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800美元免税令终止,13亿包裹将全面征税!
各位跨境电商的朋友们,大家最近的心情是不是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会儿是喜报传来,一会儿又是新挑战降临。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前不久,中美双方的经贸团队再次聚首,进行了新一轮的深度交流。这次会谈,用咱们的话说,那真是“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双方不仅肯定了此前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的落实情况,更重要的是,为咱们卖家朋友们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美方部分关税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再次如期展期90天!
这消息一出,相信不少悬着心的卖家都长舒了一口气。想想看,从今年5月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90天关税休战以来,多少跨境电商伙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成本压力的缓解。如今,这扇关税“窗口期”又延长了三个月,无疑给大家下半年的经营布局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咱们做跨境电商的都清楚,哪怕是几个百分点的关税,也可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就拿咱们耳熟能详的服装服饰、电子数码、家用小电器这些热门出口品类来说,关税一降,咱们在定价上就有了更大的灵活空间。这意味着咱们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把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带给美国消费者,从而刺激销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薄利多销”,在国际市场中争取更大生存空间嘛!
所以说,这次关税的展期,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给咱们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走出去”争取了更多时间和机会。它让我们能更从容地调整策略,优化供应链,甚至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研发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夯实品牌基础。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这种稳定和确定性,简直比金子还珍贵。
然而,正当大家为这来之不易的“窗口期”而稍感欣慰时,政策层面的新调整却又接踵而至,仿佛一片乌云突然遮住了刚刚露头的阳光。昨日,美国白宫再度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宣布将对低值包裹的征税政策进行升级。
白宫宣布叫停全球低值包裹免税待遇,跨境电商迎来“大考”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国白宫在7月30日正式对外宣布,将从2025年8月29日起,全面暂停实行已久的“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这则消息对于全球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无疑是一记重锤。届时,所有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寄往美国,且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的海外包裹,将彻底告别免税待遇,一律需要缴纳“所有适用关税”。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以后咱们寄往美国的低值包裹,哪怕只有几十美元,也得乖乖交税了。这可跟以往大不一样!
据了解,此次政策调整是基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其执行时间比原先立法计划中的2027年大幅提前了两年。美国政府方面将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归结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考虑”。他们提供的数据显示,享受最低限度免税待遇的包裹数量在过去几年里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的1.34亿件飙升到了2024年的13.6亿件,增长幅度超过10倍。目前,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每天要处理超过400万件此类包裹。因此,白宫方面表示,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所谓的“国家紧急情况”,目标是“拯救美国人和企业的生存”。
根据美方公布的说明,未来相关包裹的征税方式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原产国的税率来征收从价税,也就是根据商品的价值来收取一定比例的关税;另一种则是根据最近6个月内的税率水平,统一征收80到200美元的从量税,也就是根据商品的数量或重量来收取固定金额的关税。具体哪种方式适用,可能还要看后续的细则。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与此前仅仅针对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商品施行的T86政策不同,这次“最低限度豁免”的终止是全球性的,它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卖家。这意味着,过去一些商家可能通过越南、加拿大、墨西哥等第三国进行转运,或者切换物流渠道,从而巧妙地“薅羊毛”,长期享受免税政策。然而,随着此次免税豁免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叫停,这些曾经的“缓冲路径”也算是彻底寿终正寝了。
对咱们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从局部限制走向全面收紧的关键拐点。过去依赖灰色操作和套利空间的打法,今后恐怕是难以为继了。这政策一出,无疑是对所有跨境卖家的一次“大考”,也是一次行业洗牌。
新媒网跨境认为,那些真正能够在这场“大考”中脱颖而出的,一定是那些早已在成本控制、合规运营和效率提升上建立起坚实壁垒的卖家。而对于还在走“野路子”、图“快钱”的商家来说,是时候该认真思考转型升级了。
随着这项政策在8月29号正式生效,全球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必然会面临新的挑战和一段不短的调整期。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并规划自己的供应链策略,消费者也可能因此面临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当然,这项政策的长期影响究竟会有多深远,我们还需要持续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躺着赚钱的日子,是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回望过去几个月,整个跨境行业一直笼罩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阴影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我们看到了像安克创新这样的头部企业,凭借其长期在品牌建设上的深耕细作,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战略缓冲垫”。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品牌护城河,这些企业在危机来临之时,才展现出了更强的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缺乏品牌护城河的中小卖家,则在这场风暴中被挤到了生死边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这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仅仅依靠价格战、依靠所谓的“流量红利”和“成本红利”,是走不远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出海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并着手进行长线布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把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以此来分散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加速品牌化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迈进,构筑起企业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关税政策的持续博弈,无疑给咱们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但对于每一个有志于全球市场的卖家而言,有一点是绝对确定、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必须彻底戒掉对“成本红利”的惯性依赖。那种一味追求最低成本、牺牲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的打法,已经彻底过时了。
未来的竞争,必然是“品牌创新”的高阶竞争。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服务体系等全方位的创新。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提供超越消费者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咱们才能在全球电商秩序重塑中,确立起属于自己、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坐标。
可以说,在关税博弈持续升级、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品牌化”与“合规化”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咱们跨境卖家能够“破局”的核心命题。只有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合规放在首位,把品牌做强做大,咱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站稳脚跟,赢得尊敬。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