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量警报!AI引荐仅谷歌1/831,出版商内容变现路受阻。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日一份由网络流量分析公司TollBit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机器人状况报告》揭示了全球数字内容分发领域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谷歌(Google)向出版商网站输送的访客数量,是当前人工智能(AI)系统带来的831倍。尽管AI机器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造访”各类网站,其对出版商的实际引荐价值却微乎其微,甚至正在显著推高运营成本,并加剧内容访问权限之争。
这份报告指出,虽然AI系统对出版商网站的引荐流量贡献几近于无,但机器人访问的强度却在持续加大。这不仅增加了出版商的服务器负载和带宽消耗,也使得大量内容在未经有效价值回馈的情况下被抓取利用,无疑对内容创作者的商业模式构成了潜在威胁。
数据洞察:AI流量与引荐价值的巨大落差
根据TollBit对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网络流量的深入分析,核心数据清晰地描绘了当前搜索引擎与AI系统在内容引荐方面的巨大差异:
- 谷歌引荐的主导地位受到侵蚀: 2024年第二季度,谷歌在所有外部引荐流量中的占比超过90%。然而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已降至84.1%。虽然仍占据绝对主导,但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 AI应用引荐的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所有AI应用共同贡献的引荐流量仅占0.102%。报告指出,每当AI系统带来一位访客,谷歌便能输送831位访客。这一悬殊的比例,直观展现了AI系统在用户导流方面的薄弱。
- AI界面的点击率低迷: 从AI界面获得的点击率(CTR)比排名前十的有机搜索结果点击率低了91%。这意味着用户即使在AI生成的内容中看到链接,也极少会点击跳转到原始网站。
- 抓取与引荐效率低下: 大约每135次AI系统抓取网站内容,才能产生一次人类访客的引荐。这种极高的抓取频率与极低的引荐效率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出版商“为AI做嫁衣”的困境。
- 许可协议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与OpenAI签订内容许可协议的出版商,其网站被AI系统抓取的频率高出88%。但与此同时,这些出版商也获得了显著更高的引荐率,这表明通过官方合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引荐难题。
流量结构之变:机器人激增与人类访问下降
TollBit跟踪的网站数据显示,AI机器人在网络流量中的角色日益突出,但其为出版商带来的价值却几乎为零。
- 人类访客数量的下滑: 从2025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人工访客数量下降了9.4%。
- AI机器人流量的激增: 与此同时,AI机器人流量却大幅增长。在2025年年初,每200个访客中约有一个是AI机器人;而到了第二季度,这一比例已提升至1/50,实现了4倍的增长。
- AI机器人超越传统爬虫: 目前,AI机器人流量已超过微软必应(Bingbot),后者曾是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爬虫。这标志着网络流量构成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 谷歌AI概览(AI Overviews)的影响: 谷歌于2024年10月扩大了其AI概览功能的应用,导致谷歌爬虫(Googlebot)的抓取量增加了34.8%。然而,抓取与引荐之间的比率却恶化了24.4%,这意味着虽然谷歌抓取了更多内容,但向出版商输送的实际流量效益并未同步提升,反而有所下降。
内容消费模式的深层变化与区域差异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AI工具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消费者的内容获取习惯。用户现在更倾向于直接通过AI获得答案,而非跳转至原始出版商网站。
- B2B/专业内容受影响最大: 相对人类流量而言,企业对企业(B2B)和专业类内容遭受的AI抓取程度最高。这可能与AI在整合、总结专业信息方面的能力优势有关。
- 增长最快的AI请求品类: 在AI请求增长方面,育儿内容以333%的增速位居榜首,其次是交易/购物内容,增长了111%。这反映出AI正在满足用户在特定生活领域和消费决策中的即时信息需求。
- 实时抓取与训练爬虫的差异: 国家新闻内容获得的实时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抓取量是训练爬虫抓取量的5倍。这表明AI系统对时效性新闻的实时信息获取需求旺盛。
- 亚太地区受影响最重: 从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APAC)的网站受到的AI请求冲击最为严重,其接收的请求量是美国网站的3倍。而欧洲网站则接收了27%的AI请求,相对较少。这种区域差异可能与各地内容生态、用户习惯及AI技术普及程度有关。
出版商的反击与“机器人战争”升级
面对AI机器人带来的挑战,出版商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场无声的“机器人战争”正在网络世界中升级。
- 出版商阻止AI机器人数量激增: 报告显示,出版商阻止AI机器人的行为在一年内激增了336%。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者意识到问题并开始采取防御策略。
- TollBit“机器人付费墙”的增长: TollBit的“机器人付费墙”(Bot Paywall)拦截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之间增长了360%,显示出出版商正在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对机器人访问进行收费或限制。
- 机器人无视robots.txt协议: 令人担忧的是,有13.26%的AI机器人请求在2025年第二季度无视了robots.txt文件规则,这一比例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3.3%。这表明部分AI机器人未能遵守行业标准,对网站的抓取行为更加激进。
- AI模型的错误率: OpenAI的404错误率从0.3%跃升至3.7%,通常是由于“幻觉”出的URL导致的。而Anthropic公司的Claude模型在获得实时网络访问权限后,其错误率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55%急剧下降至4.8%。这反映了不同AI模型在网络交互和信息准确性方面的技术差异和演进。
对开放网络商业模式的深远影响
TollBit的这份报告引发了业界对“开放网络”未来前景的深切关注。当前趋势显示,人工访客数量正在下降,而AI机器人却在不断增多,抓取更多内容,却几乎不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引荐流量。这种模式的持续发展,可能导致出版商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更低的回报(例如,更少的点击量、客户和营收)。
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网络内容的商业模式将受到严重威胁。毕竟,出版商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通过内容吸引流量,进而实现商业变现。一旦这一循环被打破,内容创作的投入和动力将锐减,最终可能影响整个互联网的信息多样性和质量。Cloudflare等公司提出的按爬虫付费(pay-per-crawl)和RSL(Revenue Share Licensing,收益分成许可)等倡议,正是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期在AI时代为内容提供者寻求合理的价值回馈。未来的数字内容生态,亟需在AI赋能与内容创造者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平衡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i-referrals-lag-google-831x-publishers-hi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