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航发出口暴涨20%!中国零件掘金新机!

近期,全球跨境贸易领域对区域市场动态的关注日益增加,尤其是北美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体,其航空工业的细分市场表现值得深入剖析。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作为通用航空和小型飞机领域的关键组件,其在北美市场的供需格局、价格波动及未来走势,不仅反映了该区域航空产业的健康状况,也为全球相关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
北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市场展望
根据一份海外报告的最新分析,北美地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从2025年至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0.3%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逐步扩大,到2035年末,市场销量有望达到7.5千台。与此同时,市场价值的增长更为显著,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到2035年,市场总值有望达到1.46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这一预测表明,尽管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市场可能不像某些新兴科技领域那样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其作为航空工业的传统组成部分,依然具备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对于致力于航空零部件出口或服务的中国企业而言,了解北美市场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制定更为务实的长远规划。
消费市场透视
在2025年,北美地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消费量降至7.3千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6%。尽管今年数据有所回落,但从长远来看,该地区的消费量曾经历过显著的扩张阶段。回顾历史数据,市场消费量在2020年曾达到1.4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5年,市场消费量整体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在经历高速扩张后的逐步调整与成熟。
在市场价值方面,2025年北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市场规模急剧缩减至1.18亿美元,较去年下降了17.3%。这一数字包含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与消费量趋势类似,市场价值此前也经历了显著增长,并在2020年达到2.59亿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21年到2025年,市场价值也同样维持在较低水平。这种消费量和价值的波动,可能与全球经济形势、供应链调整以及通用航空领域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主要消费国分析:
在北美地区,美国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5年其消费量达到6.9千台,约占北美总消费量的94%。这一数字远超位居第二的加拿大(455台)。从增长趋势来看,美国从2014年至2025年期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7.7%。
从价值角度看,美国以1.08亿美元的消费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加拿大以990万美元位列第二。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美国的消费价值年均增长率为5.9%。
2025年,在人均消费量方面,美国(每百万人20台)和加拿大(每百万人12台)表现突出。在主要消费国中,美国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的消费增长率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7.0%。这表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通用航空市场之一,其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基础依然稳固。
生产概况
在2025年,北美地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产量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增长,产量达到2.8千台,增幅为0.5%。总体而言,该地区的生产趋势相对平稳。其中,2020年的产量增长最为显著,增幅达到1%。2025年的产量达到历史峰值,预计在未来短期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从生产价值来看,2025年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生产总值约为5800万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在此期间,生产价值持续呈现温和增长。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20年,产量增长了27%,使得生产价值达到5800万美元的峰值。从2021年到2025年,生产价值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主要生产国分析:
美国依然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生产国,2025年产量达到2.8千台,几乎占据了北美总产量的99.9%。这意味着北美地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生产高度集中在美国。从2014年至2025年期间,美国的产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高度集中的生产格局,对于考虑进入或拓展北美市场的企业而言,意味着在供应链布局和合作选择上需要重点关注美国境内的相关厂商。
进口市场动态
2025年,北美地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进口量达到7.9千台,与2024年大致持平。总的来看,进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进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19年,当时进口量增长了53%。回顾历史,进口量在2020年达到了1.4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5年,进口量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进口价值来看,2025年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进口额降至1.39亿美元。在此期间,进口价值也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进口额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19年,同比增长97%。进口额的峰值出现在2019年,达到2.39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5年,进口额的增长有所放缓。
主要进口国分析:
美国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主要进口国,2025年进口量约为6.6千台,占总进口量的84%。加拿大紧随其后,进口量为1.3千台,占总进口量的16%。
在进口增长方面,美国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从2014年至202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加拿大在此期间则呈现下降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7.1%。从2014年到2025年,美国在总进口量中的份额增加了18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主要进口国的地位。
从进口价值来看,美国(8500万美元)和加拿大(5300万美元)是2025年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在主要进口国中,加拿大在审视期内的进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复合增长率为2.1%。
进口价格解析:
2025年,北美地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1.8万美元,较去年下降了11.7%。总体来看,进口价格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进口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出现在2024年,当时价格较上一年增长了67%,达到了每台2万美元的峰值,随后在今年有所回落。
在主要进口国之间,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5年,加拿大是进口价格最高的国家,每台4.2万美元,而美国则为每台1.3万美元。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加拿大在价格增长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年复合增长率为9.9%。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产品需求、供应商结构或产品类型上的差异。
出口市场洞察
2025年,北美地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出口量达到3.3千台,同比增长20%,结束了自2022年以来的两年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该地区的出口量此前经历了一段急剧下降。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18年,当时出口量增长了80%。出口量在2018年达到了9.9千台的峰值。从2019年到2025年,出口量的增长势头未能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从出口价值来看,2025年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出口额激增至2.41亿美元。从2014年到2025年,总出口价值呈现出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7%。然而,在此期间也伴随着明显的波动。根据2025年的数据,出口额较2021年增长了69.5%。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18年,当时出口额增长了52%。在审视期内,出口额在2020年达到2.92亿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21年到2025年,出口额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主要出口国分析:
2025年,美国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主要出口国,出口量为2.5千台,占总出口量的75%。加拿大位居第二,出口量为831台,占总出口量的25%。
从2014年到2025年,美国的出口量年均下降6.4%。而加拿大的出口趋势相对平稳。在此期间,加拿大在总出口量中的份额增加了11个百分点。
从价值来看,美国(2.14亿美元)仍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供应商,占总出口的89%。加拿大(27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的11%。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美国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2.8%。
出口价格透视:
2025年,北美地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台7.2万美元,较去年增长了4.5%。总的来看,出口价格持续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出现在2019年,当时出口价格较上一年增长了213%。出口价格在2020年达到了每台11.4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5年,出口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不同主要供应商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在2025年,美国是价格最高的供应商,每台8.5万美元,而加拿大的价格为每台3.2万美元。从2014年到2025年,美国在价格增长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年复合增长率为9.8%。
市场启示与展望
综合来看,北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市场展现出成熟与稳定的特点,其消费、生产、进口和出口数据揭示了该领域独特的市场规律。尽管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整体规模有所波动,但长期预测显示其仍将保持温和增长。美国作为该市场的主导力量,无论在消费、生产、进口还是出口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关注此类细分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主要应用于通用航空领域,包括小型飞机、私人飞机、农用飞机、教练机等。北美地区通用航空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着这一市场的表现。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兴应用场景的出现(如电动航空和混合动力航空的发展),传统活塞式发动机市场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企业在关注北美市场时,可以深入研究其通用航空政策、法规,以及潜在的技术合作和供应链协作机会。虽然直接出口整机可能存在较高门槛,但在零部件供应、维护维修服务(MRO)以及相关技术创新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高品质的发动机零部件、先进的维修工具和技术服务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一市场的切入点。
持续关注北美乃至全球航空工业的动态,特别是其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的进展,将有助于中国跨境企业更好地把握全球产业链的脉搏,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寻找到更多潜在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