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AI搜索新玩法!狂吸350亿小时,跨境卖家怎么跟?
随着2025年全球数字营销格局的不断演变,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当前,对于身处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一变革,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期业界专家们围绕AI驱动下的搜索演进展开了深入探讨,指出在这一时代,企业和个人需重新调整职业发展路径、打破内部壁垒并精准衡量营销成效,方能在AI浪潮中稳步前行。
AI对搜索领域的冲击,犹如电影史上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飞跃。当年,社交媒体的兴起曾一度颠覆了传统的搜索模式,如今,AI技术带来的变革亦如出一辙,对行业的根基产生着深远影响。面对这一趋势,谁将能脱颖而出?答案在于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促进跨部门协作、掌握新的衡量标准以及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
职业发展路径与客户旅程的再校准
在AI主导的搜索环境中,企业若想持续吸引用户,就必须像电影行业从无声走向有声一般,顺应时代潮流。这意味着内容创作需要从单一的文本优化,转向对视频内容的高度重视。视频以其结合视觉、听觉与动态的特性,能够提供更具吸引力、记忆点更强且易于分享的体验。它在传达复杂概念、建立情感连接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这已成为当前营销领域的一项共识。
根据外媒Think with Google
发布的分析报告,Celia Salsi指出,视频在消费者购物决策中正扮演着核心角色。品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获得关注,更在于如何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需要消费者深思熟虑的购买场景中,信任感的建立至关重要。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在这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全球用户在YouTube上观看的与购物相关的视频内容时长累计超过350亿小时,这使得YouTube成为消费者研究和比较产品的重要平台。此外,连接电视(Connected TV)上的广告在2024年也促成了超过10亿次的转化。
Salsi的报告同时揭示了“在线购物并非单一路径”,并解码了多面向的购物旅程。一项针对美国2000名在线购物者的研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动机,识别出七种截然不同的购物旅程:
- 冲动型购物(Impulse):消费者受到某种吸引眼球的因素触发,但这类旅程最终促成购买的比例相对较低。
- 激情追求型(Passion pursuit):这类购物者通常是特定产品领域的专家,他们会耐心等待以最优价格购得心仪商品。
- 愿景实现型(Vision to reality):受风格和自我表达驱动,购物者利用视频内容寻找能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形象的产品。
- 新手探索型(Rookie):初次接触某类产品,购物者会寻求想法、建议和推荐来辅助决策。
- 极致追求型(Quest for the best):这类购物者进行大量研究,以确保购买决策的正确性。
- 先买后试型(Buy and try):此类别中的购物者会比较多种选择,通常会购买多件商品,并计划退回部分。
- 快速决策型(Quick-fire):这类旅程的购买率最高,适用于需要低成本替代品或日常必需品且目标明确的购物者。
尽管多数在线购物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研究表明,“YouTube的影响力将在线视频购物者的平均旅程缩短了六天。”这凸显了视频在加速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显著作用。
打破传统壁垒,拓展组织边界
为了更好地适应AI驱动的搜索环境,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获得AI引用:来自8000个AI引用案例的SEO洞察”。根据外媒Search Engine Land
撰稿人James Allen的报告,YouTube在AI Overviews(AI概览)中是被引用最多的域名,紧随其后的是Zapier等博客以及PCMag
、Forbes
等新闻网站,这些平台共同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引用量。
报告指出,拥有详尽、专业深度的网站内容比仅有首页的网站更受青睐。特别是在金融和医疗健康领域,以专业知识著称的网站更容易被引用。相反,Reddit和Quora等社区网站被引用的频率则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营销人员需要走出传统的舒适区和组织边界,与视频营销、数字公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紧密联系。各部门需共同组建能够平衡多学科的团队,涵盖从内容创作、社交媒体运营到数据分析和公共关系等多个领域。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跨部门协作是应对AI时代搜索变革,实现有效内容分发和品牌建设的关键。
精准衡量营销成效与自然搜索流量
在AI时代,搜索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因此,除了传统的自然搜索流量,营销人员更需要衡量最终的营销成效。这些成效可分为两大类,与视频营销活动的目标高度契合:
- 品牌知名度与考虑度
- 网站流量、潜在客户与销售
品牌知名度与考虑度
在一个“零点击”搜索日益增多的世界里,部分营销人员可能会被一种名为“模型份额(share of model)”的新型营销指标所吸引。该指标旨在衡量品牌在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LLMs)中被代表的有效程度,量化LLM对品牌的理解和推荐程度,依据是其品牌形象、产品和声誉。
然而,“模型份额”很可能最终成为一个“虚荣指标”,如同过去对低意图关键词排名、低质量外链、展示量、毛评点(GRPs)、社交媒体粉丝数量以及广告价值当量(AVE)的过度关注一样。这些指标往往无法真实反映营销活动的商业价值。相比之下,采用一套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品牌知名度和考虑度更为有效,即品牌提升研究(brand lift study)。
包括YouTube、Facebook、Instagram、X(前Twitter)、TikTok、LinkedIn和Pinterest在内的六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均向满足特定投放要求的广告主提供品牌提升研究服务。这些研究通过调查接触过广告活动的用户组与未接触用户组,来评估广告活动对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和购买意向的影响。
品牌提升研究能够测量品牌知名度、考虑度和购买意向的变化,提供关于营销活动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塑造品牌认知的硬数据。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使用这些指标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PIs)远比押注于“模型份额”这类实验性指标更具说服力,因为后者可能与实际的市场份额或搜索份额并不完全吻合。
网站流量、潜在客户与销售
二十多年来,搜索引擎优化(SEO)从业者一直将自然搜索流量视为主要衡量指标。然而,随着零点击搜索的兴起,重新审视谷歌分析4(GA4)的数据解读方式变得至关重要。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近期的一个案例中,一位营销人员观察到新用户同比增长了28%。但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流量却下降了32%,而“直接(direct)”流量激增近47%,目前已占据所有新用户的四分之三。
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在于:当网站内容出现在谷歌的AI Overviews(AI概览)中时,点击行为往往不会将推荐来源数据传递给GA4,从而导致原本由搜索驱动的流量被错误地识别为“直接”流量。
对此,营销人员需要调整其数据分析策略:
- 减少对默认渠道分组的关注:转而更多地关注“直接”流量中的顶级着陆页。如果其中有许多是近期发布的博客文章,那么这种流量激增很可能就是AI驱动的。
- 战略性地使用营销活动标签(campaign tagging):使用谷歌的Campaign URL Builder为在LinkedIn等平台分享的链接添加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即使GA4隐藏了来源信息,营销人员也能够衡量其原创内容和社交帖子所带来的影响。
跨部门协作,共创成功营销活动
对于营销部门或代理机构的负责人而言,YouTube SEO、Reddit营销、数字公关或品牌提升研究等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外包方式轻松获得。在积累了一些项目经验后,企业甚至可能考虑将其中部分能力内化。
如果是一名SEO经理或普通营销专业人士,职业发展路径则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分析头部平台数据:通过 Tubular Labs 的排行榜,观察哪些品牌在YouTube、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台上成功吸引了用户注意力。
- 持续投资自我学习:积极参与研讨会和在线课程,不断扩展个人技能。这对于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实现技能升级和转型至关重要。
当前,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预计在2025年秋季,资深营销人员将对瞬息万变的搜索行业进行全面审视。届时,许多企业将呼吁加强创意合作,重组团队,或重新评估与代理机构的合作关系,以更好地与新的客户旅程保持一致。那些已经跳出传统框架、在视频、公关和社交媒体领域建立起紧密联系的SEO和营销专业人士,将率先抓住机遇,引领行业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youtube-ai-search-35b-hrs-xborder-guid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