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百亿巨资押风电!2028电费将暴降,能源大变局!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拨款10.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近100亿元)支持海上风电项目。这一举措旨在加速清洁能源产能投资,助力英国电网实现脱碳目标,同时降低居民电费,并推动经济增长。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被视为英国在绿色能源转型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当前,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供应链瓶颈问题突出,导致能源项目成本不断攀升。为应对这一局面,英国政府今年上调了电力公司每兆瓦时电力的最高收费标准,以更好地覆盖开发成本。尽管如此,业内普遍预期,海上风电开发商的投标价格仍将远低于这一上限。这不仅显示出市场对成本控制的信心,也反映了海上风电技术成熟度提升带来的效率优势。
此次资金支持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9亿英镑用于常规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另外1.8亿英镑则专门投入到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因其能够部署在水深更深的区域,拥有更广阔的开发潜力,被视为未来深海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英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结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项目预计将从2028年开始交付,为英国的长期能源规划注入了绿色动力。
英国能源大臣迈克尔·香克斯表示:“此次拍卖是朝着实现国家所需清洁电力迈出的又一步,它将帮助我们摆脱对波动剧烈的全球天然气价格的依赖,确保能源安全,并有望永久性地降低电费。”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富有竞争力的全新拍卖流程,将使我们能够代表英国民众,以合理的价格购买适量的清洁电力,从而重新掌握我们国家的能源主动权。”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一表态不仅彰显了英国在能源自主性方面的坚定决心,也预示着能源市场将更加注重成本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该预算的估算基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机制:如果未来整体电力价格低于政府设定的保障价格,政府将支付额外的差额以确保新建风电场的稳定收益。这意味着,即使市场电价因多种因素走低,风电场也能获得稳定的回报,从而有效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更多资本流入清洁能源领域。这种风险共担的机制,对于吸引长期投资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支持的成本将通过居民电费而非一般税收来分摊。然而,这一机制也具备双向调节功能:如果整体电力价格上涨并超过了政府设定的固定保障价格,超出部分的资金也将通过特定途径返还给消费者。在过去几年面临能源危机时,电力价格一度飙升,消费者就曾因此受益,获得了一定的返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体现了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对民生的关照。
海上风电开发商可以在今年11月11日至17日期间提交密封的固定价格投标。英国政府将选择报价最低的项目,并计划在明年1月公布最终结果。这无疑是一场效率与成本并重的激烈竞标,也是检验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英国官员透露,周一公布的预算仅是初步的资金方案。今年晚些时候,政府还将公布包括太阳能和波浪能在内的所有绿色电力项目的总预算。尽管如此,业界普遍预计风能仍将占据最大份额,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风电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其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禀赋下。
英国能源与气候情报部门的能源主管杰西·拉尔斯顿分析指出,这笔海上风电预算“极不可能”会增加居民电费。她认为,此估算基于一套可能已不合时宜的未来电价预期,与当前许多专家更为现实的预测存在显著差异。她还补充道:“北海的油气产业几十年来一直在裁员,导致大量熟练工人面临转岗需求。因此,加速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对于那些继续离开化石燃料行业的人来说,将是提供稳定就业保障的关键。”这意味着,能源转型不仅是环保需求,也是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拉尔斯顿强调了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我们在电网方面长期投资不足,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和输送。因此,对电网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扩容投资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效益,确保清洁电力能够稳定、高效地送达千家万户。”她总结道:“我们每利用一点免费的自然资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就意味着我们减少进口外国天然气,从而切实增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自主权。”这些观点强调了能源转型带来的多重社会、经济和战略效益。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长远的战略账。
外媒援引可再生能源英国(RenewableUK)的政策与参与执行董事安娜·穆萨特的话说,本次预算仅能采购此次拍卖中约四分之一的符合条件的新海上风电容量,而符合条件的总容量超过20吉瓦。她进一步表示:“考虑到今年拍卖的激烈竞争,我们预计将看到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因此,政府应该调整预算,以最大限度地进行采购,这有望为英国经济吸引高达530亿英镑的私人投资。”穆萨特的建议指向了通过更大规模的投资来充分释放海上风电的潜力。如果这一大规模的私人投资能够到位,将不仅直接拉动制造业、安装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能通过产业链延伸,对区域经济产生显著的乘数效应,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绿色就业岗位。
环保人士对这项预算表示欢迎。外媒引述绿色和平组织英国政策主任道格·帕尔的观点称:“这项预算是迈向更高能源安全、更多绿色就业和更稳定、更廉价电力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他认为,英国不能再依赖北海日益枯竭的化石燃料储备,也不能依赖那些可能需要近十年才能建成且成本高昂的新型天然气发电厂。他指出:“本土的可再生能源去年已帮助将批发电力价格降低了四分之一,它们理应成为一个清洁、可负担能源系统的支柱,从而保护电力消费者免受波动的天然气市场冲击。”
不过,帕尔也提醒:“虽然预算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如果政府希望实现其清洁电力系统的宏伟承诺,能源管理部门在下一轮可再生能源拍卖中确实需要加倍努力,加大投入。”这表明,尽管初步预算令人鼓舞,但后续的政策执行、资金投入和产业支持仍需持续发力,才能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
在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围绕能源政策和未来方向的讨论日益增多。一方面,有观点强调加速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力求在更短时间内实现电力供应的绿色化,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国家能源韧性。这类观点通常支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认为,在追求去碳化目标的同时,需谨慎权衡经济成本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他们建议在保障能源供给稳定的前提下,更审慎地推进去碳化目标,并可能主张在过渡期内继续利用传统能源资源。这类讨论共同聚焦于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媒网跨境认为,平衡好环境效益与经济可行性,是各国在能源转型道路上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全球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英国作为较早发展海上风电的国家之一,其经验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实现环保目标,还能够带动包括设备制造、安装施工、运营维护以及研发创新等在内的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对于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风力涡轮机设计、材料科学和安装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本持续下降,使其经济性日益突出,有望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上风电的发展也并非没有挑战。例如,如何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的电网稳定性问题、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设备的影响、以及在深远海域进行建设和长期维护的复杂性,都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尽管如此,全球各国对海上风电的投入和期望仍在不断增长,这预示着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英国的努力异曲同工,共同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未来贡献力量,展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智慧。
此次英国政府对海上风电的资金支持,无疑为相关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将直接推动英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其坚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这样的投资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构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愿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k-offshore-wind-billions-power-bill-cut-2028.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