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资暴跌65%!55亿巨头逆势狂飙!
2022年,对于很多跨境电商的伙伴们来说,感受到的市场热度并没有像前两年那样一路高歌猛进。还记得当时那种“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豪情吗?转眼间,风向似乎变了。到了那一年年中,根据权威数据,中国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虽然达到了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也有10.56%的增长。但和2020年接近20%的惊人增速相比,这股势头确实有所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里的“投资热”自然也跟着冷静了下来。新媒网跨境获悉,2022年上半年,跨境电商领域一共发生了24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加起来超过28.1亿元。这数字听起来不小,但如果我们回看去年同期,那可是39起融资,总金额高达81.8亿元!这鲜明的对比,无疑向我们展示了投资者们更加谨慎的态度。
不过,虽然整体融资规模缩水了,但资本的眼光却更加精准,对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反而更为青睐。在上述获得融资的24家企业里,前十名的融资金额就拿走了超过25亿元,占比极高。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潮水退去,那些真正有底蕴、有实力的头部企业,依然能稳稳地站住脚跟,甚至继续扩张自己的版图。在残酷的市场洗礼下,一些抗不住压力的卖家不得不选择离场。这就像大浪淘沙,汹涌的波涛带走了那些不牢固的沙土,最终留在海岸上的,一定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说到底,这不过是对此前跨境电商“过热”现象的一次动态调整。融资难度提高的背后,是投资方对跨境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过去几年跨境行业的那些高额融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深耕品牌出海的电商企业,往往更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借助资本的力量,顺利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为抢占全球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佼佼者中,有仅一个月内就累计融资6.7亿美元的跨境母婴电商品牌PatPat。它可是国内第一家以独立站模式运营的童装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向消费者)公司,凭借独特的品牌魅力和运营模式,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还有智能清洁家电企业追觅科技,它完成了3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融资,如今业务已经遍布美国、德国、法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在2021年,它的海外销售业绩占据了整体的七成左右,实力可见一斑。不难看出,品牌优势是这些成功融资企业的共同特点,也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正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外天地,寻找新的蓝海市场,努力补齐多平台渠道的短板,拓宽变现的路径。一些原本专注于欧美市场的电商卖家,也开始积极考虑进军新兴市场。以我们前面提到的跨境母婴品牌PatPat为例,它目前就正尝试以直播电商这种新颖的方式,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市场探索。而美妆品牌Y.O.U则更进一步,直接在东南亚本土孵化,成功拿到了4000万美元的融资,顺利打开了新兴市场的大门。
实际上,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具备了跨境电商实现有机增长的良好条件。就拿东南亚来说,印度尼西亚无疑是当地最热门的电商市场之一。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市场潜力巨大。早在2020年,印尼电子商务市场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就已超过300亿美元,并且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830亿美元。面对这样一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国卖家自然不会错过。
新媒网跨境认为,2022年,尽管跨境电商行业曾被一些人“唱衰”,但它实际上依然坚挺,只是无形中提高了卖家进入海外市场的门槛。这个市场就像一面筛子,无情地淘汰了那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依然对那些坚持差异化发展路线、风格独特的DTC品牌张开怀抱。虽然有一批卖家选择了暂时离开,但同时,也有更多中国品牌正在坚定地朝着国际舞台迈进。海外市场广阔,跨境电商行业依然大有可为,等待着更多有准备、有实力的中国品牌去探索、去开创。
品牌出海:成也支付 败也支付
2022年,出海的队伍里涌入了更多专注于打造品牌的中国卖家。这其中,既有在国内市场已经站稳脚跟,如今希望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成熟企业;也有那些从诞生之初就秉持“全球化”视野的新锐品牌。当赛道逐渐变得拥挤,企业出海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直接影响卖家资金流转的支付环节来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左右着企业收付款流程的效率和成本,更是提升用户消费转化率、增强品牌满意度的重要一步。对于那些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的用户来说,如果在线支付时遇到多次跳转、支付困难甚至支付失败等问题,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导致他们在最后关头的转化环节流失,甚至直接放弃购买。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跨境支付领域具有专业化程度高、流程复杂的特点。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出海,往往需要经历收单、结售汇、资金入境、再到最终付款等一系列复杂环节。由于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常用的支付渠道千差万别,各地的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加上汇率市场波动较大,这些因素都使得跨境资金的收付款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对于出海品牌最看重的消费者体验,支付最前端的环节——也就是品牌官网的收单体验——如果做不好,会直接拉低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影响品牌形象,进而直接影响销售业绩的转化。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真是“成也支付,败也支付”。反过来看,如果出海企业能够妥善把握跨境支付全流程的顺利执行,同样也能通过优化支付流程实现“降本增效”。高效的支付系统能有效提升各个环节的执行效率,降低资金损耗成本,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更值,赚得更快。
逆势增长 跨境支付“领航者”Airwallex空中云汇完成E2轮融资
对于大多数跨境企业来说,从头打造一套自己的支付系统,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划算。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垂直领域,企业需要选择技术实力雄厚、资质齐全的合作伙伴,才能确保支付流程万无一失。
新媒网跨境获悉,我们熟知的Shein、Halara、PatPat、Zaful,甚至包括腾讯音乐等一系列头部出海品牌,都选择了一家共同的跨境支付合作伙伴——那就是Airwallex空中云汇。
为什么是Airwallex空中云汇?其实,它自2015年成立之初,就精准切入跨境支付领域,持续投入建设金融基础设施,致力于解决企业在海外遇到的各种跨境支付难题。它着眼于跨境资金支付链条的每一个细节,全面覆盖了跨境业务收付款的全场景,具备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支付服务的能力。简单来说,Airwallex空中云汇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跨境支付产品矩阵,包括高效的收单、收款服务,便捷的多币种换汇和多币种账户管理,以及顺畅的国际付款和云汇Visa卡等。
就在去年10月上旬,Airwallex空中云汇正式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的E2轮融资。本轮融资不仅有Square Peg、Salesforce Ventures、红杉中国、Lone Pine Capital、和暄资本、1835i和腾讯等现有投资方继续加码,还引入了澳大利亚著名的养老基金HostPlus以及北美一家大型退休基金作为新的投资方。这无疑是对其强大实力和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目前,Airwallex空中云汇的总融资额已超过9亿美元,估值依然稳稳地保持在55亿美元。
能够被腾讯、红杉中国、和暄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多轮跟投,并在市场整体遇冷的背景下逆势完成融资,Airwallex空中云汇的底气来源于其持续强劲的业绩增长。据Airwallex空中云汇披露的业务数据显示,它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4%,客户规模也实现了同比翻倍的惊人增长。凭借其在产品业务上的持续创新和精尖技术支持,Airwallex空中云汇已经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云计算企业100强,荣获了2021年度亚洲金融科技企业奖,并在2022年更是荣登「Cloud 100 China」金融科技与财税类企业榜首。这些荣誉,都印证了它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的同时,Airwallex空中云汇也加快了全球业务的扩张步伐。就在去年,他们新增了加拿大元(CAD)、新西兰元(NZD)、新加坡元(SGD)等多种币种的收款账户,进一步提升了其全球支付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他们还上线了支持Shopify、SHOPLINE等主流独立站平台使用的收单插件产品,以及便捷的云汇Visa卡等,不断拓展产品线,全方位助力中国卖家快速搭建独立站,实现“品牌全球化”的宏伟愿景。
云绘计划 8大扶持政策,携手生态伙伴共绘跨境新章
新一轮融资的完成,让Airwallex空中云汇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赋能客户。为此,他们重磅推出了“云绘计划”,旨在通过八大扶持政策和旺季限时返利,为大家带来年度最强福利阵容,携手出海企业共同描绘出海新篇章。
这项计划不仅包含了收款、收单、卡支付这三大核心产品的限时福利,Airwallex空中云汇还特别联手了飞书逸途、丰泊国际、SHOPLINE、欧税通、赢商荟和深跨协这六家跨境行业的顶尖伙伴。这些伙伴将为参与企业提供包括广告投放、贷款支持、建站服务、财税优化、专业培训等多方面的限时独家福利,共同赋能跨境企业在出海全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从2022年10月14日开始,一直到2022年12月31日,只要在“云绘计划”活动期间注册并顺利完成资料审核的Airwallex空中云汇客户,就能够立即享受到收款、收单、卡支付这三大产品的限时优惠。更令人心动的是,还能同时获得由这些强大合作伙伴带来的专属生态权益,助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当跨境电商告别了过去野蛮生长的阶段,这个曾经“过热”的出海行业正在逐渐回归理性与平静。湖面看似波澜不惊,但在平静之下,依然不时泛起阵阵涟漪。更多的中国出海电商玩家仍在积蓄着自己的实力,他们正磨砺着“品牌化”的利刃,准备破开海外市场,抓住那一线生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