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AI重罚!8月2日起最高7%营收蒸发

2025-08-26跨境合规

Image

朋友们,科技的浪潮滚滚向前,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规范其健康有序,确保其造福人类,也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2025年8月,一项里程碑式的规定在欧洲正式落地生效,为全球AI治理树立了新的标杆。

具体来说,从8月2日起,备受瞩目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我们简称它为“AI法案”)中的多项关键条款正式开始适用。这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针对“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Purpose AI,简称GPAI)模型的具体要求,以及违反规定后的严厉处罚机制。这无疑给所有AI开发者和应用方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紧随其后,仅仅两天之后,也就是8月4日,欧盟委员会就对外公布了一份重磅名单。这份名单上,汇聚了众多积极响应并签署了《通用人工智能实践守则》(简称“守则”)的机构和企业。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名单,它标志着AI行业在自我规范、共同建设健康生态方面的积极姿态和集体行动。

那么,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用更通俗的话讲,它可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只能完成特定任务的“专才”AI,比如专门下围棋的AlphaGo,或者只擅长人脸识别的系统。GPAI模型,顾名思义,它更像是一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全能型选手”。

根据AI法案的官方定义,GPAI模型是一种具有显著普遍性的AI模型。它经过海量数据的大规模自我监督学习训练,能够胜任各种各样的任务,并且还能轻松融入到不同的下游系统或应用程序中。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极具潜力的“AI大脑”,它不仅能写诗、编代码、生成精美图片,还能模拟人声、制作视频,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无论这个模型最初是如何被推向市场的,它展现出的这种强大的通用性和广泛适用性,都是其核心特征。

当然,口说无凭,AI法案还给GPAI模型设定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这就像是给它立了一个“门槛”。首先,用于训练这类模型所消耗的计算资源必须达到惊人的10的23次方浮点运算(FLOP)。这个数字有多大?10的23次方,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计算量,它意味着需要动用超级计算机集群,进行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密集运算,才能“喂饱”并训练出这样一个庞大的AI智能体。它代表了目前AI领域最顶尖的算力投入和技术积累。

其次,该模型还必须具备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无论是生成文字(包括代码)、音频(比如逼真的语音),还是从文字描述生成图像或视频,都在此范畴之内。这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那些“文本生成图片”、“语音合成”等热门AI应用的技术核心。这样的AI,无疑是当下科技前沿的弄潮儿,其潜力和影响力都非同小可。

AI法案下的合规义务:做负责任的AI提供者

面对GPAI模型如此强大的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确保其发展是安全、可控且负责任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欧盟AI法案为GPAI模型的提供者们划定了明确的合规红线,确保AI技术在法律框架内健康发展。

首先,是技术文档的准备与维护。这可不是随便写写应付了事的小册子,它更像是一个AI模型的“身份证明”和“操作手册”。这份文档必须详尽地记录模型的整体架构设计、采用的训练方法(比如使用了哪些数据集、训练参数如何调整)、它的预期用途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大家想想看,一个AI模型就像一件复杂的精密仪器,它的设计思路、运行原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必须清清楚楚地写下来。

更重要的是,这份技术文档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在模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更新和维护。随着模型的迭代升级,新的功能出现,旧的bug修复,这些变化都要及时记录在案。这不仅是为了AI开发者内部管理,更是为了确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设想一下,当一个GPAI模型被集成到其他下游系统或应用中时,下游的开发者需要知道这个AI的“脾气秉性”,才能更好地进行集成和使用,避免潜在风险。所以,这份文档需要与下游合作伙伴共享。而当欧洲的人工智能办公室或各成员国的主管机构提出要求时,提供者也必须无条件地提供这些技术文档。这就像是给AI模型装上了“黑匣子”,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溯源、定位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做,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负责任、可信赖的AI生态系统,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百姓。

其次,是发布公共数据训练摘要。这要求GPAI模型的提供者们必须对外公布一份关于其模型训练内容、方法和相关细节的摘要。欧盟委员会为此还特别发布了指导意见,包括摘要中必须包含的信息、如何完成和发布这份摘要,以及在内容更新或修改时应遵循的步骤。

这份摘要的意义在于提升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让公众和行业了解AI模型是如何“学习”的,用的是哪些“教材”,这对于评估模型的公平性、是否存在偏见、以及是否符合伦理规范都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方便了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对AI模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共同推动AI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再者,AI法案对版权政策的实施也提出了明确要求。AI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使用海量的文本、图片、音频等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涉及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因此,GPAI模型的提供者必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版权政策,确保所有用于训练的数据都符合版权法律法规。

这意味着,AI企业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时必须更加谨慎,尊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不仅是对创作者权益的保护,更是为了维护健康有序的数字内容生态,促进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同科技进步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

系统性风险模型:更严格的“安全体检”

当然,在众多GPAI模型中,那些具有“系统性风险”的超级模型,无疑会受到更加严格的审视和监管。法案明确指出,当一个GPAI模型在训练时所使用的计算资源超过10的25次方FLOP,就将被认定为具有系统性风险。对于这类“巨无霸”级别的AI模型,其提供者必须承担额外的、更高级别的合规义务:

  1. 及时通报:当模型达到或预计将达到这一计算阈值时,提供者必须在两周内主动向欧盟委员会进行通报。这就像是给监管机构发出了“预警信号”,让大家共同关注这类可能带来巨大影响的AI发展。

  2. 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缓解措施:提供者必须对模型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产生虚假信息、放大社会偏见、被滥用进行恶意攻击,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冲击。因此,AI企业需要提前预判,并设计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案,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3. 确保稳健防护:这些模型必须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抵御滥用、篡改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大家想想,如果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AI模型被恶意攻击或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这些模型的安全防护要求,就像是给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穿上了“铁布衫”,不容有失。

  4. 记录文件和报告事件:除了日常的技术文档,这些系统性风险模型的提供者还需要对所有相关的操作和安全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这确保了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也便于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持续优化AI的安全策略。

违规的代价:高额罚款警示天下

欧盟AI法案对违规行为也设置了相当严厉的处罚措施,可谓是“动真格”的。这些高额罚款旨在震慑违规行为,确保企业能够认真对待合规义务,真正做到对技术负责,对用户负责。新媒网跨境认为,这项举措充分体现了欧洲在AI治理上的决心和前瞻性。

  • 对于禁止的AI活动,比如那些被明确列为非法或严重违背伦理原则的AI应用,最高可面临3500万欧元的罚款,或者其全球年营业额的7%(以较高者为准)。这意味着,那些试图通过AI从事不正当甚至有害活动的企业,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 对于未能履行其他义务的提供者(包括GPAI模型提供者)、授权代表、进口商、分销商和部署者,最高可处以1500万欧元的罚款,或者其全球年营业额的3%(同样以较高者为准)。这涵盖了技术文档不全、公共摘要缺失、版权政策不合规等诸多情形。

  • 如果向授权机构或国家主管部门提供错误、不完整或误导性的信息,最高也将面临750万欧元的罚款,或其全球年营业额的1%(以较高者为准)。这强调了在与监管机构沟通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诚信和透明度。

这些数字无疑是巨大的,它们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AI时代,责任重于泰山。只有积极履行合规义务,将技术伦理和法律法规融入AI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获得长期的发展。

《GPAI实践守则》:合规路上的“行动指南”

面对AI法案中如此细致和严格的规定,企业可能在执行层面感到一些困惑,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完全合规。为了帮助行业更好地理解和落实AI法案对GPAI模型提供者的各项义务,欧盟委员会还推出了《GPAI实践守则》。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份实践守则是一项自愿性工具,它并非强制性的法律文件,而是由一群独立专家经过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而编制的。它就像一本详尽的“行动指南”,旨在为企业提供实用、可操作的建议,帮助它们在日常运营中更好地符合AI法案的要求。这份守则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发布,比AI法案部分条款生效时间还略早,体现了其预见性和指导意义。

欧盟委员会和人工智能委员会都确认,《GPAI实践守则》是GPAI模型提供者证明其遵守AI法案的充分自愿工具。这意味着,只要企业按照守则中的建议去做,就能够大大提升其合规水平,有效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这份守则主要分为三个核心章节:透明度(Transparency)版权(Copyright)安全(Safety and Security)。这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AI模型负责任发展的重要基石。

  • 透明度章节: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模型文档表单,像一份标准化的“填空题”。它允许供应商轻松记录履行AI法案中关于模型提供者确保足够透明度的义务所需的所有信息。有了这个表单,企业在编写技术文档时就能做到有章可循,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

  • 版权章节:为提供者们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满足AI法案中关于制定符合欧盟版权法的政策的义务。这对于AI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训练数据来源的复杂性常常导致版权问题成为一大挑战。守则的指导,无疑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合规路径。

  • 安全章节:概述了管理系统性风险的具体“最先进实践”。对于那些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者可以依靠这一章节来履行AI法案规定的各项义务。从风险识别到缓解措施,从稳健防护到事件报告,守则提供了前沿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范例,帮助企业筑牢AI安全的防线。

可以说,这份《GPAI实践守则》的推出,是欧盟在AI治理方面的一大创新。它以务实的态度,将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了可操作的行业规范,让AI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兼顾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

积极响应:行业巨头共同行动

这份《GPAI实践守则》得到了全球众多知名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响应和签署,这充分说明了行业对负责任AI发展的共识和承诺。在已签署的GPAI组织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它们不仅是全球科技巨头,也是AI领域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例如,美国的亚马逊公司(Amazon)、谷歌公司(Google)、微软公司(Microsoft)以及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等,这些在AI领域举足轻重的企业都榜上有名。此外,像Anthropic、Cohere、Mistral AI这些在AI大模型领域异军突起的新锐力量,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这份名单上也不乏一些来自欧洲本土的创新企业,比如Accexible、Almawave、Aleph Alpha等。

这份名单的广泛性,不仅涵盖了AI技术研发、应用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也囊括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这表明,在AI治理和负责任创新方面,全球科技界正在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良好氛围。

这项发展,正如新媒网跨境所预测,将对全球AI产业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为AI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明确的边界,也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让AI真正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更加值得期待。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14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关键条款于2025年8月生效,规范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并对违规行为处以高额罚款。欧盟委员会发布《GPAI实践守则》,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众多科技巨头积极响应,签署守则,共同推动AI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发布于 2025-08-26
查看人数 101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