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EWA:资本豪掷35亿刀,是风口还是陷阱?监管博弈!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随着技术进步,一种名为“已赚工资提前支取”(Earned Wage Access, 简称EWA)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旨在让员工在发薪日到来前,便能支取其已劳动所得的工资。这项服务在过去十年间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注入,但与此同时,其合法性与监管界限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各州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保护组织之间,围绕EWA的监管定位与未来走向,展开了激烈博弈。
EWA服务的缘起与初期构想
EWA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11年,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监管官员大卫·西尔伯曼(David Silberman)在首次接触EWA这一概念时,便对其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认为,在数字时代,让工人能更及时地获取已赚取的工资,具有合理性。西尔伯曼指出,两周一次的传统发薪周期是“模拟时代的产物”,如果技术能够让员工按需支取已赚工资,无疑会构建一个“更公平的世界”。这种理念为EWA服务的萌芽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本竞逐与巨头入局
EWA模式的出现,迅速获得了风险投资界的青睐。根据晨星(Morningstar)旗下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和泛大西洋投资(General Atlantic)等知名投资机构,已向提供EWA软件工具的公司累计注入超过35亿美元的资金。
在美国市场,数十家EWA提供商应运而生,它们通过雇主渠道或直接面向个人,为员工提供提前支取工资的服务。EWA服务的支持者,如美国金融科技协会(American Fintech Council,简称AFC)负责人菲尔·戈德费德(Phil Goldfeder)认为,EWA是高利率发薪日贷款的有效替代方案,能为消费者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选择。包括餐饮巨头麦当劳、网约车公司优步(Uber Technologies)以及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内的知名企业,也已开始向其员工提供此类服务。这些公司普遍对置评请求保持沉默或未予回应。
监管困境:联邦政策的反复与州级探索
EWA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上的巨大不确定性。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对于EWA的监管定位一直摇摆不定。
在前总统特朗普(这里指他第一任期)执政时期,CFPB最初倾向于采取较为宽松的监管策略。2020年11月,CFPB发布了一份咨询意见,认定通过雇主提供且不收取费用的某些EWA服务不应被视为贷款。次月,该机构还为行业内的主要公司,即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Payactiv公司,提供了一项“安全港沙盒批准令”,免除其在借贷法律下的责任。
然而,在拜登政府上台后,CFPB的监管立场发生逆转。在时任CFPB主任罗希特·乔普拉(Rohit Chopra)的领导下,CFPB于去年发布了一项解释性规则,规定EWA提供商的“许多”款项将被视为贷款,从而应受借贷法律的约束。乔普拉的这一举措与前任政府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并在EWA行业内引发了强烈反弹。随后,Payactiv公司在2022年获得的监管豁免也被取消。
进入2025年,总统特朗普的现任政府再次调整了监管策略。在代理局长拉塞尔·沃特(Russell Vought)的领导下,规模有所缩减的CFPB于今年4月发布备忘录,表示将“取消优先处理”对数字支付的监管。本月,沃特更是表示计划关闭该机构。这种联邦监管态势的反复,导致了EWA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EWA提供商FlexWage Solutions的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多姆布罗斯基(Frank Dombroski)形容,CFPB的立场转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EWA公司的增长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市场和雇主带来了“不确定性”。律师约瑟夫·舒斯特(Joseph Schuster)指出,这种监管的演变过程可谓“从无到有,再到不同,最后又回到无”。
EWA服务的多元化模式与激烈竞争
已赚工资提前支取(EWA)服务,有时也被称为按需支付,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员工面前,既可以通过雇主提供,也可以直接面向个人。
通过雇主提供服务的模式,如FlexWage和Payactiv。FlexWage针对不同的雇主,向员工收取不同的EWA转账费用。而Payactiv则将员工工资存入借记卡,通过商家在员工使用借记卡消费时支付的交易费来产生收入。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Branch公司,则为优步(Uber)的司机(作为承包商而非雇员)提供EWA卡服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阿蒂夫·西迪奇(Atif Siddiqi)表示,其核心产品一直是数字钱包,能够“每天24小时免费发送资金”。
然而,一些EWA提供商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它们直接面向员工,绕过雇主提供服务。这些公司通常声称提供免费服务,但会通过收取加急支付费用以及鼓励用户支付“小费”来增加收入。用户可以直接从Dave或EarnIn等提供商处获取服务。这些服务的典型运作方式是,公司在获得用户授权后,访问其银行账户,并监控工作时长和雇主的直接存款记录。
在费用结构方面,FlexWage的单次转账费用通常为3美元,每个发薪周期上限为6美元,几秒内即可到账。EarnIn则提供1至2个工作日内的免费转账服务,但如果用户需要几分钟内到账,则根据转账金额收取2.99至5.99美元的费用。EarnIn首席执行官拉姆·帕拉尼亚潘(Ram Palaniappan)表示,“消费者需要这种产品”,认为消费者倡导者与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一致。
EWA市场竞争激烈,DailyPay、Clair和TapCheck等公司也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Chime等一些新兴银行(neobanks)以及Gusto等金融科技公司,也将EWA作为其更广泛金融服务套件的一部分提供给用户。
早期,人们曾认为雇主会承担EWA服务的成本,但这一设想并未实现。随着竞争加剧,EWA提供商之间为了吸引客户,纷纷取消了雇主端的费用,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型上市公司被EWA服务所吸引,因为这为它们在人才竞争中提供了优势。例如,一些麦当劳门店已转向Tapcheck或DailyPay提供EWA服务,而沃尔玛则依赖其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OnePay。英国人才搜索公司Indeed Flex的临时劳务业务部门,也通过Branch向员工提供EWA服务。Indeed Flex的收入主管詹姆斯·特里(James Terry)表示,EWA市场“现在比两年前我们刚与Branch合作时更具竞争力”,但它“仍然能让我们脱颖而出”。
消费者倡导者的警示与批评
尽管EWA行业蓬勃发展,但消费者倡导者对其潜在风险和缺乏政府监管的现状深感忧虑。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National Consumer Law Center)和负责任借贷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ble Lending)等机构认为,大多数EWA提供商是新型的发薪日贷款机构,它们收取过高费用,并将低收入工人困在债务循环中。
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的联邦倡导总监劳伦·桑德斯(Lauren Saunders)指出,这些公司“正在操纵人们产生远高于表面成本的费用”,并“推动人们借取越来越小的贷款,但数量却越来越多”。她认为,EWA服务设定的评估标准过低。工人支付的微薄费用会迅速累积,从而有利于EWA提供商,损害工人利益。她警示称:“今天的解脱感,因为获得了一些信用,却可能导致下周的困境,因为薪水被提前支取,我无法支付账单,从而陷入这个循环。”
为说明这一弊端,桑德斯援引了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西亚·詹姆斯(Letitia James)今年4月对DailyPay提起的诉讼。该诉讼指控一名工人不到两年内从EWA提供商处获得了450笔款项,并为此支付了1400美元。詹姆斯将DailyPay以及另一家同时被起诉的EWA提供商MoneyLion的提前支取款项,标记为“非法高息贷款”。
消费者倡导者致力于在联邦和州政府层面与行业代表对话,争取说服立法者对EWA提供商及其服务进行更严格的限制。负责任借贷中心通过向地方组织分发研究报告,游说州立法者。该组织指出,过度使用EWA会导致工人叠加贷款,有时甚至跨多个EWA服务借款,并在无力支付账单时产生其他账户的透支费用。根据该中心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约三分之一的借款人倾向于在两周内通过EWA服务再次借款,而约四分之一的用户每年获取提前支取款项的次数达到25次或更多。
负责任借贷中心州级政策顾问莫妮卡·伯克斯(Monica Burks)表示,这种反复、日常性的使用模式并非免费,也并非仅用于紧急情况。她强调:“我们最大的使命是教育立法者,帮助他们认识到EWA并非一种支付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借贷产品,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监管,以阻止该行业过度扩张,并真正耗尽中低收入工人的薪水。”伯克斯认为,CFPB在这一问题上失去领导地位是“毁灭性的”,因为该机构曾是EWA数据可信的来源,并为各州(其中许多州正在权衡如何监管该行业)设定了基调。根据美国金融科技协会的数据,自2023年以来,约半数州立法机构已审议了EWA提案,预计相关辩论将在明年继续。
州级战场:监管分歧与行业内部博弈
随着联邦层面监管模糊,美国各州正成为EWA监管的主战场。美国金融科技协会(AFC)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EWA监管争论的前沿,当时拜登政府的CFPB开始探索如何规范这个新兴行业。AFC负责人菲尔·戈德费德(Phil Goldfeder)正积极游说各州立法机构,以保护EWA提供商的利益,推动对行业友好的法案。
截至目前,已有约十几个州颁布了EWA相关法律。内华达州在2023年6月率先通过立法,建立了EWA提供商的许可流程。这项法律获得了民主党控制的州议会和共和党州长的支持。此后,密苏里州于2023年颁布法律,随后威斯康星州、堪萨斯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在去年跟进,阿肯色州、印第安纳州、犹他州、马里兰州、康涅狄格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则在今年出台了相关法规。大多数州法律要求EWA提供商向州政府注册并支付费用,但限制较少。重要的是,这些州法律避免将EWA服务定义为贷款,从而使其不受借贷法律的约束。
然而,也有一些州采取了更严格的立场。去年,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最终确定了今年生效的法规,将EWA服务(通过雇主提供的除外)纳入该州现有的借贷法律监管。曾参与制定加州政策的DFPI总法律顾问艾维·马利克(Avy Mallik)表示,该规定“允许EWA提供商成为加州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服务加州用户,同时确保它们受到审查,用户得到保护,州监管机构能够与这些提供商互动。” 今年,康涅狄格州和马里兰州也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前者设定了费用上限,后者则强制要求提供“合理”的免费选项。
尽管如此,在州议会层面推动更严格的EWA监管并非易事。消费者倡导者指出,这些公司在游说方面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资金,这是消费者保护组织无法比拟的。当被问及美国金融科技协会在州级游说活动中的花费时,戈德费德拒绝透露具体金额。
EWA行业高管们对于监管的态度也存在分歧。在与监管机构的对话中,他们内部出现了分裂,一些人将竞争对手视为问题。特别是通过雇主提供服务的EWA提供商认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提供商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FlexWage公司就是一家未加入美国金融科技协会的提供商。该公司创始人多姆布罗斯基强调,他们的客户无需支付加急支付费用。他解释称,即使在要求提供免费选项的州,一些EWA提供商也会收取额外费用,将资金从数字钱包转移到账户中。他称这使得员工面临“欺骗性做法和不受限制的费用”。多姆布罗斯基将一些竞争对手称为“高科技发薪日贷款机构”,并认为“他们一直在试图利用‘已赚工资提前支取’的名称来规避监管”,而且“他们一直在积极推动非常薄弱的立法”。
FlexWage通过向监管机构证明其通过雇主提供的款项并非贷款,从而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和康涅狄格州的借贷法律豁免。多姆布罗斯基近期感到鼓舞的是,马里兰州一家联邦法院在一起由消费者提起的案件中,将EarnIn的做法认定为借贷。他认为,“这确实为许多已经实施了这种宽松监管的州,现在确定什么是已赚工资提前支取,什么是借贷打开了大门。” 此外,EarnIn还面临着其他法律挑战,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都因类似指控而面临消费者诉讼,并寻求集体诉讼地位。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布莱恩·L·施瓦布(Brian L. Schwalb)也在去年11月对该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进行虚假广告宣传,费用披露不充分,并且未经许可运营借贷业务。
EWA行业的策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在监管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一些EWA提供商正在调整其业务策略。例如,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EarnIn公司于今年7月推出了一种实时服务,让员工在赚取工资的同时就能获得资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帕拉尼亚潘表示,这是一种“与EWA截然不同的产品……更大程度上重塑了薪资发放方式”。
同时,EWA提供商Tapcheck的首席执行官罗恩·加弗(Ron Gaver)在今年6月表示,该公司正日益寻求将其软件与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整合,并已与行业巨头Workday签约。Payactiv也在次月与Workday建立了合作关系。DailyPay的领导层也处于变动之中,本月任命其执行主席尼尔森·柴(Nelson Chai)为首席执行官,这是该公司在不到两年内的第三位首席执行官。根据10月1日宣布其任命的新闻稿,这一任命“正值DailyPay的战略已发展到涵盖员工财务健康之际”。
为了指导其企业战略,EWA提供商都在寻求更明确的监管指导。他们可能需要将目光转向各州。前DFPI总法律顾问艾维·马利克(Avy Mallik)表示:“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提供了一条途径,也许其他州会效仿。”他曾担任华盛顿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金融科技政策主管,他建议公司应像关注联邦监管动态一样,关注州级监管动向。他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我相信各州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新媒网跨境认为,对于曾在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处理EWA问题近十年的前官员西尔伯曼而言,一些EWA服务已经演变为“短期、小额贷款”。尽管他认为EWA服务总体上优于掠夺性贷款替代方案,但他担心工人可能会以不健康的方式叠加EWA贷款。他指出,费用有所增加,而小费问题则“令人担忧”。展望未来,随着联邦监管的不确定性,他预测EWA服务在各州限制贷款利率的高利贷法律下可能难以生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ewa-35b-funds-is-it-a-trap-reg-figh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