革新这一传统流程,以期显著提升效率与透明度。
根据行业分析,全球金融业每年在公司行动处理上的开销预估高达580亿美元,且这一成本正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自动化处理的普及率却仍低于40%。一份海外报告指出,平均而言,每一次公司行动事件可能涉及超过110,000次机构间的互动,处理成本约为3400万美元,而市场上仍有高达75%的参与者依赖人工进行数据再验证。这种传统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更容易出现错误,尤其是在跨境交易中,复杂性成倍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2024年,一个由技术公司Chainlink牵头,并有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以及六家知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项目,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该项目成功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技术,包括OpenAI的GPT系列、谷歌的Gemini系列以及Anthropic的Claude系列,从非结构化的公司行动公告中精确提取结构化数据。随后,这些标准化后的数据被作为统一的“黄金记录”(即一份所有参与者都能轻松访问、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单一可靠信息源)发布到链上。这标志着对传统手动处理流程的一次重要突破。
到了2025年,该项目进入了第二阶段,并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展。此次共有24家机构加入了测试,其中包括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ANZ Bank)、新加坡的星展银行(DBS Bank)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母公司(TMX)等。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实现生产级的部署,旨在大幅提升公司行动数据的处理速度、覆盖范围和可访问性。项目伙伴们认为,通过这些改进,全球金融系统每年有望节省数百亿美元的开支。
在第二阶段的测试中,整个系统展现了高效且可靠的运行能力。具体而言,Chainlink Runtime Environment(Chainlink运行时环境)承担了关键的协调任务,它负责编排和验证多个AI模型的输出结果,并将这些经过确认的信息转换成符合ISO 20022国际标准的报文格式。随后,这些标准化的报文被安全、快速地传输到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网络,确保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间的顺畅沟通。
与此同时,Chainlink跨链互操作协议(Chainlink 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同步将这些经过确认的“黄金记录”分发到美国存托与清算公司(DTCC)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和私有区块链环境。这种设计确保了传统基础设施与基于区块链的平台能够同时、便捷地访问到相同的数据,打破了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壁垒,为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次测试还引入了创新的机构指定角色——“数据证明人”和“数据贡献者”。数据证明人利用加密技术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证明,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而数据贡献者则负责补充任何缺失的数据字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在每个公司行动生命周期中都可验证的保管链。这种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风险。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该系统在所有评估的公司行动中,实现了AI模型间接近百分之百的数据共识。这意味着通过多模型验证和智能合约校验,数据准确性得到了高度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该架构还展现了强大的多语言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处理非英语语言(如西班牙语和中文)的披露文件,这对于全球化金融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尤其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未来处理海外业务中的中文公告和文件,将能够得到更高效、更精准的自动化支持。
该项目所解锁的“统一黄金记录”概念,为公司行动处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是一个经证明、实时更新且高度可信的数据源,能够被智能合约、托管机构以及交易后系统同时访问和利用。它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日渐普及的通证化资产,特别是通证化股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证化股票能够引用公共和私有区块链上的相同确认记录,这为实现链上市场的更好同步和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项目团队已规划进一步扩展其工作流程,以支持更为复杂的公司行动类型,例如股票分拆。同时,他们还将努力扩大全球覆盖范围,以支持更多司法管辖区和不同货币的交易,并计划引入更强大的隐私保护和治理控制机制,以适应不断演进的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
澳大利亚澳新银行的机构银行业务负责人奈杰尔·多布森(Nigel Dobson)表示,这项由Chainlink主导的倡议生动地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如何能够跨越不同司法管辖区和平台,提供经证明、实时的公司行动数据,从而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实现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执行,并为可扩展的数字资产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中国跨境行业的视角来看,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这些演进,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境投融资、贸易结算等业务日益频繁。传统公司行动处理的低效和高成本,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此次海外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探索,预示着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游戏公司以及从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各类实体而言,这可能意味着:
- 更高效的资金流转: 如果公司行动处理能够实现自动化和实时同步,企业在跨境股权分红、并购交易后的资金清算等方面将更加迅速,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本周转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减少人工干预和信息不对称,将大幅降低因数据错误、延迟处理或合规问题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潜在风险。对于需要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合规申报和信息披露的中国企业而言,一个统一、可信的数据源将带来巨大便利。
- 增强市场信心: 透明、可验证的链上“黄金记录”有助于建立更强的市场信任,尤其在处理海外上市公司的公司行动时,能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清晰、更可靠的信息,保护其合法权益。
- 促进数字资产发展: 随着全球对通证化资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中国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数字人民币、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的探索也备受关注。海外在通证化股票与公司行动结合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未来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
- 技术借鉴与合作机遇: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海外市场的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国内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甚至可能促成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将越来越依赖先进技术驱动。中国跨境从业人员,无论是从事金融服务、国际贸易,还是数字经济领域,都应密切关注这些技术动态及其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及早了解和适应这些变革,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更能抓住机遇,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更高效、更透明、更安全的全球金融未来正在逐步实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ainlink-ai-corp-actions-100s-bn-cn-consensu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