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清零!去年算法突袭,跨境几万页面一夜回到解放前
昨天跟大家聊了聊信息目录类站点的数据来源,今天咱们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再来掰扯掰扯这类站点在实际运营中会遇到哪些“拦路虎”。毕竟,要把干巴巴的数据变成有血有肉、能吸引人的网页内容,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早些年,咱们做这类站点,可能就是把单一维度的数据往网页上一摆,觉得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胃口也越来越挑剔,这种简单的“堆料”模式已经很难打动人了。想要脱颖而出,咱们得玩点高级的——围绕一个核心主题,从四面八方收集各种关联数据,然后像串珍珠一样,把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立体的信息网。
就拿我最近看到的一个高尔夫球场信息站来说,人家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咱们学习和借鉴。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全国各个省、各个城市的高尔夫球场的地理位置信息都搜集全了,然后统一在地图上清晰地标注出来。用户一点开地图,就能直观地看到身边的球场分布,非常方便。
当地理位置信息这一步搞定之后,自然就要进入到每个球场的详情页面了。在这个页面上,他们会详细列出球场的基础介绍、具体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指南、球场能提供的各项服务描述,以及最重要的——来自真实用户对球场的评价。这些基础信息就像是球场的“身份证”,让用户能快速对球场有个初步了解。
但这还没完,真正精彩的在后面。在基础信息之外,他们开始做更多衍生的信息服务。比如,在这个球场上开设的专业高尔夫课程,有哪些金牌教练在执教,他们的教学特色是什么等等。更进一步的,甚至还会把在这个球场上即将举办或已经举办过的各项赛事信息也整合进来。
大家想想看,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整个网站的信息密度是不是就瞬间上去了?不再是简单的罗列数据,而是围绕用户需求,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信息生态。相较于过去那种只展示球场名称和地址的简单模式,这种“立体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无疑能更好地服务网站用户,让他们能在一个地方解决所有关于高尔夫球场的信息需求。更关键的是,有了这么丰富的用户场景和数据支撑,后续网站的变现方向和潜力也自然就更多了。
当然,除了数据组织和展示这个层面,信息目录类站点还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就是搜索引擎的收录和索引。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几年我在搭建和运营这类站点时,对此深有体会。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这类站点那会儿,搜索引擎的收录压根儿不是个事儿。那时候,一方面搜索引擎有专门的收录API接口,提交起来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搜索引擎对于这类新站的检查也没那么严格。一个新上线的网站,哪怕刚开始就有几万个页面,只要提交了,基本上都不存在链接不收录的情况。通常头一天提交上线,过个一周左右,就能看到非常不错的自然搜索流量数据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躺着赚钱”,效率高得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从去年三月份那一波算法大更新之后,这种“暴力模式”的玩法就行不通了。可能刚开始你的网站内容还能被搜索引擎收录,但好景不长,过一段时间很可能就会遭遇人工审核。一旦被判定为“不正常”网站,你辛辛苦苦做起来的流量,大概率就会瞬间“清零”,那种打击感,真的能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个人猜测,搜索引擎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措施,很可能是认为这类网站存在滥用行为。你想啊,一个新域名,没有任何历史权重积累,刚一上线就“噌噌噌”冒出好几万个页面,而且内容可能还比较同质化,这在搜索引擎看来,确实有点“不符合常理”,容易被误判为低质量或垃圾站点。搜索引擎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对于这种批量生成、缺乏原创价值的内容,自然会严格打击。
所以,经过了那几次“教训”,后面我再去做这类站点的时候,就彻底学乖了,不再采用那种急功近利的“暴力模式”。咱们得把节奏放慢下来,前期先把网站的核心叙事结构和骨架搭建好,确保每一个基础页面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逻辑。后续呢,再像“添砖加瓦”一样,慢慢更新网站内容,逐步丰富信息维度。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去推广自己的网站,不仅仅是依赖搜索引擎,也要多渠道去引流,比如通过社交媒体、行业论坛等。这样一来,在网站内容稳步增长的同时,网站自身的权重和信誉度也能慢慢地建立起来,在搜索引擎那边的“印象分”也会越来越高。
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这种方式在速度上确实慢了不少,但胜在稳健和可持续。它更符合搜索引擎推崇的“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理念,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策略后,我的网站就基本没再遭遇过搜索引擎的打击,流量和排名也都呈现出健康、稳步上升的态势。这就像种庄稼,前期投入精力和耐心打理,后期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