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深圳倍思奇靠小支架,年销狂揽5亿迈向7亿!
在风起云涌的全球市场大潮中,一个来自深圳的名字——倍思奇(BESTQI),正以其独到的创新智慧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书写着中国品牌出海的崭新篇章。他们没有走寻常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但也更加坚实的品牌之路,从一款小小的电视支架开始,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4年,这家专注于智能家居与办公用品的倍思奇,年销售额已经稳稳突破5亿美元大关。要知道,它背后不仅有IDG资本和安克创新的战略投资,更重要的是,它在海外市场,已经能与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牌国际厂商正面竞争,这在中国出海企业中,实属不易。
回溯倍思奇的起点,那是在2016年,创始人吕亚奇带着他的梦想回到祖国创业,恰逢亚马逊跨境电商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初期。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很多卖家靠着“白牌”商品也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吕亚奇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急于追逐短期利润,而是用了整整两年时间,专注于产品的深度优化和打磨。这份沉得住气的匠心,为倍思奇日后的腾飞埋下了伏笔。
到了2017年,倍思奇终于推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一款与众不同的人体工学电视支架。这款产品一经上架,便在亚马逊平台掀起了波澜,迅速冲到了Best Seller的第二名,单月营收最高时甚至突破了80万美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代表着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智造、对倍思奇品质的认可。
不可否认,倍思奇是抓住了时代红利的那批幸运儿。然而,时光荏苒,九年过去,当年一同涌入跨境电商赛道的企业,有的销声匿迹,有的功成身退,真正能留在牌桌上、持续成长的,终究是少数派。这些幸存者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一个残酷的事实:那种靠着“白牌”就能一夜暴富的故事,早已不再是市场主流。未来的竞争,注定是属于那些拥有核心技术、深耕品牌建设的卖家。
倍思奇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航线——这条航线投入更高、见效可能更慢,但却能带来更持久的生命力。当大多数同行还在为价格战和产品同质化而焦头烂额时,倍思奇凭借其前瞻性的智能设计和技术差异化,成功地将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等一系列产品打磨出溢价空间,并顺利地打入了欧美等地区的中高端家庭,赢得了挑剔的市场。
在吕亚奇看来,中国企业如果真的想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仅仅依靠性价比和流量运营是远远不够的。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度洞察和理解。即便是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这类我们看起来已经非常成熟的品类,其实仍然存在着大量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也许,用户渴望的是更顺滑、更精准的调节体验,也许是更自然的智能联动功能,又或者是能完美融入小户型空间的设计。这些看似微小的“也许”,正是创新的沃土,是品牌价值的源泉。
这也为广大中国出海企业揭示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宝贵经验:在那些看似寻常、普通的商品品类中,其实蕴藏着无数未被充分满足的场景化需求。只有那些真正俯下身子,用心去“读懂”用户需求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心。
从电视支架到智能人体工学
倍思奇自2016年成立之初,便积极布局亚马逊平台。仅仅一年时间,到2017年,它就凭借一款打破传统、极具创新精神的电视支架,在美国亚马逊站一鸣惊人。这款产品融合了巧妙的结构设计和轻量化理念,迅速登上了Best Seller的第二位,其销售额更是荣登同类目榜首,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款爆款产品的背后,是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倾注了整整两年心血的用心打磨。“我们当时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这一款产品上,从最初的结构设计到每一个工艺细节的把控,从精心优化产品详情页到提供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吕亚奇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言语中充满了工程师的执着与骄傲。
吕亚奇本人便是工程师出身,他深知自己的长项与短板。“我可能不太擅长那些复杂的平台运营技巧,但我非常懂得如何去精雕细琢一件产品,如何把它做到最好。”他坚信,产品本身才是最好的名片,最好的推广。
电视支架的巨大成功,让团队看到了更广阔的场景化延伸机会。于是,倍思奇的产品线开始自然而然地拓展:从显示器支架起步,逐步延伸到升降桌领域,并在亚马逊的细分类目中一度做到了第一的位置。
“有了高品质的升降桌,那么适配的椅子自然就成了下一个要攻克的入口。”吕亚奇洞察到,用户在购买了升降桌之后,有很大可能性会考虑搭配一把同样优质的椅子,这在用户场景中形成了天然的闭环。
“放眼欧美市场,一把高端椅子的售价可能高达一两千美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产品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功能。这对于我们中国品牌来说,恰恰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吕亚奇目光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倍思奇的用武之地。
2021年,倍思奇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IDG资本与安克创新的联合投资,为这家快速成长的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吕亚奇回忆道:“投资人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位真正‘埋头做产品’的创始人。”这份认可,无疑是对倍思奇团队多年努力的最大肯定。
获得资本助力后,倍思奇的全球化布局步伐显著加速。其主品牌“倍思奇”专注于人体工学产品,而“华诺”、“派乐高”等子品牌则精准切入升降桌、电视推车等更为细分的市场领域。如今,倍思奇的子品牌已经成功覆盖了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并且积极规划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展现出勃勃雄心。公司内部对未来充满信心,预计在2025年,其销售额有望突破7亿美元大关。
倍思奇的成功,再次有力地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跨境电商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只有真正回归产品的本质,用心去读懂用户的实际需求,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起持久而强大的竞争优势。正如吕亚奇所总结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流量引擎。”
迈向“智能人体工学”时代
全球办公家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稳态但低迭代”赛道。尽管办公与居家器械的品类繁多,但长期以来,真正颠覆性的创新却乏善可陈。像Herman Miller、IKEA等外媒提及的老牌厂商,其办公产品大多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智能元素的融入和场景融合度都相对较低。然而,正是这种“断代”般的停滞,为后来者,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创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据第三方数据分析,2024年全球办公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75.1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预计到2032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154.4亿美元。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正源于人们对人机工程学产品和现代化办公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生活体验。
在吕亚奇看来,未来的办公桌椅理应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不应该再需要人们反复地手动调节。“客户现在普遍觉得频繁地调整椅子既麻烦又耗时,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痛点,而痛点,往往就是我们发现并抓住市场机会的关键。”倍思奇正在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体工学产品变得更“聪明”,更贴心。
比如说,他们研发的智能电视支架,就能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来控制电视的转动角度。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只需要轻松说一句话,客厅的电视就能自动转向你,让你不错过精彩的节目;又或者,家里的宝宝在客厅玩耍,妈妈也能随时通过语音调整电视角度,在不影响孩子的前提下,也能瞥一眼屏幕上的内容。这种无缝衔接的智能体验,无疑会大大提升生活品质。
这也正是倍思奇清晰的发展方向:设计并打造出自带“大脑”的办公居家产品,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场景化的智能解决方案,让生活和工作都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或许这与吕亚奇工程师出身的经历有关,倍思奇虽然做的是消费品,但骨子里却流淌着浓厚的工程师文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创新矢志不渝。早在2023年,倍思奇便自主投入研发智能与AI平台,旨在实现产品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个性化定制可能。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将AI语音控制模块植入到升降桌中,并计划将其扩展到更多品类的产品序列中,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
尽管吕亚奇坦言,当前市场对智能功能的需求可能只占到2%左右,但他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技术趋势的把握,判断这一比例在未来将迅速提升至20%,并且有望贡献行业80%的利润。这充分展现了他对未来趋势的坚定信心。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倍思奇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在保持持续两位数增长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利润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也同样清晰:首先是产品全面智能化,让更多的产品拥有“智慧”;其次是发力高端差异化产品,在高价值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最后是深化线下渠道布局,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尽管倍思奇在影音支架等多个细分品类中已经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但企业深知,天花板始终存在。要实现持续的两位数增长,就必须围绕“人体工学”与“智能结构”这两条主线,不断拓展产品线的宽度与深度。
“跨境电商的粗放式增长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未来,属于那些产品真正好用、品牌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吕亚奇的这番总结,不仅是对倍思奇自身发展之路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所有中国出海企业的一份期许与指引。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正以创新和品牌,书写着全球化新篇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estqi-bracket-500m-sales-targets-700m.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