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排放量飙升170%!快时尚巨头成全球最大污染者

2025-06-12Shein

Image

最近快时尚行业的一则环保报告,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

新媒网跨境获悉,国际环保组织Stand.earth发布的最新《无化石燃料时尚记分卡》里,中国跨境巨头Shein的名字,赫然列在“最大污染者”的位置。这结果,实在让人笑不出来。

报告给42家全球知名时尚品牌排了座次,结果触目惊心。Shein的碳排放量不仅高居榜首,更被指出去两年间,其供应链排放(也就是常说的范围三排放)猛增了170%以上。环保组织打了个比方:如果把Shein看作一个国家,它的排放量能排进全球前100,相当于整个黎巴嫩的排放水平。这个数字背后,是快时尚“即产即销”模式对环境施加的巨大压力。
图片说明

报告发布的时间点也很微妙。就在Shein高调宣布其“净零目标”获得国际“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可后仅仅一周。这个目标承诺到2050年实现供应链排放减少90%。但现实是,一边是雄心勃勃的远期目标,一边是短期内排放量还在持续飙升,巨大的反差引来了可持续时尚领域专家的广泛质疑。这目标,步子是不是迈得太急了点?

Shein面对质疑也有回应。其发言人解释,业务快速增长必然带来某些排放的暂时上升,但减排努力从未停止。比如在仓库安装太阳能板、提升能效,也鼓励供应商使用清洁能源、探索低碳制造技术。这些行动值得肯定,但报告揭示的核心矛盾并未解决:当增长速度和环保责任直接冲突时,企业真正的优先级是什么?

新媒网跨境观察到,问题远不止Shein一家。报告点名的“落后生”名单里,还有Abercrombie & Fitch、Columbia Clothing、Aritzia等北美知名品牌。它们被批评为“最大的落后者”,连基本的范围三减排目标都未能设定。快时尚行业普遍的“外包生产”模式——依赖众多分散在发展中国家、成本敏感的中小供应商——成了减排路上最难啃的骨头。品牌方往往把生产环节的碳排放算在供应商头上,自己却缺乏实质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去推动整个链条的绿色转型。这种脱节,正是行业减碳的最大痛点。

并非全是坏消息。报告也带来一丝暖意。有14家品牌(占总数三分之一)实现了持续减排,比基准年降低了超过10%。更令人鼓舞的是,承诺在供应链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品牌数量,从去年的5家跃升到今年的12家。这变化虽小,却是个积极的信号。

其中,瑞典巨头H&M被报告评为“最佳表现者”。它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其“绿色时尚计划”真正把钱投到了实处——直接为供应商提供无债务融资,帮它们购买可再生能源、升级高效设备。H&M的实践戳中了一个核心:供应链脱碳不能只靠喊口号或把压力转嫁给下游,头部品牌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承担起“链主”的责任,主动赋能供应商一起转身

快时尚的“快”与环保的“慢”,本质上是矛盾的。消费者对低价、新款永无止境的需求,驱动着品牌不断加快生产节奏,也必然消耗更多资源,产生更多废弃。新媒网跨境建议,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三管齐下”:

  1. 品牌动真格:仅仅设定远期目标不够。必须像H&M那样,建立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融资和技术支持直达工厂,让减排成为供应商“够得着、愿意做”的事。同时,探索材料创新(如再生纤维)、商业模式创新(如回收计划)也刻不容缓。
  2. 政策紧跟上:国际和出口目的地的环保法规只会越来越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拥抱。将环保合规深度融入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未来生存的“准入证”。
  3. 消费新观念:最终,改变需要消费者意识的觉醒。支持那些真正在环保上投入、信息透明的品牌,对纯粹以低价和速度取胜却忽视环境代价的产品说不。每一次购买,都是一次投票。

行业的绿色转身注定漫长且艰难。H&M的实践像一盏微弱的灯,照亮了一条可能的路:大品牌有资源、有责任牵头,带着供应链上的伙伴一起向前走。Shein面临的巨大争议,正是整个快时尚行业转型阵痛的缩影。挑战如山,但别无选择。这条路走通了,才有未来可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319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国际环保组织Stand.earth发布的报告指出,快时尚巨头Shein的碳排放量高居榜首,供应链排放两年间增长170%,引发对行业环保责任的广泛质疑。报告同时揭示部分品牌在减排上的积极努力与挑战。
发布于 2025-06-12
查看人数 209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