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巨变!2025强制储能30%,中国新能源恐遭美国围堵!

2025-08-28跨境电商

Image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会发现太平洋彼岸的墨西哥,正以一股不容小觑的姿态,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颗耀眼新星。这个充满活力的拉美国家,近年来积极响应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将能源转型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拥抱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政策措施,如同春风般滋润着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推动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国际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的当下,墨西哥在积极吸引外资、拥抱国际合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地缘政治因素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使得其在引入外部新能源产品和技术时,展现出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考量。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深入理解并精准把握墨西哥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无疑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

新媒网跨境获悉,墨西哥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举措。这些政策不仅体现了其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也为全球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在储能领域的“强制配套”政策。这项政策极具前瞻性,它明确指出,从2025年3月起,所有在墨西哥境内规划新建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都必须强制配备储能系统。而且,这项要求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指标支撑: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必须达到风电或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的30%;同时,储能系统的持续放电时长,也必须保证至少3小时。

这项政策的深层逻辑,在于解决新能源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风电和光伏虽然清洁环保,但其发电量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大规模并网可能对电网的稳定性构成挑战。通过强制储能,墨西哥旨在有效平滑新能源发电的输出曲线,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扫清障碍。这不仅提升了电网的韧性,也为储能技术在墨西哥市场的快速应用创造了巨大的需求。

放眼更远的未来,墨西哥的清洁能源发展蓝图更显宏伟。到2030年,墨西哥计划新增21.8吉瓦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在这庞大的新增容量中,光伏发电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预计其占比将超过50%。这无疑预示着光伏产业在墨西哥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为全球光伏产业链的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墨西哥政府还设计了灵活的私营资本参与机制,为外资进入其电力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目前,外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参与墨西哥的电力市场:

第一种模式,是选择将所生产的全部绿色电力,直接出售给墨西哥的国有电力公司CFE。这种模式相对简单直接,风险可控,为初次进入墨西哥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稳妥的合作方式。CFE作为国家电力巨头,其采购稳定性和信用背书,无疑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第二种模式,是与CFE成立合资公司。在这种合作框架下,外资可以与CFE共同投资、共同运营电力项目。不过,为了确保国家对核心能源领域的控制权,墨西哥政府规定,外资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6%。这体现了墨西哥在吸引外资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第三种模式,则是以独立发电商(IPP)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墨西哥的电力批发市场。这种模式赋予了投资者更大的自主权和市场灵活性,允许他们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参与竞争。对于那些拥有成熟技术、管理经验和强大市场运作能力的企业来说,IPP模式无疑提供了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和发展潜力。

除了上述市场参与机制,墨西哥还在税收优惠和“碳信用”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进一步降低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运营成本,提升了投资吸引力。具体而言,可再生能源项目可以豁免碳税,这笔税款大约为每吨二氧化碳3.5美元。在当前全球都在强调碳排放管理的背景下,这项豁免政策无疑是对清洁能源项目的一大实质性利好。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和抵扣碳信用,来抵减高达10%的税款。这些政策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资本流向清洁能源领域。

更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政府还启动了本土产业链扶持计划。这项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支持措施,如补贴、关税减免和技术转让优惠,在三年内建立起本土的储能制造生态。这表明墨西哥不仅希望引入清洁能源,更希望通过产业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本土化生产,从而带动本地就业、提升工业水平。对于全球的储能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挑战在于需要适应并融入墨西哥的本土化发展战略。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者,中国在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无疑具备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成熟的制造工艺和富有竞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我们谈论进入墨西哥市场时,即便拥有如此强大的优势,中国企业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方并非坦途一片。政策波动、本土化要求,以及来自北方邻居——美国(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贸易壁垒,都将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尽管墨西哥政府积极鼓励新能源发展,但其对外资,尤其是在关键战略资源领域,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和一定的限制。例如,在锂矿资源的开发上,墨西哥采取了极其严格的控制措施,完全禁止外资参与。这一领域的勘探和开发权限,仅限于墨西哥国有公司(Litio para México)独享。这充分体现了墨西哥对于国家战略资源的强烈主权意识和保护立场。

此外,墨西哥的输电与配电网络,也始终由国家电力公司CFE掌控。外资企业虽然可以参与发电环节,但若想涉足输配电领域,则只能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这种模式确保了国家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同时也为外资提供了有限的参与机会。

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墨西哥也提出了本土化生产的要求。例如,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等关键设备,被要求满足30%的本土化比例。如果进口产品无法达到这一标准,则可能面临额外的关税惩罚。这一政策旨在刺激墨西哥本土制造业的发展,鼓励国际企业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从而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

进口关税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从2024年10月起,墨西哥取消了此前对电动车施行的15%-20%的关税优惠。这一调整,无疑导致中国电动车出口到墨西哥的成本有所上升,给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市场的竞争力带来了一定压力。

更不容忽视的是,来自美国(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外部压力。美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墨西哥的动向,并持续施压墨西哥,要求其限制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进入。其主要担忧在于,担心中国产品可能通过墨西哥作为“迂回”路径,绕道进入美国市场,从而规避美国的贸易壁垒。这种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的叠加影响,使得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新媒网跨境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墨西哥市场主要以组件出口为主导,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强大实力。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在墨西哥的进口份额中占据了超过70%的绝对优势,其中隆基、晶科、天合光能等中国知名品牌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墨西哥光伏市场的重要力量。

墨西哥本土光伏产能的不足,使得其在短期内仍将高度依赖中国进口,这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墨西哥规划了多个大型光储一体化项目,例如索诺拉州1.2吉瓦的巨型项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组件+储能”打包解决方案的巨大商机。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无疑能够更好地满足墨西哥市场对于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

在储能电池行业,墨西哥目前尚无本土的电芯产能,市场需求主要通过进口满足。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中国储能电池巨头,在墨西哥进口市场中占据了高达80%的份额,这再次印证了中国电池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提供高品质的电池产品,还能提供“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EPC(工程总承包)”的全链条服务。例如,阳光电源已经在墨西哥成功部署了200兆瓦时的大型储能项目,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本土化政策和来自美国的持续压力。墨西哥政府日益强化的本土化要求,正促使中国企业重新思考其市场策略。例如,2025年之后,墨西哥新建的光伏项目将需要满足30%的组件本土采购比例。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比亚迪(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在2024年宣布在墨西哥建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这无疑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并融入墨西哥本土化战略的一个典范。通过在当地设厂,不仅可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还能更好地贴近市场、服务客户,并为墨西哥当地创造就业和经济价值。

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总统执政下)可能会要求墨西哥对其进口的中国组件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规避关税”的行为。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还明确威胁,可能对那些“借道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加征高达100%的关税。这些潜在的贸易摩擦和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运营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

面对墨西哥新能源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复杂多变的政策和国际环境,中国企业需要采取一套“贸易+投资”双轨并行的策略,以确保其在墨西哥市场的长期发展。

首先,在短期内,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墨西哥现有的政策红利,继续扩大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的出口规模。凭借中国产品的性价比和技术优势,抓住当前的窗口期,巩固市场份额。

其次,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本地化生产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将是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这包括在墨西哥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等,从而深度融入墨西哥的产业链和经济体系。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美墨贸易关系的动态变化。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的当下,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要求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灵活的战略调整机制。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中国新能源企业若能有效结合政策合规性、本土化布局和供应链优化,在积极拥抱墨西哥绿色发展浪潮的同时,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挑战,那么,它们必将在墨西哥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全球的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83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墨西哥积极拥抱新能源,出台储能强制配套等政策,为光伏、储能等产业带来机遇。中国企业在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领域占据优势,但在本土化政策和地缘政治压力下,需采取“贸易+投资”策略,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预计未来中国企业结合政策合规性、本土化布局和供应链优化,将在墨西哥新能源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205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