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拒签欧盟AI准则,科技巨头与监管博弈升级
Meta暂未签署欧盟人工智能行为准则
欧洲《人工智能法案》即将生效之际,科技巨头Meta公开表示暂不签署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自愿性AI行为准则。Meta全球事务总裁乔尔·卡普兰(美国籍)在领英平台发文称:"欧洲在AI发展路径上存在偏差。"他指出,该准则为模型开发者设定了法律不确定性条款,部分要求甚至"超出了《人工智能法案》的监管范围"。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一表态引发了行业对欧盟AI监管框架的进一步讨论。
本月发布的这份自愿性准则,旨在协助企业建立合规体系以适配即将施行的法案。根据规定,企业需定期更新AI工具的技术文档,禁止使用盗版内容训练AI模型,并须尊重内容创作者的版权声明。卡普兰认为,欧盟此举存在"监管越位"风险,可能"阻碍欧洲前沿AI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影响本土企业基于AI技术的商业创新"。
AI法案的核心关切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采用风险分级监管机制,明确禁止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应用场景,例如认知行为操控或社会信用评分系统。针对高风险领域——如生物识别、人脸识别技术,以及教育、就业等场景中的AI应用——法案要求开发者完成系统注册并履行风险管理义务。外媒报道称,该法规被视为全球最全面的AI治理框架之一。
科技行业的回应与进展
除Meta外,包括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法国初创企业Mistral AI等头部企业曾呼吁欧盟推迟法案实施。但欧盟委员会坚持原定时间表,并于近日针对通用AI模型供应商发布了补充指南。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新规将于8月2日生效,重点监管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通用AI模型开发商,如OpenAI(美国)、Anthropic(美国)等企业。已上市相关产品的公司需在生效日前完成合规调整。
新媒网跨境预测,此次监管框架的落地将重塑全球AI产业生态。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合规发展间寻求平衡,成为跨国科技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随着法案实施临近,更多企业或将调整其欧洲市场的技术部署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