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份额暴跌至14%,本土品牌狂吞220亿咖啡市场
星巴克在中国曾是咖啡界的王者。
1999年,它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靠着先发优势,硬生生在中国造出一个咖啡消费文化。那时,谁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二十年过去,它早不是唯一玩家了。
新媒网跨境获悉,本土品牌如瑞幸、库迪咖啡正迎头赶上,星巴克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回想当年,星巴克赌中国人会像美国人一样爱上咖啡。结果呢?中国市场变了天。收入三年前就卡在30亿美元左右,再没怎么涨过。更糟的是,门店开得越多,回报越差。伯恩斯坦的数据显示,中国7758家门店占全球五分之一的规模,却只贡献9%的营收和7%的利润。这数字听着就憋屈。
星巴克不是没努力。它拼命扩张,门店翻倍,可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2%跌到去年的14%。中国咖啡市场一年220亿美元的大蛋糕,它分得越来越少。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问题出在对手太强。瑞幸和库迪这些本土品牌,打法灵活。它们用自动化和技术,一杯咖啡又快又便宜。星巴克呢?推个9美元的猪肉风味拿铁,直接翻车。消费者不买账,嫌它老套又贵。
竞争不只来自咖啡圈。霸王茶姬、喜茶这些新式茶饮,每周出新花样。一杯便宜饮料,年轻人抢着买。星巴克菜单单调,显得跟不上节奏。在美国,CEO尼科尔忙着简化菜单。在中国,情况反着来——菜单太简单,反被对手花样吊打。两地差异越来越大,星巴克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
现在,星巴克正琢磨引入合作伙伴,或卖掉部分中国业务股权。这条路不新鲜。麦当劳2017年就把内地和香港业务卖给中信和凯雷。百胜餐饮更早,2016年就把肯德基、必胜客的股权卖给春华资本和蚂蚁,然后分拆上市。星巴克学这招,能救自己吗?
新媒网跨境建议,星巴克得看清现实。中国市场够大,但甜头难尝。标普的数据说,瑞幸和百胜中国的企业价值是预期营收的两倍。星巴克增长疲软,利润受压,倍数更低。按这算,中国业务只值60亿美元。对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这点钱算什么?不如早点剥离,让尼科尔聚焦其他增长点。新媒网跨境预测,星巴克若继续硬撑,只会更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