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品出海:月销6万件小玩意,撬动188亿美金巨富!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总有一些企业,默默耕耘,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最终成就了不起的事业。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福建厦门的健康产业巨头,奥佳华。他们用了将近三十年的光景,把一个看似“小众”的按摩健康领域,做成了年营收数十亿的大产业,这背后,可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一段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奋斗史诗。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奥佳华集团的成长之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无数像奥佳华前身“蒙发利”这样的企业,在厦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生根发芽。1996年,蒙发利正式成立,最初的十年里,他们就像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一样,从代工起步,把一件件精巧的按摩工具,通过海外经销商的渠道,送往世界各地的家庭。虽然是替人做嫁衣,但蒙发利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踏实的作风,生意那是越做越红火。到2008年,他们的出口额就已经突破了1亿美元的大关,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自然也引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到了2011年,蒙发利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了中国按摩器具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不仅是蒙发利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稳稳站上了44亿元人民币的台阶,这充分证明了即便是在一个细分领域,只要深耕细作,也能闯出一片广阔天地。
然而,企业要持续发展,光靠代工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蒙发利也清晰地认识到,要突破增长瓶颈,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掌握市场话语权。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转型。为了迅速在全球市场打响知名度,蒙发利选择了一条“捷径”——通过战略并购,将国际知名品牌收入囊中。2013年,他们率先收购了马来西亚的知名健康品牌奥佳华,此举不仅带来了品牌,更带来了成熟的市场渠道和管理经验。紧接着,2015年又将中国台湾的按摩椅品牌FUJI收入麾下,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和品牌矩阵。2016年,眼光更是投向了欧洲,收购了德国上市的医疗健康企业MEDISANA,这不仅是品牌层面的扩张,更是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的整合与升级,2017年,蒙发利正式更名为“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这一更名,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是企业发展战略全面升级的宣告,标志着奥佳华正式从一个制造型企业,转型为一个全球化的健康科技品牌。
进入第三个十年,奥佳华的全球化战略可谓是全面开花,硕果累累。在国内,他们不断进行工厂的升级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升制造工艺。同时,在海外市场,也持续扩建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布局。新媒网跨境获悉,截至目前,奥佳华在全球已经拥有了8大生产基地,这不仅保障了产能,也使其能够更好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更令人称赞的是,他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铺设了超过1200家门店或专柜网点。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奥佳华人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汗水和智慧,也展现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强大实力。
当然,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奥佳华也不例外。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贸易形势也持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无疑给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考验。据了解,奥佳华在2022年曾创下近8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高峰,然而此后两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缩水幅度接近四成。这让奥佳华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新的增长,更是为了重回巅峰状态,展现出更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面对挑战,奥佳华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这是企业创新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同时,在巩固欧美和亚洲等传统成熟市场的基础上,奥佳华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布局沿线新兴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空间。通过持续强化高端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忠诚度,并不断优化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奥佳华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生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说到健康这个大品类,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像奥佳华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面临着增长的挑战,但整体来看,健康产业的前景依然广阔,潜力巨大。毕竟,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这几年,我们看到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就拿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产品来说吧。前段时间,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一股小型按摩仪的热潮就席卷而来。比如,一款小巧的电动颈部按摩仪,短短30天内就能热销6.45万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还有一款足部按摩仪,一周的销量就突破了4700件,周销售额更是高达26.9万美元。这些数据都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健康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强烈的。再比如我们国内的品牌SKG,他们的颈椎按摩仪单品销量突破了600万台,连美国前总统夫人也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这款产品的喜爱,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这些爆款产品虽然单个体量可能不大,远未能撑起一个年营收几十亿的行业巨头,但它们分散在各个商家手中,就像是把一张大型按摩椅拆解成一个个精巧的小部件。这样做不仅大大降低了商家进入健康品类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精准地触达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痛点。比如,上班族可能更需要缓解颈椎疲劳,老年人可能更看重足部保健,这些小而美的产品恰好能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让健康触手可及。
根据外媒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持续增加,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日益普遍,人们对放松身心、缓解身体疼痛的工具需求随之水涨船高。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按摩设备市场的规模估计达到了113.7亿美元,而且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长至188.4亿美元。这其中,北美市场的发展尤为成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收入占比高达39.8%。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健康产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除了缓解疼痛,还有一大批积极主动追求健康的消费者,他们是健康品类的另一批重要受众。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健身相关的产品便成了他们的“心头好”。比如,咱们深圳的趣动未来科技公司打造的一款智能健身运动镜,售价高达1998美元,即便如此,它在海外众筹平台上,短短24小时内就筹集到了20万美元,一个月内更是累计获得百万美元的众筹资金,刷新了同类产品的众筹纪录。这反映了消费者对科技健身产品的热情追捧。再看浙江麦瑞克旗下的健身品牌Merach,他们把振动健身板、腰腹训练器等健身器材卖到了海外,其中不少单品的销售额都达到了数百万美元级别,着实令人惊叹。
从这些生动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按摩设备还是智能健身器材,它们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和需求——那就是对“健康”的追求。对于广大的创业者和商家而言,这种对健康的渴望,便是他们进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可以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大型高端产品,比如智能按摩椅、智能健身镜等;而对于启动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则可以从小件、个性化的健康产品入手,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市场。
总而言之,新媒网跨境预测,健康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里发光发热,把更多高质量、有创意的健康产品推向世界,惠及全球消费者,真正把“健康”这份美好送进千家万户。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