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生效!韩国“概率法”重罚,跨境游戏速看!

2025-08-26跨境电商

Image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咱们的跨境游戏圈朋友们又开始有些头大了。原来,又有一波来自韩国K-META(韩国元宇宙协会)的监管邮件飞了过来。这感觉,就像是回到了2022年,当时大家第一次收到K-META的邮件,多数人的反应是:“一个元宇宙协会,管游戏干嘛?这八成是骗子,想收会费吧!”那时的理由,和现在也如出一辙:“我们看到您在应用商店的游戏了,根据《电信业务法施行令》第30-9条,您的游戏在某某方面不合规,得赶紧整改。”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会犯嘀咕,今年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已经够折腾了,这个K-META又想干啥呢?别急,新媒网跨境获悉,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更深层次的博弈,关乎着韩国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走向,也直接影响着咱们出海的游戏企业。


韩国监管的“罗生门”:KCC与KFTC的权力之争

要搞清楚K-META的来头,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韩国的监管体系。K-META(韩国元宇宙协会)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新潮”,但它背后站着的,是韩国信息通讯委员会(KCC)。而我们前面提到的,近期动作频频的,还包括收到了不少关于游戏内概率披露问题的通知,这背后的推动者,则是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

这两家机构,KCC和KFTC,它们各自的管辖范围其实是有些重叠的,这便形成了今天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传统上,KCC的职责更侧重于电信通讯领域,而KFTC则专注于市场中的公平交易行为。您瞅瞅,现在游戏、线上平台都和“电信通讯”搭上了关系,这监管边界就变得模糊起来。所以,虽然当年的《电信业务法》在修订时,被冠以“反谷歌法案”之名,但KCC从没把话说死,它的监管触角,也从来不只局限于“平台本身”。无论是所谓的“反垄断监管”还是“平台用户保护监管”,这些领域都或多或少和KFTC的职权有所交叉,这本质上,是两家机构在数字经济时代进行的一场“权力攻防战”。

对咱们跨境出海的企业来说,这就有点让人头疼了——一个事儿,冒出两个强势的监管者,这可真是“一个锅两个盖,两边都想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韩国对数字内容和用户权益的重视。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正是2025年8月,韩国今年通过的“概率处罚法”刚刚在前两天,也就是8月1日生效。这部法律可不一般,它引入了游戏公司在概率造假问题上的举证责任倒置,并且最高可处以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这对于游戏内抽卡、开箱等涉及概率的玩法来说,无疑是戴上了一道“紧箍咒”。再往前看,今年10月,游戏法的海外代理人制度也要落地了。这些法规政策,无一不显示出韩国在游戏和数字内容监管上的决心和力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网也注意到,国际社会对韩国的数字市场监管动态保持着关注。外媒近期就曾披露一份来自美国国会某个委员会的函件,发函时间点就在今年7月底。这份函件主要内容是对韩国类似监管措施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表示关切。这无疑也为韩国监管机构的行动增添了几分国际关注的色彩,使得整个监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面对这种多重博弈,咱们出海的企业,更需要擦亮眼睛,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


K-META本次监管的“十项全能”

聊了这么多背景,咱们还是回到K-META这次的具体监管重点上。这次K-META是根据2023年发布的《应用市场·移动内容用户保护指南》来开展工作的,这份指南里,洋洋洒洒列了10项具体要求。咱们一条条来拆解,看看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移动内容提供商联系电话公示: 这意味着你的游戏或应用在韩国上线时,必须清晰地公布一个联系电话,方便用户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你。这体现了对用户服务和快速响应的重视。
  2. 移动内容提供商电子邮箱公示: 同理,除了电话,一个公开、可用的电子邮箱也是必备的,这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多渠道的沟通和反馈途径,确保用户投诉有门。
  3. 用户协议公示: 用户协议是用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契约,必须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确保用户在下载和使用前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 付款即退款条款公示: 如果你的应用涉及付费内容,那么关于付款后的退款政策必须透明、清晰地展示出来。这关乎用户的消费权益,不容含糊。
  5. 含税标识公示: 在商品或服务定价时,是否包含增值税(VAT)需要明确标示,让消费者一目了然,避免产生误解或纠纷。
  6. 订阅撤销支持及方法公示: 如果是提供订阅服务的应用,那么用户如何取消订阅,具体的步骤和方法,都必须详细且易懂地公布出来,方便用户自由选择。
  7. 定期付费应用内取消功能及方法公示: 对于那些定期自动续费的应用,必须在应用内部提供便捷的取消功能和操作指引,确保用户能够轻松管理自己的付费订阅。
  8. 中途解约支持及方法公示: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提前解除合同或服务,相应的支持和操作方法也需要提前公示,保障用户的“退场”权利。
  9. 支付完成提示: 用户完成支付后,应有明确的提示信息,告知支付成功,并确认所购买的服务或内容。这能增强用户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10. 切换到付费时的注意事项: 当免费内容或服务准备切换到付费模式时,必须提前告知用户所有相关注意事项,例如费用、服务内容变化等,让用户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些规定,咱们看着是挺细致的,但仔细想想,无不是为了保障用户的消费知情权和选择权。毕竟,只有用户用得放心、玩得安心,整个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这次K-META的监管范围可不小,除了我们熟悉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两大全球应用商店外,还包括了韩国本土的主流渠道ONE Store(由SK、KT、LG和Naver这四家韩国巨头整合的应用商店)以及三星自家的Galaxy Store。这意味着,只要你的游戏或应用想在韩国市场扎根,无论走哪个渠道,都得按照这套标准来。

为了让大家更具体地理解,K-META还举了四个例子来“言传身教”:

  1. 用户协议必备事项: 协议里至少得写明白这几件事儿——一是你这服务咋用;二是付款、取消、退款政策得讲清楚;三是用户关于付款、取消、退款的投诉,你打算怎么处理。对了,纯免费的应用,比如只靠广告收入的,这部分要求可能就没那么严格。
  2. 用户协议的公示: 如果你的用户协议改了,特别是改动对用户不利的话,那可不能偷偷摸摸。至少得提前30天,在应用的访问界面或者相关的链接页面上明明白白地通知用户。要是条件允许,在你的官网上也公布一下,那就更好了。这叫尊重用户的知情权,也是咱们诚信经营的体现。
  3. 用户投诉的处理: 想让用户玩得开心,投诉渠道得畅通。所以,在应用商店里,你的电子邮箱、电话号码、网站这些基本联系方式,必须用用户一眼就能看懂的方式公布出来。用户有问题能找到人,这服务才到位。
  4. 提供付款方式时的义务: 只要涉及支付,用户的权益就是重中之重。比如,7天无理由退款权、随时取消自动支付、取消当天立即生效等等,这些都是必须保障的。更关键的是,在用户付款前和付款后,你都得把下面这些信息清清楚楚地告知他们:
    • 使用了多少钱;
    • 费用里有没有含增值税;
    • 能用多久;
    • 会不会自动转成收费模式;
    • 退款政策是啥;
    • 在应用里怎么取消订阅;
    • 如何取消自动付款;
    • 以及,付款成功后,得有个明确的通知。

监管的“骚操作”:直接给渠道打小报告

看到这里,您可能觉得,哦,就是些常规的用户保护条款嘛。但K-META这次的玩法,确实有点儿“特别”。按理说,《指南》名义上主要是监管渠道平台的,但它同时又给了监管机构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管到应用开发者头上。

指南里有这么一段话,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如果咱们查到哪个应用不合规了,那就直接把这事儿报告给应用商店平台。至于平台后续怎么处理你,那是平台的事儿,咱们可就“不操心了”。

这招,可真是高明啊!等于是监管机构搭了个“顺风车”,把一部分“执法”的压力和成本转嫁给了平台。对于咱们出海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你不仅要面对直接的监管机构,还得应对应用商店平台的压力。一旦被K-META“点名”,平台很可能会采取下架、限制推广等措施,这比直接的罚款可能更让人头疼。

所以,咱们中国的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们,要想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光是埋头研发好产品还不够,更得抬头看路,把合规经营放在重要的位置。每一次监管风向的变化,都是对企业适应能力和前瞻性的考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咱们把用户权益放在心上,把合规工作做扎实,就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光发热,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17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韩国K-META加强对跨境游戏的监管,依据《应用市场·移动内容用户保护指南》提出十项要求,涉及联系方式公示、用户协议、退款条款等,并采取直接向应用商店平台举报的策略。此举与KCC、KFTC的权力之争有关,并受到国际关注,对出海韩国的游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发布于 2025-08-26
查看人数 135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