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欧亚鱼子酱须贴数字身份证,扫码可查全链条
新媒网跨境获悉,欧亚经济联盟近期更新了统一数字标识的管理框架。根据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通过的决议,自2025年7月8日起,这项原本覆盖工业品的追溯体系将正式延伸至食品领域。首批纳入监管的是鲟鱼及鲑鱼鱼子酱等高端食品类别。
今后,所有进入欧亚经济联盟市场的鱼子酱产品,必须贴附唯一的数字标识码。这个小小的标签里藏着重要信息——从原料产地的水域坐标,到罐头的生产日期,再到加工企业的详细备案资料,都被转化为可追溯的数据链。普通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立刻验证手中这罐珍馐的真伪。这相当于给每盒鱼子酱办了张"电子身份证"。
新规的落地并非孤立事件。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联盟监管机构的目光已投向更广泛的食品安全领域。在鱼子酱之后,抗菌食品接触材料(如抗菌涂层餐具)和食品加工润滑剂等高风险关联品类,已被列入未来重点监管的候选名单。这些与舌尖安全息息相关的产品,很可能成为下一批佩戴"数字身份证"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扩展并非另起炉灶。技术层面完全沿用了2019年获批的联盟统一方案,这意味着成员国之间早已搭建好数据互通的桥梁。哈萨克斯坦工厂生产的标识,在俄罗斯超市的扫码枪下同样能被准确识别。对企业而言,这种"一次贴标,全域通行"的模式,显著降低了跨境贸易的合规成本。
对于鱼子酱这类单价动辄上千元的高端食品,新规更像是一道护城河。过去某些地下作坊用廉价鱼卵冒充顶级鲟鱼子酱的乱象,在数字溯源系统面前将无处遁形。当消费者在莫斯科的精品超市或阿拉木图的免税店选购时,指尖轻触就能调出产品从捕捞到罐装的全链条档案。这种看得见的透明,正在重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
欧洲某知名食品安全研究机构(外媒)指出,这种全周期追溯模式对打击非法渔业贸易效果显著。而北美行业媒体(外媒)则关注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联盟成员国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了区域协同治理的新范式。不过对当地进口商来说,当务之急是升级包装线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在明年夏天新规生效前完成适配。
从工厂车间的喷码设备到商超货架的智能价签,数字标识正在重塑欧亚大陆的食品流通图景。当消费者扫码验证手中那罐闪着黑珍珠光泽的鱼子酱时,他们触碰的不仅是食材的真伪,更是一个跨越国界的信任体系。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项技术赋能的监管创新,本质是用数字纽带串联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任链条。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这种建立在透明基础上的贸易协作,或许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黏合剂。当每盒鱼子酱都带着可验证的"出生证明"跨越国境时,舌尖上的安全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具象化。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