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审IEEPA:890亿关税或退还!

2025-11-07Amazon

Image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正经历一系列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各国贸易政策的走向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美国,围绕其贸易关税政策及其法律依据的讨论持续升温,这不仅牵动着相关国家的经济神经,也对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着广泛影响。近期,美国最高法院对一项涉及总统动用紧急权力征收关税的案件进行了审理,这一事件成为了国际贸易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这些政策动态及其潜在影响,对于制定稳健的国际贸易策略至关重要。

在2025年最近一次的法庭听证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对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来实施广泛关税的做法,表达了审慎的疑问。这项法律允许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采取经济措施,但其在贸易关税领域的应用,正面临着法律层面的严格审视。这场法律审理,无疑为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然而,尽管最高法院对总统援引紧急权力征收关税的合法性有所疑虑,但外媒引述贸易专家观点认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高关税政策,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即使最高法院最终裁定总统此前的部分关税措施不当。这意味着,对于全球贸易商,尤其是与美国有深度贸易往来的企业而言,高关税环境或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美国某法律事务所的全球仲裁、贸易和倡导业务联席负责人特德·墨菲(Ted Murphy)指出,总统不会轻易放弃关税工具。他强调,除了IEEPA,美国总统还有其他法律途径可以维持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墨菲表示:“我们的看法是,即使最高法院未来否决了基于IEEPA的关税,结果也可能不会有太大不同。美国未来仍将处于一个高关税的环境中,只不过届时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关税授权。”这一分析提醒我们,政策工具的多样性使得贸易政策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关注其演变路径。

除了IEEPA,美国行政当局还可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和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来实施广泛关税。这些条款提供了不同的法律框架和实施机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国家安全考量

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允许美国总统在确定进口商品威胁国家安全时,采取行动限制进口,包括征收关税。这一条款的适用范围相对广泛,且国家安全的定义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弹性。

  • 实施依据: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特定进口产品进行调查。
  • 调查主体:通常由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
  • 历史案例:在总统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美国曾依据第232条款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理由是这些产品的进口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工业基础。这导致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并促使许多国家采取反制措施。
  • 程序特点:一旦调查得出肯定结论,总统便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来决定具体的贸易补救措施。
  • 影响范围:由于“国家安全”的解释空间,其潜在影响范围可能超出传统经济领域,触及更广泛的产业。

《贸易法》第301条款: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

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则聚焦于应对外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调查并采取行动,以消除或抵消外国政府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的不合理或歧视性做法。

  • 实施依据:外国贸易伙伴从事不公平贸易实践。
  • 调查主体:主要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进行调查。
  • 调查范围:涵盖知识产权侵犯、市场准入限制、强制技术转让等多种被视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 程序特点:调查过程通常较为复杂,包括听证会、公众意见征询等环节,旨在收集证据并评估对美国产业的影响。一旦确认存在不公平行为,USTR可以建议总统采取包括征收关税、实施进口配额等在内的多种报复措施。
  • 影响:过去,美国曾多次援引第301条款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采取贸易措施,其影响通常较为精准,针对性强。

相比于IEEPA所赋予的广泛权力,援引第232条款和第301条款实施关税的程序更为严格和繁琐。美国某国际贸易律师帕特里克·奇尔德雷斯(Patrick Childress)补充说:“第232条款和第301条款是行政当局最可能转向的方向,但它们的完成可能需要数月而非数周时间。”这意味着,即使未来美国贸易政策的法律依据发生转变,其调整过程也可能是一个相对缓慢且可预测的过程,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观察和准备的时间窗口。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理解这些法律框架的差异至关重要。如果最高法院最终的裁决对总统不利,可能导致美国贸易政策的法律依据从IEEPA转向其他条款。虽然最终的高关税环境可能不变,但其形成路径、影响范围以及企业应对策略则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第232条款侧重国家安全,可能影响特定战略性产业;第301条款侧重不公平贸易,可能影响特定技术或服务领域。这要求企业在风险评估时,需更加细化和具体。

潜在的关税退还与对企业的影响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总统援引IEEPA征收关税不当,那么美国政府可能需要向企业退还数十亿美元的关税。这对于那些在过去几年中承受高额关税成本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8月,进口商已经支付了近890亿美元的IEEPA关税。这笔巨大的资金如果能够退还,将对许多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作为最高法院IEEPA案件的原告之一,美国某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ces)的首席执行官里克·沃尔登贝格(Rick Woldenberg)直言:“我肯定想要回我的钱。”他补充说,政府的选择对他们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税负。沃尔登贝格的表态,代表了众多受到高关税影响的美国企业的共同心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关税退还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回归,更是对未来贸易政策确定性的一种期盼。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制造商以及所有与美国市场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来说,这一潜在的退还方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虽然直接退还的对象是美国进口商,但如果其成本压力得以缓解,可能也会间接影响到采购策略和订单量。更重要的是,这反映出美国国内对于贸易政策合法性和公平性的持续关注,以及企业界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

未来展望与中国跨境行业的应对策略

综合来看,无论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如何,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和演变都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高关税环境在短期内可能难以根本性改变,但其背后的法律逻辑和实施机制,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校准。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重新评估和优化策略的机会。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密切跟踪美国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结果,以及美国行政当局后续可能采取的贸易政策调整。理解不同法律框架下的政策特点,有助于预判未来风险。
  2. 评估供应链韧性:审视现有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考虑多元化采购和生产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或单一政策的过度依赖。
  3. 强化法律合规性: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时,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贸易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符合当地法律要求,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4. 优化成本结构:在高关税环境下,积极探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通过行业协会、专业论坛等平台,与其他跨境从业者和专家进行交流,共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挑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tariffs-ieepa-89b-refun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最高法院审查特朗普总统援引IEEPA征收关税的合法性,但贸易专家认为高关税政策短期内可能维持。分析指出总统或将转向《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和《贸易法》第301条款。若IEEPA关税被裁定不当,企业或可获得退税。中国跨境行业应关注政策动态,评估供应链韧性。
发布于 2025-11-07
查看人数 16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