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惊变!36个月生死限,12万只灯被扣,不合规即出局!

2025-08-31跨境合规

Image

最近,咱们国家税收方面又有了新动向,这对于咱们做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大事。新媒网跨境获悉,国家税务总局在最近发布了一份公告,里面特别提到了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的一些新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企业是通过代理的方式来出口货物,那么在做预缴申报的时候,必须得把“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本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同步报送上去。

这可不是件小事儿,它意味着我们国家在税收征管上又迈出了更细致、更规范的一步。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在海外市场打拼的国货出海企业来说,未来的经营环境,合规化将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底线。

其实,早在不久前,税务总局就已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并且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其中有几个变化,是咱们跨境卖家尤其需要留意的。

首先,一个非常大的调整是,这次的意见稿直接把出口退(免)税的办理时间和负责主体,明明白白地写进了法规里。这可就跟以前不一样了,过去有些模糊的地带,现在变得清晰可见。

咱们逐条来看,跟跨境卖家息息相关的几点:

第一,如果企业出口货物,本来是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但是,从货物报关出口的那一天算起,如果在36个月内都没有去申报免税,那么,不好意思,这批货就会被视同是在国内销售的货物,得老老实实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想想看,三年时间,对一家企业来说不短了,足够去处理申报手续,这其实也是在给大家一个合理的宽限期,同时也明确了责任。

第二,对于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情况,道理也是一样的。要是从纳税义务发生之日算起,36个月内你没有去申报免税,那同样会被视为是在境内销售服务或者无形资产,同样需要缴纳增值税。这说明,政策的覆盖面很广,不仅仅是实物商品的出口,连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和知识产权,也都在监管范围内。

第三,当企业以委托方式出口货物时,如果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了相关的手续,那么,退(免)税、免征增值税或者缴纳增值税这些责任,就由委托方来承担。但如果,你没有办理这些手续,那么这些责任,可就得由实际出口货物的境内发货人来承担了。这意味着,合作双方的责任划分变得更加明确,任何一方都不能再“甩锅”了。

简单总结一下,对于咱们跨境企业来说,如果你想享受到免税政策的便利,那就必须在规定的36个月内及时去申报。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还没有申报,那对不起,就得按规矩缴纳增值税了。而如果是委托别人帮你出口货物,但又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那么,最终的责任,就会落到实际的发货人头上。

这也就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未来的所有出口流程,都必须强制性地走向合规化。以前,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买单出口”这类不够规范的方式,来规避一些监管或者税收义务。但现在看来,这样的路子以后只会越来越难走,甚至可以说,这条路基本上是行不通了。

一旦这些政策正式实施,不仅申报的时间点被明确了,申报的主体责任也界定得清清楚楚。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经营中存在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就将面临补缴税款等一系列严峻的后果。这对于企业的资金链和运营稳定性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

虽然目前这些规定还在征求意见阶段,还没有正式生效,但对于咱们广大的跨境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它预示着未来国家对出口贸易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因此,企业必须尽早开始,主动拥抱规则,坚定不移地走合法合规的出口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确保自己的生意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当然,除了保证税务申报方面的合规性之外,从今年8月1日开始,国家对于法定检验以外的部分进出口商品,也正式实施了抽查检验制度。这可不仅仅是走个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地在查。

这次抽检的范围覆盖面很广,跟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在其中。比如,孩子们玩的玩具、家里的灯具、手机充电器这类低压电器,还有一些特定功能的服装,比如防紫外线的衣服、防火服等等。这些抽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这些产品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比如说,儿童玩具会不会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存在吞咽风险;或者有没有有害物质超标;再比如,灯具和插座会不会存在漏电的危险,会不会威胁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如果在这个抽检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商品,国家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退运、销毁等处理措施。更重要的是,相关企业可能会被列入重点监管对象,面临更严格的审查。事实上,已经有企业的商品在抽检中被发现不合规,随后就被海关部门依法扣留了。

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在8月12日的时候,宁波海关就成功截获了一批准备出口的节能灯。这批节能灯数量高达12.7万只,货值近57万元,而且上面带有“AKT”的标识。经过海关的仔细核查,确认这批节能灯侵犯了“AKT”商标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商标专用权。目前,这批涉案货物已经被海关依法扣留。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在跨境贸易中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咱们跨境卖家而言,这更是一个警钟。我们必须百分之百地确保,所有准备出口的商品,不仅要满足咱们国内的相关标准,更关键的是,还要满足目标市场的具体标准。比如,如果你的产品要卖到美国去,就必须符合美国的FCC认证;如果想进入欧盟市场,那么CE认证就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从产品的原材料选择,到最终的生产加工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把控,确保合规。

此外,抽查检验制度的实施,也可能会给物流时效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为一旦被抽中检查,商品可能需要在海关停留更长的时间。因此,卖家在规划物流时,必须为通关环节预留出更充足的时间,以避免因为查验而导致的物流延误,进而影响客户的收货体验。

新媒网跨境认为,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做好跨境贸易,合规经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卖家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点,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新的监管环境。这不仅包括税务申报的合规,还涉及到数据管理、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加强合规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长期的发展和繁荣。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693.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新要求,代理出口需报送委托方信息。出口退免税办理时限和主体明确,36个月内未申报免税将视同内销。8月起实施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不合格商品将被退运或销毁。跨境企业需重视合规经营,包括税务申报、数据管理和风险防控。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13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