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森林韧性债券:7-10年工程4年竣工,跨境新机遇!
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森林作为地球之肺,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生态平衡及人类福祉。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森林火灾、病虫害侵扰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压力,全球多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公共财政投入模式,在应对大规模生态修复和灾害预防需求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资金筹措模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议题。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创新案例,它为森林保护和灾害预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森林韧性债券”。
在美国内华达山脉的偏远一隅,一项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项目于2019年夏季正式启动。在2019年冬季积雪消融后,工人们在美国塔霍国家森林的近5000英亩区域内,展开了小树砍伐和林下植被清理工作。这项工程的总耗资约400万美元,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并非由美国林业局或其他公共机构直接资助,而是由多家私营机构共同出资,这标志着美国首个由私人资金支持的森林防火债券项目正式落地。
这项创新方案由非营利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初创企业蓝森林保护组织共同发起。蓝森林保护组织由一群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商学院的学生创立,他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说服追求利润的投资者,为旨在降低高昂野火风险并可能缓解干旱压力的森林管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在项目启动前,蓝森林保护组织已与投资者就各项条款达成一致,这正是团队多年持续努力的成果。
塔霍国家森林项目对蓝森林保护组织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公司在创新金融模式探索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利·马德拉(Leigh Madeira)表示:“仅是合同的签署本身,就已是成功。但我们不希望只做一个项目,我们希望能将这种模式推广至更大范围,在多个州的不同流域开展大规模的项目。”这展现了他们将这一创新模式复制并扩大应用范围的雄心,旨在覆盖加利福尼亚州乃至其他美国西部地区数千万英亩易燃森林,未来项目资金需求可能高达数千万美元。
“森林韧性债券”的运作机制
“森林韧性债券”的运作模式颇具新意。简而言之,投资者先行投入资金,用于支付森林管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随后,相关公共机构或从森林健康中受益的实体,将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项目中公共资金到位周期长、一次性投入压力大的问题,使亟需的森林保护工作能够提前启动,从而避免了因等待资金而错失最佳修复时机。
以塔霍项目为例,约400万美元的初始资金来源于美国CSAA保险集团(AAA旗下)、 Calvert影响力资本,以及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这些资金以贷款形式提供给国家森林基金会,由该基金会负责聘请承包商并管理具体的林业工程。其中,美国CSAA保险集团和Calvert影响力资本的贷款年化收益率为4%,略高于政府债券约3%的收益,而两家基金会则以1%的年化收益参与其中。
该债券的偿还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尤巴水务局(Yuba Water Agency)在五年内提供的150万美元年度拨款,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林业和消防局(CalFire)的专项补助。这种多元化的偿还来源,增强了债券的财务可行性。
多方共赢的价值体现
对于参与该项目的投资者而言,森林韧性债券的吸引力超越了单纯的财务回报。美国CSAA保险集团投资副总裁林克·沃尔沃斯(Linc Walworth)指出,2024年,该公司处理了5000多起与野火相关的索赔。通过投资健康的森林,有望从源头上减少未来的野火发生频率和强度,从而降低其保险赔付支出。对保险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项既符合商业逻辑,又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积极举措。
投资者类型 | 投资动机 | 预期效益 |
---|---|---|
保险公司 | 降低灾害风险 | 减少未来保险索赔支出 |
影响力投资机构 | 经济回报与社会效益并重 | 促进环境管理、社区发展、创造就业 |
基金会 | 慈善与可持续发展 | 支持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
而对于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Calvert影响力资本这样专注于影响力投资的机构而言,森林韧性债券更是满足了其多重投资目标。影响力投资不仅追求财务回报,更致力于促进环境管理、社区发展或带来其他社会效益。Calvert高级投资官杰奎琳·韦斯特利(Jacqueline Westley)表示,该债券项目带来了空气质量改善、水质提升和就业机会创造等多重效益,这正是他们期望投资的类型。她进一步强调,确保有明确的偿还资金来源,是这类项目成功吸引资本的关键。
加速生态修复进程
该债券项目的一项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前期的私营融资,能够使森林修复工作即刻展开,而无需漫长地等待公共资源的到位。美国林业局负责维护国有林地的健康,目前面临着数千万英亩森林修复工作的积压,预计完成这些工作将耗费数十亿美元。
美国林业局项目经理杰森·科(Jason Ko)表示,如果完全依靠林业局自身的力量,通过蓝森林保护组织融资的塔霍项目可能需要7到10年才能完成。而有了私营资本的介入,项目预计可在四年内竣工。这显著缩短了项目周期,让迫切的森林修复工作得以提前进行,避免了因等待资金而错失最佳修复时机。
尤巴水务局承诺在五年内投入150万美元用于偿还债券,这在水务机构资助此类项目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林业局发言人雪莉·雷克勒(Sherry Reckler)指出,尤巴水务局在此类项目上的投入规模之大,展现了水务机构对上游森林生态健康的高度重视。
尤巴水务局希望通过该项目获得的生态效益能够远超其财政贡献。该机构的项目经理威利·惠特尔西(Willie Whittlesey)表示,对森林进行疏伐,有助于减少冲入北尤巴河(该河流经项目区域并最终汇入新布拉德巴尔水库)的碎屑量,如枯枝和倒下的树木。如果项目能够有效预防该区域的火灾,还将减少山体在火灾后更易受侵蚀而导致的泥沙流入河流及其支流。
碎屑和泥沙的减少,对尤巴水务局而言意味着巨大的节约。例如,在2017年春季的强降雨之后,该机构曾花费超过500万美元清理水库中的碎屑和泥沙。预防性的森林管理,显然比事后治理更具成本效益。
加利福尼亚州林业和消防局(CalFire)此前也通过拨款项目资助森林疏伐工作,以降低火灾风险和保护流域。但国家森林基金会代表马库斯·塞利格(Marcus Selig)介绍说,这些拨款通常是在工程完成后才支付,这意味着执行工作的机构或非营利组织往往需要自己先行垫付资金,这限制了基金会及其他机构能够开展的工作量。
在塔霍项目中,CalFire的拨款最终将覆盖大部分工程成本,但前期垫付资金的将是私营投资者,而非国家森林基金会。塞利格指出,这种模式“解放了我们的资源,使我们能够开展更多工作。”国家森林基金会每年完成约1500万至2000万美元的工作量,但常常感到资金紧张。私营资本的介入,有效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
惠特尔西表示,尤巴水务局之所以愿意参与这一项目并投入资金,是因为他们希望森林韧性债券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如果更多从健康森林中受益的公用事业公司、其他公共机构或私营企业能够为林业工作提供资金,这将有助于分摊各方的成本,并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他强调:“我们需要识别所有受益者,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森林改善工作的价值。我们愿意帮助启动这个项目,以证明其可行性,并希望能识别其他受益者,以便在整个流域更大规模地推广这一模式。”
展望未来:更广泛的生态金融应用前景
蓝森林保护组织希望塔霍试点项目能够证明,稀疏的森林用水量更少,并能让更多的水流向下游。联合创始人扎克·奈特(Zach Knight)表示,如果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蓝森林保护组织或能说服大型用水户,如农场、酿酒厂和饮料瓶装公司,以及利用水力发电的电力公司,参与到未来的债券项目中。
此外,如果能够量化减少火灾风险的森林所带来的碳效益,该公司甚至有可能出售碳信用额度,即那些寻求抵消自身碳足迹的企业所购买的碳排放权。利·马德拉观察到,“投资者对此类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目前这类投资产品尚不充足。”这表明,森林韧性债券这类创新金融工具,恰好满足了市场对兼具环境效益和投资回报的产品的需求。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
这一美国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中国,我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态保护任务,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地保护及“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如何创新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是我们持续探索的方向。
森林韧性债券模式,作为一种将环境挑战转化为投资机遇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市场机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它不仅减轻了公共财政的压力,更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构建了一个更加高效、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协同治理体系。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从海外报告来看,森林韧性债券这类创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将生态效益货币化、将公共利益私营化的有益思路。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引导保险资金、影响力投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资金流向生态保护领域,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国内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关注这类国际前沿的绿色金融和影响力投资模式,有助于我们洞察全球发展趋势,为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国际生态治理,或将海外经验本土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例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绿色项目投资中,或在国内特定生态功能区、国家公园、重要水源地保护项目中,都可以探索类似的市场化融资模式。这不仅能够为生态保护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为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开辟了新的思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forest-bonds-4yr-finish-7-10yr-work-new-biz.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