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70年钢厂:不停产改造,成本效率双赢!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重工业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钢铁产业,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焦炭,作为高炉炼铁不可或缺的还原剂和燃料,其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钢铁生产的全局。因此,对焦化厂关键设备的升级改造,就成为了钢铁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乌克兰大型钢铁企业卡梅斯塔尔(Kametstal)钢铁厂近期启动的焦化厂解碎部门重建项目,便是这一全球趋势的生动体现。
卡梅斯塔尔钢铁厂隶属于梅特投资集团(Metinvest Group),其焦化厂的解碎部门在整个焦炭生产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精细的粉碎工艺,将洗选后的煤精矿最终加工成粒度小于0.3毫米的混合煤料。这种粒度均匀的煤料是生产高质量焦炭的关键,它随后会被送入煤塔,再进入焦炉进行干馏,最终产出用于高炉炼铁的焦炭。可以说,解碎部门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炼铁环节的成本与效益。
然而,像许多历史悠久的工业设施一样,卡梅斯塔尔焦化厂的解碎车间面临着设备老化的挑战。该车间的解碎楼是一座五层结构,自194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连续运行了超过七十年。在焦炭生产这种具有高度腐蚀性和磨损性的恶劣环境下长期运行,使得建筑结构,特别是其承重构件,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和损耗。为了确保这个关键生产单元能够持续可靠地运行,并提升其操作安全性,全面彻底的重建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此次重建项目计划于2027年完成,旨在全面提升解碎部门的结构强度和运营效率。项目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柱、楼板和墙体进行全面加固,以恢复并增强其承载能力。其次,工程团队将拆除不再使用的楼层,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整个结构的荷载,还能为后续的现代化改造腾出空间。同时,项目还将为主要生产设备安装全新的支撑结构,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精度,从而保障焦炭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卡梅斯塔尔钢铁厂在实施这一大型重建项目时,采取了一种极为务实且高效的策略:不停产改造。这意味着建筑施工人员在白天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工作,而到了夜晚,解碎部门则会继续其正常的生产任务,为焦炉生产供应煤料。这种“白天施工,夜晚生产”的模式,不仅保证了焦炭生产的连续性,避免了因停产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通过利用夜间电价优势,有效降低了项目的整体运营成本。这种精细化管理和周密计划,体现了企业在面临挑战时的创新应对能力。
截至2025年,重建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了解,已有三根核心承重柱完成了加固工作,另有两根承重柱的加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项目方还投入使用了专业的起重设备和高空作业平台,以应对高空作业和大型构件吊装的复杂挑战。这些具体而微的进展,都彰显了项目团队扎实的执行力。
此次解碎部门的重建,并非卡梅斯塔尔钢铁厂唯一的现代化举措。近期,该厂还启动了焦炉煤气管道的大修工程。这项工程主要针对初级煤气冷却器区域的焦化化学产品捕集车间,其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煤气管道的可靠性、运行安全性和输送效率。这些相互关联的项目共同构成了一幅全面的工业升级图景,旨在通过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卡梅斯塔尔钢铁厂的这些改造升级项目,反映了全球重工业领域的一个普遍趋势:即通过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更新,来应对市场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中国的钢铁企业,还是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的同行,都在持续投入巨资进行设备更新、工艺优化和环保升级。这些努力共同指向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未来工业生产模式。对于乌克兰这样的工业国家而言,维系并提升其重工业的核心资产,对于维护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观察此类国际工业升级动态,具有多重参考价值。首先,这显示了对传统工业资产进行持续维护和升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高龄设备和恶劣工况时,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施工方案实现不停产改造,值得深入学习。其次,海外企业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运营安全以及探索成本优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国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或是自身产业升级时提供宝贵的借鉴。在全球产业链日益紧密的今天,了解国际同行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布局未来,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kraine-steel-70-yr-nonstop-upgrade-cost-win.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