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订单狂潮90天!业绩暴涨,就等你来抢!
上周,新媒网跨境获悉,有个做外贸的朋友在群里发了这么一句话:“美国这几天真好卖啊。”
这几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却像一把小火苗,瞬间点燃了群里的讨论热情。谁看了不羡慕?谁不想把这股“好卖”的劲儿复制到自己身上?点开别的外贸交流群,果然,三四个业务员都在讨论,说是有老客户主动来询库存,准备上新的款式。看来,咱们这些做美国市场的同行们,最近的日子可真是跌宕起伏,比八点档的电视剧还精彩。
但说句实在话,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每个人读起来的感受可能都大不相同。有人觉得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了,得赶紧抓住;也有人却警惕,这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咱们都明白,只有有了真正的客户,生意才能“好卖”;只有订单能够实打实地成交,那才叫市场行情真正来了。当美国客户的橄榄枝抛过来的时候,你,真的准备好接住了吗?
市场暖意来袭,并非偶然机遇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一系列积极的信号在市场中传递。之前,有条重磅消息传来,关税政策迎来了一段宝贵的窗口期,长达90天。这意味着,原本许多美国客户犹豫不决的心态,因为担心随时可能增加的关税成本,现在一下子松弛下来。他们的顾虑从“现在订货会不会被额外加税”,变成了“得趁着这段政策利好期,赶紧把该订的货敲定下来”。这种心理预期的转变,无疑为我们的订单创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
美国市场库存逐步消化,补货需求旺盛
回顾过去一两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美国许多渠道商、电商平台和品牌方都经历了一个“高库存积压、订单被迫压缩”的艰难时期。大量的货物堆积在仓库里,资金周转也受到不小影响。那段时间,大家都在苦熬,消化库存成了头等大事。
然而,熬过了漫长的去库存周期,到了现在,很多企业的库存终于“扛不住”了,该消化的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当他们的仓库逐渐腾空,市场需求又开始冒头时,自然而然地,第一个动作就是启动补货计划。而在这个时候,他们最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那些合作过、或者有供货能力的中国供应商。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往往能迎来新的曙光。
旺季与重要节点叠加,客户节奏不得不提前
从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每年的6月、7月,对于美国市场来说,都是客户为第三季度(Q3)进行大规模备货的关键窗口期。与此同时,这也恰好与美国一系列重要的消费节日和营销节点重叠,比如备受关注的返校季、热烈庆祝的独立日、以及年底的购物狂欢节——感恩节。
面对这些不容有失的重要销售节点,美国客户的时间观念往往非常强。他们深知市场竞争的激烈,一旦错过最佳备货期,就可能面临断货的风险,从而损失巨大的销售机会。因此,为了确保在这些关键时期有充足的货源供应,他们往往会被迫提前制定采购计划、下单备货。这意味着,作为供应商的我们,不仅要紧盯市场动态,更要提前准备好有竞争力的报价和样品,确保能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的需求,不给竞争对手留下可乘之机。
面对这波订单热潮,你准备好乘风破浪了吗?
市场回暖的信号虽然令人振奋,但订单并不会从天而降。在憧憬“好卖”之前,你或许应该先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确保自己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 你有没有把那些“老朋友”重新找回来?
很多外贸人,手里握着一大把客户资源,但在市场不景气、特别是美线业务受挫时,不少客户渐渐就“沉睡”了。现在,市场终于有了积极的信号,订单的暖风开始吹拂。你是否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了这些老客户,重新开启了对话?仅仅是守株待兔,等着客户主动找上门,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供应商,会在市场出现利好时,第一时间提醒客户,帮他们查询库存状况,调整报价,甚至主动告知政策变化带来的优势。此外,更新公司的资质、产品最新的认证证书,及时发给客户,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专业和诚意。要知道,外贸订单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更像是一场需要主动出击的“狩猎”,只有积极寻找,才能有所收获。
2. 你有没有准备好“随时能出手的王牌产品”?
越是这种市场回暖、需求爆发的时候,手中是否有现货库存,往往就成了拿到订单的“通行证”。小额的样品订单,更是撬动大单的“敲门砖”。所以,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些可以快速出货的优势产品,是不是已经备妥,随时可以发运?
针对美国市场,你是否已经准备了几套有竞争力的FOB报价方案,甚至能为客户提供一份“二选一”的下单方案,让他们感觉选择起来更便捷、更安心?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我们千万不能让有采购意向的客户等待太久,更不能让别人抢了先手。快速响应和充足的准备,是赢得订单的关键。
3. 你有没有抓住这个节奏,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美国客户,说实话,他们的“忠诚度”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高,很少有能完全“死忠”于某个供应商的。能够长期留住他们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常常“出现在他眼前”的供应商。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持续进行有效的市场触达。
例如,定期在WhatsApp客户群里更新最新的库存信息,或者通过邮件群发,告知客户当前的“关税优惠折扣”。在LinkedIn这样的专业社交平台上,转发最新的市场联合声明解读,并配上你的报价单图文,都能有效触达潜在客户。甚至可以借着这些优惠活动的“幌子”,重新联系那些久未联络的客户。别忘了,前段时间市场经历了一些不确定性,很多企业对美线业务有所调整,甚至一度收缩。千万别让你的客户误以为你已经不再做美国市场了,持续的曝光和沟通,是保持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
未来90天,你该如何布局?
我们都清楚,未来的政策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90天后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给出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我们要抓住的,不是那虚无缥缈的长期趋势,而是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节点”——这个节点,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新媒网跨境认为,如何利用好这宝贵的90天窗口期,将直接决定你下半年的业绩走向。
第一,给你的客户进行分类,有重点地突破。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先给自己手上的美国客户做个细致的分类:
- A类客户: 那些一直稳定合作,有清晰复购记录的老客户。他们是你的“基本盘”。针对他们,你可以第一时间发送最新的库存清单,搭配近期推出的优惠政策,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重视和诚意。
- B类客户: 那些曾经聊过几次,意向明确但最终没有成交的客户。他们是你的“潜在增量”。和他们沟通时,可以重点聊聊关税政策的变化,以及这对他们采购成本的影响,并主动询问他们现阶段的具体需求,看看有没有新的合作点。
- C类客户: 那些已经一年多没联系,但你还没来得及删除联系方式的客户。他们是你的“待唤醒客户”。对这类客户,不要急着谈合作,可以先从“分享市场新变化”入手,比如主动告知他们最近市场回暖、政策利好的消息,唤醒他们对美国市场的关注。记住,把消息成功发送出去的那一瞬间,才是你真正开始“销售”的开始。
第二,在多个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主场感”。
即便这波美国市场表现活跃,订单开始回暖,但我们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元化布局,始终是稳健经营的基石。
比如,东南亚市场在过去半年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如果客户有需求,一定要及时跟进。中东地区,今年因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一系列节庆活动,订单量呈现上涨趋势,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样不容忽视。至于南美和非洲市场,虽然单个订单金额可能不大,但其小单快单的特点,正好可以用来填补一些淡季的生产空缺,保持工厂的运转效率。所以,我们既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美国客户”这四个字上,也不能在客户转身回来找你的时候,自己却还在原地发呆,错失良机。
第三,全面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确定性。
今天的客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加期待能够“少走弯路”。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你的产品,更是一份安心、一份确定性。
比如说,你是否能提前为客户计算好关税调整后的落地价格,让报价更加透明、清晰?你的产品包装,是否已经符合美国电商平台最新的合规要求?在货物发出后,你能不能提供全程的视频跟单服务,让客户随时掌握物流动态?甚至包括完善的售后保修体系,都能极大地提升客户的信任感。
你不应该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产品的销售者,更应该是一个“确定性”的提供者。而这种“确定性”,在2025年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恰恰是最稀缺、最有价值的东西。
也许客户手头的供应商并不少,但那种让人踏实的信任感、供应商积极主动的服务感、以及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节奏的专业感,依然是他们做出最终采购决策的关键因素。说白了,他们不是不想下单,而是在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现在下单,或者不知道该选择哪家供应商下单。新媒网跨境预测,下一个在群里感慨“真好卖啊”的人,很可能就是你!但前提是,你现在就要行动起来,去联系那些曾经沉默的客户,去主动出击,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90-day-us-order-wave-boost-your-sale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