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市值蒸发300亿!净利暴涨20倍,现金流却崩了

2025-09-26AI动态

Image

踏入2025年的下半年,科技行业的浪潮依然汹涌,而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曾几何时,有一家明星企业,凭借其智能科技的魅力,在科创板上大放异彩,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它,就是极米科技。

2021年3月,极米科技以每股133.73元的高价成功登陆科创板,一时间被誉为当年市场上难得一见的“潜力股”。它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最高曾冲到令人惊叹的614.43元,总市值一度突破400亿元大关,风光无限。然而,资本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截至2025年9月22日,极米科技的股价已回落至122.5元左右,总市值约为87亿元,相比巅峰时期,蒸发了超过300亿的市值,跌幅接近80%。这番景象,无疑给所有关注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企业持续增长动力的深思。

新媒网跨境获悉,极米科技的这段历程,恰恰是许多高速成长型企业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它在高速扩张中遭遇的挑战,或许能为我们理解当下市场,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

表面亮丽下的经营挑战

我们来看极米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从表面上看,这份成绩单似乎相当不错:公司实现营收16.2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63%;而净利润更是达到8866.22万元,同比实现了惊人的2062.34%的增长。这样的数字,乍一看确实光鲜亮丽,仿佛预示着企业已经走出了低谷,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作为一名深耕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们深知,仅仅看净利润的增长,有时并不能完全描绘出一家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财报的深处,一些需要关注的信号便浮现出来。

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在同期竟然达到了-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357.61%。这种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之间的显著背离,常常提醒我们,企业可能正面临着“账面有利润,口袋没现金”的尴尬局面。对于一家追求稳健发展的企业而言,充裕的现金流是其抵御风险、支撑日常运营和未来投资的“生命线”。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极米科技在财报中给出了说明,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策略性备货,导致支付的采购款项增加。同时,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有所减少,这进一步影响了现金流的表现。具体体现就是,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到了2.73亿元,而存货余额更是高达11.84亿元,占到了当期总资产的21%。

如此庞大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市场销售、供应链管理以及资金周转方面,可能正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这并非意味着公司经营出现了根本性问题,但它确实提醒我们,在亮眼的利润数据背后,还有更多深层次的运营挑战需要管理层去面对和解决,以确保企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国内市场的“变奏曲”:从高速增长到精细化竞争

极米科技的核心业务,是智能投影仪。曾经,智能投影仪被誉为家庭娱乐的新宠,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然而,任何一个新兴市场,在经历爆发式增长之后,都必然会迎来一个调整期,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中国投影仪市场,正是在经历这样的“变奏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投影仪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6.2%,销售额也下降了25.6%。即便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依然没有完全走出调整期,智能投影市场的销量为143.2万台,同比微降0.8%,销售额虽然实现了0.3%的微增,但也表明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市场价格战的硝烟愈演愈烈。在2024年,1000元以下价格段的投影仪销量占比竟然达到了54.0%,相比2023年增长了4.3%。这清晰地表明,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价格敏感度越来越高。

极米科技长期以来定位中高端市场,其产品主要采用DLP技术路线,在画质和性能上都有不俗表现。然而,市场风向正在悄然改变。以LCD为代表的新技术路线异军突起,凭借其成本优势,能够将终端售价控制在2000元以内,迅速赢得了大众市场的青睐。这对于极米科技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意味着极米在维持原有高端定位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在中低端市场寻求新的突破,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面对如此动态多变的市场格局,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既能坚守品牌价值,又能灵活调整产品策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成为摆在极米面前一道必答题。

扬帆出海: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步伐

面对国内市场的挑战,极米科技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积极拓宽视野,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不仅是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智造”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参与全球竞争的生动实践。

2数据显示,极米科技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2024年,公司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了10.86亿元,同比实现了18.94%的增长,海外营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20年的6%大幅提升至33%。更令人欣喜的是,境外市场的毛利率高达45.44%,远高于国内市场的23.88%。这说明海外市场不仅为极米带来了新的营收增量,更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极米科技在海外市场采取了精准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与一些传统投影品牌普遍强调高流明和复杂技术参数不同,极米科技更专注于为海外消费者提供“简单、智能、极致的视听体验”。这与中国品牌近年来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而非单纯堆砌参数的趋势不谋而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极米科技独家研发的“智能画面自适应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和避障功能,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让投影仪操作变得像智能手机一样便捷。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无疑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日本市场,极米科技更是展现了其强大的本土化创新能力。针对当地居住空间小、吸顶灯接口统一的特点,极米与日本的popIn株式会社深度合作,推出了巧妙融合吸顶灯、投影仪和音响于一体的popIn Aladdin 2。这款产品凭借其高度集成和便捷性,累计销量已突破20万台,连续五年稳居日本家用投影仪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精耕细作的典范。

这不仅仅是极米科技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创新实力和适应能力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精准洞察当地需求,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中国“智造”就能赢得世界的认可。

出海之路并非坦途,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极米科技的海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出海”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2025年上半年,极米科技的海外收入出现了3.99亿元,同比下滑10.94%的情况,这无疑为正处于上升期的国际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思考。

在全球市场上,极米科技需要面对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北美市场,虽然高端投影仪需求旺盛,但这里也是全球投影巨头们激烈角逐的主战场。像日本爱普生这样的光学技术领军企业,凭借其在光学核心技术、品牌公信力以及商用市场的深厚积累,已连续23年稳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极米科技想要进一步扩大份额,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此外,中国投影品牌“抱团出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和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等国际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包括小米、坚果、当贝等在内的众多中国投影品牌集体亮相,各种4K高清、便携式机型纷纷面向海外发布。这表明,行业内的出海竞争正日趋激烈,极米科技不仅要与国际老牌劲旅竞争,还要在“自己人”之间寻找差异化优势。

尽管挑战重重,极米科技的全球化布局仍在稳步推进。目前,其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日本等区域的线下主流零售渠道,覆盖门店数量持续增长,品牌认知度和产品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为极米科技未来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国内市场的“红海”竞争,到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遭遇的阻力;从技术路线的持续革新,到资本市场和股东信心的波动——极米科技的突围之路,无疑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在这个关键时刻,企业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创新信念,持续深耕核心技术,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价值。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极米科技正积极推进赴港上市计划。这或许是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寻求新动力的关键一步。通过赴港上市,极米科技不仅能够为自身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支持,缓解现金流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进一步提升极米科技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然而,上市并非一劳永逸。要真正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成功“逆转”,极米科技仍需在市场策略、技术创新以及财务基本面管理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下更大功夫。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极米科技能够克服当前挑战,抓住全球化机遇,以中国科技的智慧和力量,在全球舞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xgimi-30b-lost-profit-up-cash-down.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极米科技股价下跌,市值缩水。上半年营收增长但经营现金流下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盛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收入出现下滑。正推进赴港上市计划,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发布于 2025-09-26
查看人数 14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