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5.2万商标一夜清零!跨境圈巨震!

2025-08-28Shopify

Image

8月6日,一则消息如同惊雷,瞬间引爆了整个跨境电商圈子。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了一份长达803页的《最终制裁令》,其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这份制裁令的核心,就是针对中国深圳一家在跨境圈内颇有名气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将其名下关联的5.2万个美国商标申请全部终止,并且已经注册的也悉数撤销。

消息一出,无数跨境电商卖家夜不能寐。大家伙儿估计都连夜翻出了自己办理过的商标文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自己的品牌也“中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5.2万个商标,这背后牵扯的是多少个卖家,多少个品牌,多少年的心血和投入啊!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起事件的爆发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22年9月,USPTO就已经对这家公司发出了《说明理由令》,彼时涉及的商标数量是1.3万个。这个“说明理由令”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意味着USPTO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认为这家公司可能存在违规行为,要求其进行解释和澄清。通常来说,如果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或纠正问题,后续的处罚就会接踵而至。

果然,到了2023年11月,USPTO的行动进一步升级,追加调查范围,涉及商标数量猛增至5.3万个。今年2月,USPTO再次发布公告,拟撤销4.2万个商标。一步步走来,USPTO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决心也越来越坚定。直到今年8月6日,最终的制裁落槌,5.2万个商标彻底“凉凉”,这无疑给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和卖家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

在大卖们的微信群里,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不少卖家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的商标正是通过这家公司办理的,如今也面临着被取消的命运。有卖家提到,这家公司的商标办理费用一直都比市场上其他机构低不少,当时觉得占了便宜,现在看来,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风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USPTO下如此重手呢?

根据USPTO的调查结果,这家深圳公司存在一系列严重的违规行为。首先,是滥用美国律师资格。 在美国,商标注册申请通常需要由美国执业律师提交,以确保申请的合规性和专业性。这家公司却通过不正当手段,利用甚至控制美国执业律师的账户,进行大量商标申请,实际上却是由非执业人员操作。这就像是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却打着医生的旗号给病人看病,是对专业执业资质的严重亵渎。

其次,是伪造签名。 在法律文件中,签名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而这家公司却伪造律师签名,甚至伪造申请人的签名,提交虚假文件。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底线,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

最要命的,是提交虚假的商标使用证据。 在美国,一个商标要成功注册并维持有效性,必须证明其在商业活动中真实使用。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囤积商标,阻碍正常商业竞争。这家公司为了帮助卖家“顺利”通过审核,竟然提交大量虚假的使用证据,比如P图、盗用他人图片等,企图蒙混过关。这些“硬伤”,条条踩中了红线,根本无法通过后续的补正来挽回。

其实,这种类型的违规操作并非首次。新媒网跨境认为,2024年USPTO也处理过类似的案件,当时一家没有执照的机构同样通过盗用律师账户和签名的方式,提交了多达4000多份商标申请。最终,其中的3100件申请被终止,同样遭受了严厉制裁。这足以说明,USPTO对于这类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是持续且坚决的,他们有能力、有决心维护美国商标注册体系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说白了,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些不良机构在钻法律和监管的空子。他们利用跨境卖家想要“省钱”、“图省事”的心理,承诺低价、包过、快速办理,却不惜采取违规手段。他们要么通过非法手段控制美国律师账户,进行造假操作;要么就直接使用虚假材料,蒙混过关。这些操作在短期内可能看起来“效果显著”,但本质上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东窗事发”,受到损失和惩罚的,最终还是我们这些信任他们的卖家。

对我们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事儿的影响可远远不止商标没了那么简单。它的连锁反应足以让一个品牌陷入绝境。

首先,品牌备案将直接失效。 很多卖家在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都进行了品牌备案,这意味着可以享受品牌保护、A+页面、品牌旗舰店等专属功能。一旦商标被撤销,品牌备案也会随即失效,店铺瞬间失去品牌加持,产品Listing的权重、转化率都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店铺可能被平台标上“品牌滥用”甚至被列入黑名单。 平台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严格,如果发现卖家通过违规手段注册的商标进行品牌备案,平台很可能会认定为“品牌滥用”,轻则警告、限制功能,重则可能导致店铺被封禁。这对于辛辛苦苦经营的卖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更让人心焦的是,眼下正是下半年旺季备货的关键时期。 很多卖家已经提前大批量采购、生产,甚至海运在途。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品牌出问题,渠道一断,所有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损失根本无法估量。那种眼看着旺季到来,自己却束手无策的心情,估计每个卖家都能体会到。

如果真的不幸“中招”,我们的卖家朋友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尽量减少损失呢?新媒网跨境预测,以下几个建议或许能帮助大家亡羊补牢:

第一,立即行动,全面排查自己的商标状态。 特别是那些通过存在风险的代理机构办理的商标,一定要第一时间登录USPTO官网,查询商标的最新状态。不仅要看是否有效,更要仔细核实提交文件中的签名、代理律师信息等是否真实合规。如果发现有疑点,务必及时咨询专业的、合规的法律服务机构。

第二,如果商标确认被撤销,要评估重新申请的可能性。 看看是否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合规的渠道,重新提交同名商标的申请。虽然这意味着要重新经历审查周期,等待时间较长,但如果你的品牌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能保住最好还是保住。同时,要确保这次申请是百分之百的合规,避免重蹈覆辙。

第三,制定备用方案,包括注册新店铺或新品牌。 如果实在无法保住原商标,或者重新申请的周期太长,可能需要考虑注册一个新的店铺,或者为产品启用一个新的品牌。这虽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重新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布局,但在当前形势下,总比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心血付诸东流要强。我们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找到出路。

说到底,这起事件给我们所有跨境电商卖家上了一堂深刻的“合规教育课”。它再次明确了一个底线:跨境出海,合规是生命线。那些号称“低价包过”、“不用出面”、“无需证据”就能办好所有事情的服务,往往都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深不见底的坑。

在选择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时,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资质、看口碑、看服务质量。务必查清楚他们是否在USPTO有备案,是否有不良记录,是否能提供透明、合法的服务流程。选择那些经过市场检验、拥有良好信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专业机构,才能为我们的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无论是USPTO还是各大电商平台,对于知识产权的审查都越来越严格,监管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靠灰色操作、打擦边球来混日子,肯定行不通了。只有真正做到合法合规经营,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我们的跨境事业才能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459.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制裁令,终止深圳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关联的5.2万个美国商标申请。事件源于该公司滥用美国律师资格、伪造签名及提交虚假商标使用证据等违规行为。众多跨境电商卖家受影响,面临品牌备案失效、店铺被平台处罚等风险。建议卖家立即排查商标状态,评估重新申请或注册新品牌,并选择合规的代理机构。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122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