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堵漏洞:2026年起韩企15%芯片产能将洗牌
全球半导体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牵动着各行各业的神经。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市场和生产基地,在这一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期,海外政策的调整再次引发了业界对全球半导体格局变动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在华运营的国际半导体企业,其面临的营商环境正在经历新的演变。
据近期消息,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撤销此前针对部分在华运营的韩国和台湾地区芯片制造企业的设备出口授权。这项政策调整预计将于2026年生效,可能给相关企业的在华生产带来新的挑战,并对未来的产能布局和技术升级造成影响。此前,前任美国政府曾给予韩国三星、SK海力士以及台湾地区台积电在华工厂相关豁免,允许其自由获取关键的美国技术设备。此次豁免政策的调整,凸显了美国技术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对从汽车到手机、再到各类智能设备等众多终端产品的影响力。
尽管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台湾地区台积电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但在芯片设计和相关软件领域,美国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美国英伟达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这些亚洲企业也高度依赖来自美国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等公司的核心芯片制造设备。美国此次政策的调整,也映射出这些跨国企业在全球两大经济体关系演变中,所面临的微妙平衡与复杂局面。
美国商务部近期表示,这项政策调整旨在“堵塞出口管制漏洞”。该部门同时表示,计划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允许相关公司继续在华运营,但不会允许其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不过,业界分析人士对许可证审批的效率表达了担忧,担心其可能不足以避免对海外运营造成影响。
芯片制造是一个高度精密的行业,需要对大量设备进行持续的调整、维护和更新,这些设备用于在单个微芯片上蚀刻数百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尺寸仅为人类头发丝宽度的万分之一。海外报告指出,为每一个此类步骤申请许可证可能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如果审批延迟,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进而导致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存储芯片是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生产的一种核心半导体产品,用于设备的数据存储。
在此次政策调整中,韩国的两家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它们在中国的业务布局规模较大。据海外报告数据:
公司名称 | 中国业务占比(NAND闪存) | 中国业务占比(DRAM闪存) |
---|---|---|
韩国三星公司 | 30% | 未提及 |
韩国SK海力士公司 | 37% | 35% |
两家韩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合计贡献了全球NAND闪存产量的15%和DRAM闪存产量的10%。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这些公司能够及时获得许可证,其在华工厂的长期竞争力也可能面临挑战。随着时间推移,若无法持续升级设备,这些工厂的竞争力将可能显著下降。有观点认为,美国最终可能希望这些公司在美国本土建设更多的存储芯片晶圆厂,或至少将其部分产能转移至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商务部近期收紧了部分出口管控,但美国现任政府(由特朗普总统领导)在其他领域,如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方面,也曾展现出调整限制的意愿,例如允许美国英伟达公司向中国销售特定产品。这反映出美方政策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自上届美国政府首个任期以来,美国持续加强对中国科技领域的管制。前任美国政府于2022年对向中国销售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施加了广泛的限制,但当时豁免了这三家主要芯片制造商在中国的工厂。
面对当前形势,韩国SK海力士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与韩国和美国政府保持密切沟通,采取必要措施,以尽量减少此次政策调整对其业务的影响。韩国三星公司对此则不予置评。外媒已联系负责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办公室寻求评论。
与SK海力士和三星相对较高的业务敞口相比,此次授权撤销对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台湾地区台积电的影响预计有限。专家指出,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生产的主要是少量技术相对不那么先进的计算芯片。
尽管台湾地区台积电已启动在美国、日本和德国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但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到2030年,其至少80%的生产能力仍将保留在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台积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评估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与美国政府进行沟通。其强调:“我们仍然完全致力于确保南京工厂的持续运营。”
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此举可能给台湾地区台积电的中国大陆业务带来不确定性。但考虑到南京工厂仅占台积电总产能的3%左右,该部门表示此次调整不会影响台湾地区的芯片产业竞争力。
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潜在影响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供应链。自上届美国政府首个任期以来,外部技术限制的收紧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推动这一进程的紧迫性。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的长鑫存储(CXMT)和长江存储(YMTC)已崭露头角,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努力挑战长期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国美光公司主导的市场格局。
业界观察人士指出,此次美方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而促进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尽管三星和SK海力士在市场份额上仍领先于中国竞争对手,但长期来看,其在华工厂若无法升级设备,将使其竞争力逐步下降,从而可能让出部分市场份额。这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公司不能排除未来美国可能要求其以营收分成的方式换取许可证的可能性,以继续或升级在华业务。近期,美国英伟达公司和超微公司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将其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支付给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目前,中方已对此表达了关切。商务部发言人近期呼吁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并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持续变化,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也需要加强国内外合作,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全球半导体政策的演变,深入分析其对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把握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带来的新商机,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p-curbs-2026-korea-15-capacity-reshuffl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