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2025节日购物占比21%!跨境电商把握新机遇。

2025年节日购物季,消费者的购物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传统的购物范式已被颠覆,如果企业依然将宝押在“黑色星期五”的短暂爆发上,那么可能已经错失先机。当前消费者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他们倾向于在十月便开始购置礼品;期望人工智能为其量身定制礼物清单;习惯在社交媒体平台内完成购买;并且在追求优惠的同时,高度关注商品的可持续性。尽管十二月的购物热潮依然存在,但其购物路径已分化为遍布多渠道、多设备和多种平台的海量微小瞬间,这些新渠道和平台可能尚未被所有商家充分关注。
这份深度分析将剖析2025年最重要的15个节日购物趋势,结合数据支持,并揭示这些趋势对零售商的深远影响。从“黑色星期五”紧迫感的减弱,到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兴起,企业将了解到消费者行为的具体转变,以及如何在竞争对手洞察先机前,迅速调整策略。
2025年节日购物趋势概览
1. 消费者积极寻求优惠与促销
在2025年节日购物季,消费者积极寻求折扣和促销活动已成为一大显著趋势。外媒数据显示,66%的美国消费者将更优惠的价格和促销列为节日购物的首要考量因素。另有79%的消费者计划转向更经济实惠的商品选项。这意味着,如果零售商能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便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零售商通过设立专属“节日优惠”页面,并针对“最佳[产品]优惠”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引擎优化(SEO)和点击付费广告(PPC)推广,可以在10月初便吸引潜在消费者。同时,在商品页面设置倒计时提醒,制造紧迫感;向邮件订阅用户提前48小时发送独家优惠通知,既能奖励忠实客户,也能有效制造话题,吸引关注。
2. 通货膨胀增加购物压力
当前,通货膨胀和商品价格上涨已持续一段时间,使得消费者对节日期间的开支感到担忧。外媒统计指出,34%的购物者表示通货膨胀将改变他们的购物方式,而28%的购物者认为节日购物会给他们的预算带来压力。
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有效营销产品和促销活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如果企业提供优惠,就应确保消费者知晓,从而减轻他们的购物压力。零售商应在每个产品页面上清晰地突出其价值主张,例如“满50美元免运费”或“最优价格保证”,以应对预算担忧。此外,提供分期付款等灵活的支付选项,能让价格较高的商品更容易被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接受。
3. 大部分消费者提前购物
多项节日购物数据显示,消费者已不再等待。外媒调查表明,48%的消费者计划在万圣节前开始购物,其中24%的购物者计划在10月开始,相较之下,11月和12月开始购物的比例分别为37%和15%。
消费者之所以提前行动,部分原因是他们希望避免节日购物季的匆忙和压力,通过错峰购物来分散支出并争取更好的优惠。随着亚马逊Prime Day等大型促销活动在10月举行,以及“网络星期一”在11月进行,“黑色星期五”的独有性已不如从前。消费者得以提前规划,分阶段购买。然而,尽管提前购物的趋势明显,12月仍存在一股“最后一分钟”的购物高峰。零售商因此可以为这些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准备尾声促销。
行业专家香农·佩奇(Shannon Petsch)指出:“过去‘黑色星期五’才有的那种紧迫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从万圣节到圣诞节,促销活动贯穿始终,消费者深知他们可以等待。”
零售商应在10月中旬而非11月启动假日营销活动。同时,制定分层促销日历,在10月推出早鸟优惠,在“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期间提供有竞争力的折扣,并在12月提供最后一刻的送货保障。利用邮件自动化向早期购物者推送“避开高峰,提前购物”的信息,向拖延症患者发送“现在还不晚”的提醒。
4. 零售商网站与应用程序成为关键渠道
新媒网跨境获悉,到2025年,美国电子商务购物者数量预计将达到2.73亿。同时,96%的美国人一生中至少进行过一次在线购物。这些数据表明,电子商务的增长势头不减,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在节日期间(以及全年)进行在线购物。如果零售商的网站或应用程序不够完善,可能会错失销售机会。
构建高效的电商网站不仅仅是罗列产品页面和描述。网站应包含促销与优惠信息、便捷的导航、清晰的退换货政策、常见问题解答和客户服务、安全的支付流程,以及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消费者在购买前会关注所有这些特性,如果网站体验不佳,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平台。
零售商需要对网站进行全面的性能审计,重点关注移动端表现、页面加载速度和结账流畅度。在每个产品页面添加信任标志,如安全徽章、客户评价和明确的退货政策。在结账过程中实施进度指示器,提供访客结账选项,并确保移动设备上的网站加载时间在3秒以内,以降低购物车放弃率。
5. 快速配送成为刚需
消费者对订单配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媒调查显示,54%的购物者喜欢在线购物,因为商品能直接送到家门口;62%的购物者期望订单能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这意味着,线上购物的便捷性已延伸至配送环节,零售商必须将其纳入策略考量。甚至亚马逊等平台也突出其快速配送选项,以方便买家。
在未来,如果零售商能找到方法提升配送速度和降低成本,将是巨大的优势。如果暂时无法做到,一个完善的退换货政策也能通过增强买家信心来促进购买。零售商可与多家物流中心或运输公司合作,提供加急配送选项。在产品页面上(而非仅在结账时)显著显示预计送达日期,并用“12月24日前送达”等标签突出最快的配送选项。在购物高峰期,可考虑为超过一定金额的订单提供免费加急配送,以激励消费者进行大额购买。
6. “先买后付”成为重要支付方式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先买后付”(BNPL)作为一种信用支付选项,允许消费者立即购买商品,然后分期付款。Klarna和Afterpay是该领域的两家知名公司。外媒数据显示,当购物者使用“先买后付”时,平均订单价值会高出85%。此外,45%的消费者会通过“先买后付”购买原本不会购买的商品。
由于大量消费者使用“先买后付”作为支付选项,并且使用时消费更多,因此将其添加到支付选项中值得考虑,这能有效鼓励购买。一些公司还设定最低消费额度,以鼓励消费者升级购买。零售商应将流行的BNPL服务(如Klarna、Afterpay或Affirm)整合到结账流程中。对于价格超过100美元的商品,可在产品页面直接显示每月付款金额。在节日广告中,通过“将您的购买分成4期支付”等信息,吸引对预算敏感的购物者,并提高平均订单价值。
7. 大多数人使用亚马逊进行节日购物
亚马逊作为电商巨头地位稳固。外媒统计指出,53%的美国成年人在计划购物时会首先在亚马逊上搜索产品。同时,74%主要在线购物的用户表示,他们大部分在线购物都在亚马逊完成。这意味着,如果零售商尚未在亚马逊上销售,很可能正在错失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设立亚马逊店铺是增加销量和开辟新销售渠道的有效途径。如果零售商没有完善的电商平台,甚至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链接到亚马逊店铺。零售商如果尚未在亚马逊上销售,应在节日购物高峰前创建亚马逊卖家中心账户,并上架畅销产品。同时,优化亚马逊产品列表,使用高质量图片、关键词丰富的标题和详细的项目符号描述。针对关键节日关键词运行亚马逊赞助产品广告,并考虑加入亚马逊物流(FBA)计划,以获得Prime配送资格并提高可见度。
8. Z世代更倾向于线下购物
外媒一项研究显示,97%的Z世代参与者比其他世代更有可能在实体店购物。另一项研究中,30%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选择实体店购物的原因是能够立即获得产品。
尽管令人惊讶,但Z世代确实是最有可能在实体店购物的群体。他们偏爱实体店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即时获取商品,避免了在线订单的等待。然而,其他研究也指出在线购物的整体趋势,因此这些数据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就目前而言,如果想触达Z世代,实体店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渠道。
零售商可提供“线上下单,门店自取”(BOPIS)服务,创造全渠道体验,以满足Z世代对即时满足的需求。利用地理定位社交媒体广告推广店内独家优惠或活动。培训门店员工,如果商品在店内缺货,可帮助顾客在线完成订单,并提供移动支付选项,以减少等待时间。
9. 价格是影响购买的最大因素
外媒数据显示,60%的千禧一代使用移动设备比较价格和寻找折扣;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在线购物,因为可以轻松比较价格。综合来看,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超越了其他所有考虑。在经历了几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后,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时更加注重性价比。
为应对这一趋势,零售商应明确突出产品对用户的益处,尽可能提供折扣,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分享展示产品特色和优势的评价,并确保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价格。所有这些策略都能帮助零售商吸引受众,即使其产品并非低价。零售商可以实施动态定价工具,实时监控竞争对手的价格并战略性地调整自身价格。创建价值捆绑销售,以增加感知的优惠(例如,“购买两件,节省20%”)。利用离开意图弹出窗口,向即将离开但未购买的访客提供小额折扣。展示客户评价和推荐,强调产品质量和耐用性,以证明溢价的合理性。
10. 消费者信任其喜爱的网红
外媒统计,69%的消费者信任网红的产品推荐。而纳米网红(粉丝数量在1,000-5,000之间)拥有最高的参与率,达到2.19%。
网红营销是一种通过受众信任的人来展示产品的好方法。即使没有资源与知名网红合作也无妨。人们与日常互动的小型网红(micro-influencers)建立关系。在细分领域中找到合适的网红,可以帮助零售商触达目标受众,并与他们的粉丝建立信任。
行业专家香农·佩奇(Shannon Petsch)观察到:“网红营销方兴未艾,但我们正看到向纳米网红策略的转变。相较于拥有庞大粉丝的头部网红,现在更倾向于与在特定细分领域拥有忠实小众受众的网红合作。这使得中小型企业也能更容易地进行网红营销!”
零售商应识别其细分领域内5-10位(拥有1,000-10,000粉丝)符合品牌价值观且拥有高参与度受众的微型网红。提供免费产品以换取真实的评价或开箱视频。为每位网红创建独特的折扣代码,以追踪投资回报率并激励他们的粉丝。关注长期合作而非一次性发帖,以建立真正的信誉。
11. 消费者关注可持续性
外媒数据指出,70%的跨世代购物者表示可持续性对他们来说比品牌名称更重要;62%的Z世代购物者更倾向于购买可持续品牌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时寻求可持续的选项,尤其是在节日期间。这意味着零售商需要关注包装、礼品包装以及产品本身是否具有环保替代方案。零售商应花时间审视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并在节日营销活动中与购物者分享这些信息。
零售商可审计其供应链和包装,识别已在使用的可持续实践,然后在产品页面和主页上显著展示这些信息(例如,“无塑包装”、“碳中和运输”)。创建一个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页面,解释其环保承诺。提供可重复使用的布袋或可种植种子纸等礼品包装替代方案,并捐赠部分节日销售额给环保事业。
12. 增强现实(AR)应用日益普遍
到2024年底,全球增强现实(AR)设备用户预计将达到17.3亿。同时,61%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提供AR体验的零售商。AR是一种有用的工具,能帮助消费者在线查看产品。通过AR技术,他们可以在家中试穿衣服、佩戴眼镜或查看家具摆放效果。
将AR融入节日购物有多种方式。更新产品列表和网站以包含AR功能是重要的第一步。此外,如果零售商想尝试社交营销,可以在Snapchat上创建AR滤镜。如果销售家具、家居装饰品、眼镜或服装,零售商可以集成Shopify的AR功能或谷歌的Model Viewer等AR工具,让顾客在其空间中或在自己身上可视化产品。在Instagram或Snapchat上创建AR滤镜,让用户虚拟“试用”产品。在节日广告中推广这些功能,用“购买前在家中预览”等信息减少购买犹豫和退货。
13. 消费者偏好忠诚度计划
忠诚度计划的影响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关键。外媒数据显示,公司65%的收入来自现有客户的重复购买;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客户的5到25倍。消费者希望得到重视,也希望与他们信任的公司合作。
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零售商需要一个能促使消费者重复购物的理由,而忠诚度计划正是如此。节日季是表彰忠诚会员并鼓励新用户注册的好时机,零售商应将其纳入节日营销考虑。如果尚未建立忠诚度计划,零售商可在节日期间推出一个简单的积分制系统(例如,“每消费一美元赚取一积分”)。在节日期间提供双倍积分,并为忠诚会员提供独家销售的提前访问权。根据过去的购买行为,发送个性化的“您已获得奖励”邮件。通过结账时的一个简单选择框自动注册客户,简化注册流程。
14. 社交商务推动直接购买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21%的购物者使用社交媒体购买节日礼品,相较于2024年的12%显著增长。同时,2025年有55%的购物者将其节日预算的11%-50%花在社交平台上,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33%。
社交媒体平台已从内容分享中心演变为全面的购物目的地。TikTok、YouTube和Instagram在节日礼品购买决策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TikTok增长了10个百分点,YouTube增长了9个百分点,Instagram增长了8个百分点。从发现商品到完成购买的路径大大缩短。购物者现在可以在社交信息流中看到商品,阅读评价,并在不离开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这种无缝体验使得社交商务对重视便利性和速度的年轻购物者尤具吸引力。
行业专家香农·佩奇(Shannon Petsch)强调:“成功的节日营销策略应采取全渠道方法,以提供无缝的客户体验。首先要了解目标受众及其购物行为,然后将节日主题融入创意内容。利用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店内促销等多个渠道有效吸引客户。同时,在这些平台提供特别优惠或限时促销,以制造紧迫感并在节日期间促进销售,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零售商可在Instagram和TikTok上设置可购买的帖子,让客户直接从社交内容中购买。与细分领域的微型网红合作,进行真实的产品演示,并为社交粉丝独家提供限时促销,以制造购买的紧迫性。
15. AI驱动的个性化重塑购物旅程
人工智能(AI)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购物者发现和购买节日礼品的方式。外媒数据显示,2024年,19%的节日购物受到AI影响,比2023年增长了6%。同时,58%的美国消费者计划在2025年使用AI帮助他们寻找节日礼品。从ChatGPT提供礼品推荐,到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提供实时客户支持,这些工具使得购物变得更快、更个性化。
企业通过大规模使用分析和AI,可以针对非常细分的消费者群体进行个性化推荐,并通过个性化促销更快地发现并响应趋势。这意味着购物者可以实时收到根据其特定偏好、预算和浏览行为量身定制的产品推荐。
零售商可在网站上部署AI驱动的产品推荐引擎,根据浏览历史和购买模式推荐相关商品。在购物高峰时段,添加AI聊天机器人以处理常见的客户问题。利用预测性分析来识别应向特定客户群体推广哪些产品,以实现最大转化率。
将2025年节日购物趋势转化为实际收益
如果企业希望将所有这些节日购物趋势融入其策略中,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可以提供帮助。新媒网已与200多个行业、1450多个客户合作,致力于协助企业实现其目标。无论是启动节日专项广告活动,还是全年优化营销策略,新媒网的电商服务都能带来显著效果。目前,新媒网已为客户带来了24,859,684个潜在客户和超过10,085,355,239美元的营收,且这些数字仍在持续增长。期待为您的企业带来同样的成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5-social-commerce-holiday-21-percen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