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花生油出口爆增78%!这波商机你别错过
中国广阔的地理与人文景观,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食用油作为日常烹饪的基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各类食用油中,花生油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中国、印度等国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它不仅是餐桌上的调味品,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烹饪的传承。
2025年9月2日,一份海外报告聚焦亚太地区花生油市场,深度分析了其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展望。报告指出,受区域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驱动,未来十年,亚太花生油市场预计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这份报告为我们跨境行业的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市场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花生油这一细分市场,把握其中蕴藏的机遇。
市场前景展望:温和增长下的潜力洞察
根据这份海外报告的预测,从2024年到2035年,亚太地区花生油市场将开启一个稳步向上的消费趋势。在这一时间段内,市场表现预计将小幅增长,具体来看,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将达到0.4%,到2035年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0万吨。
从市场价值来看,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价值将以1.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攀升,到2035年底,市场总价值预计将达到82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计算)。这一系列的预测数据,不仅描绘了亚太花生油市场的总体增长轨迹,也提示着其中蕴含的结构性机会。市场价值增速略高于消费量增速,可能预示着产品升级、品牌化或者更优质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显现。对于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在传统销售模式之外,更应关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消费者对高端化、健康化产品的需求。
消费趋势分析:区域差异与核心驱动力
回顾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的消费量为310万吨,相比前一年略有下降,幅度为1.4%。这是继2021年消费量增长8.4%后,连续第二年出现小幅回落。尽管如此,整体消费趋势依然保持在相对高位,只是未能恢复到2013年370万吨的峰值水平。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亚太花生油市场价值小幅下滑至72亿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这表明市场在经历高点后,正处于一个调整和巩固的阶段。
在亚太地区内部,各国的花生油消费格局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消费国,其消费量占据了亚太地区总量的绝大部分。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 (万吨) | 占亚太总消费量比重 |
---|---|---|
中国 | 210 | 68% |
印度 | 64.9 | 21% |
缅甸 | (数据未详) | (数据未详) |
数据显示,中国在2024年的花生油消费量达到210万吨,占据了亚太地区总量的68%,几乎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64.9万吨)的三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在花生油消费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花生油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相对平稳。而印度则以每年5.8%的速度下降,缅甸也呈现出每年0.6%的轻微降幅。这种趋势差异,反映出不同国家在食用油消费习惯、健康观念变化以及国内生产供应等方面的多元影响。
在市场价值方面,中国以52亿美元的规模领跑亚太地区,其次是印度,市场价值为12亿美元。中国市场的稳定表现与印度市场的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人均消费来看,缅甸在2013年至2024年间人均花生油消费量年均下降1.3%。而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年均下降0.1%,印度则为每年6.7%。这些数据表明,尽管中国总消费量巨大,但人均消费趋于稳定,而印度等国则可能面临来自其他食用油品类的竞争或消费观念的转变。
生产格局透视:区域集中与供应挑战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的总产量约为310万吨,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从整体趋势来看,产量呈现小幅下降。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的产量增速最为显著,达到了9.7%。然而,产量自2013年达到360万吨的峰值后,从2014年到2024年一直未能重回高位。
在生产价值方面,2024年花生油产值略降至69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同样显示出小幅下降的趋势。2021年产值曾有17%的显著增长,但总体而言,市场价值也未能恢复到2013年85亿美元的最高点。这可能意味着在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或原材料供应方面,花生油产业面临着一些结构性挑战。
国家 | 2024年生产量 (万吨) | 占亚太总生产量比重 |
---|---|---|
中国 | 190 | 61% |
印度 | 86.5 | 28% |
缅甸 | (数据未详) | (数据未详) |
在亚太地区,中国(190万吨)仍然是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国,占据了总产量的61%。其产量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86.5万吨)的两倍多,凸显了中国在区域花生油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花生油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期,印度和缅甸的产量则分别以每年3.3%和0.6%的速度下降。这些生产数据的变化,与各国的消费趋势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区域市场的供需平衡。
进口动态观察:需求驱动与结构变化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进口量温和增长了4.4%,达到27.7万吨,实现了连续两年的增长。纵观整个分析期,进口量呈现出活跃的增长态势,其中2014年的增幅最为显著,达到48%。尽管2021年进口量曾达到30万吨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进口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进口价值方面,2024年花生油进口额降至4.83亿美元。虽然进口总额经历了显著增长,尤其是2020年高达78%的增幅,但从2022年到2024年,进口额未能恢复到2021年5.95亿美元的最高点。这可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价格波动或是区域内自给能力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 | 2024年进口量 (万吨) | 占亚太总进口量比重 |
---|---|---|
中国 | 25.5 | 92%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1.2 | 4.3% |
马来西亚 | 0.61 | 2.2% |
中国以25.5万吨的进口量,占据了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总进口量的92%,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2万吨)和马来西亚(6100吨)。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在花生油进口方面展现出最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9%。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分别以13.7%和4.8%的速度保持增长。中国在总进口量中的份额显著提升了11个百分点,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份额则有所下降。
在进口价值方面,中国以4.3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构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花生油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91%。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25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5.2%。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进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5%,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分别实现了6.3%和2.9%的增长。
从进口类型来看,毛花生油在进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进口量为26.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95%。精炼花生油(1.4万吨)则占据了剩余的5%。毛花生油也是进口增长最快的品类,从2013年到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2%。从价值上看,毛花生油的进口额为4.5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93%,精炼花生油为3200万美元,占6.5%。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741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11.3%。进口价格总体呈现小幅收缩趋势,2020年曾出现36%的显著增长,并在2021年达到每吨1986美元的峰值,但此后未能保持高位。不同品类间价格有所差异,精炼花生油价格最高,为每吨2296美元,毛花生油为每吨1712美元。
出口表现解读:印度崛起与贸易格局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的海外出货量显著增长了78%,达到22.9万吨,实现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在整个回顾期内,出口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其中2020年的增幅最为突出,达到了401%。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出口价值方面,2024年花生油出口额飙升至4.11亿美元。出口总额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0年的增幅高达465%。同样,2024年的出口额也创下新高,预计短期内将继续增长。这表明亚太地区花生油的出口市场正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国家 | 2024年出口量 (万吨) | 占亚太总出口量比重 |
---|---|---|
印度 | 21.5 | 94% |
中国 | 1.0 | 4.4% |
印度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出口量达到21.5万吨,占总出口量的94%。中国以1万吨的出口量位居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花生油出口方面的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5%。中国也保持了2.9%的积极增长。印度在总出口量中的份额显著增加了74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全球花生油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出口价值方面,印度以3.81亿美元的出口额,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花生油供应国,占据总出口额的93%。中国以21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5.2%。印度花生油出口额从2013年到2024年以平均每年46.9%的速度增长。
与进口类似,毛花生油在出口结构中也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出口量为21.3万吨,占总出口量的93%。精炼花生油(1.6万吨)则占据了7.1%。毛花生油出口增长最快,从2013年到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1.3%。在价值方面,毛花生油出口额为3.7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1%,精炼花生油为3900万美元,占9.4%。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油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796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9.1%。出口价格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曾出现13%的增长,但未能恢复到2013年每吨2471美元的峰值。不同品类间价格有所差异,精炼花生油价格最高,为每吨2373美元,毛花生油为每吨1752美元。
总结与对国内从业者的启示
这份海外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亚太地区花生油市场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画卷。尽管整体市场预计将温和增长,但消费、生产、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差异和结构性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国作为区域内最大的消费和生产国,其市场动态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印度在出口领域的强劲增长,也预示着全球花生油贸易格局的调整。
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我们而言,密切关注这类市场动态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寻求潜在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 细分市场深耕: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日益关注,精炼花生油、有机花生油等高端化、差异化产品可能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探索引进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 区域市场拓展: 除了传统市场,我们也应关注亚太地区其他新兴市场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为花生油及相关产品的出口寻找新的增长点。
- 供应链优化: 面对价格波动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建立更具韧性和效率的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顺畅流通。
- 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 借力花生油的独特风味和烹饪文化,通过品牌故事和线上营销,提升中国花生油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关注政策与贸易环境: 各国的农产品政策、进出口关税、食品安全标准等都可能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及时掌握,灵活应对。
花生油市场的发展,是亚太地区经济活力和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脉搏,为中国的跨境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先机,实现持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