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 CEO预言:通证化5年吞噬金融!跨境红利抢赚

2025-10-02前沿技术

Image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金融领域的创新浪潮持续涌动。其中,资产通证化(Tokenization)正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趋势,更被业内人士视为重塑金融市场格局的关键力量。通证化是指将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权益,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tokens),使其能够在数字网络上进行发行、交易和管理。这一过程有望提升资产的流动性、透明度与交易效率,对于跨境金融与贸易而言,其潜在的影响和机遇不容小觑。

在线交易平台Robinhood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弗拉德·特内夫(Vlad Tenev)在外媒采访中就曾强调了通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性。他指出,整个金融市场最终都将实现通证化,并将其比喻为一列“货运列车”,将“吞噬整个金融系统”。这番表述,不仅传递了他对通证化未来的坚定信心,也预示了这场变革的深远影响。
Robinhood CEO calls tokenisation unstoppable 'freight-train'

当被问及这一发展的时间框架时,特内夫预估,多数国家将在未来五年内,即大约在2030年之前,建立起通证化的监管框架。尽管如此,他认为要实现绝大多数金融工具的通证化,可能还需要约十年的时间,即到2035年左右才能看到全面的落地。这表明,尽管前景广阔,但通证化从概念到全面实践,仍需经历一个逐步推进、持续演进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Robinhood自身已在通证化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例如,在2023年6月,该公司为其欧洲用户在以太坊网络上推出了200种通证化的美国股票。此举旨在利用区块链的特性,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股票交易体验。欧洲地区在通证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通过其《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为加密资产和通证化设定了明确的监管路径,为创新提供了相对清晰的环境。

然而,特内夫对于通证化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则显得相对谨慎。他坦言,从现实角度来看,美国在通证化进程中可能会稍显滞后,甚至可能成为最后一个实现全面通证化的主要经济体。但他同时坚信,无论快慢,通证化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区域发展速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在监管态度、市场接受度以及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同考量。

通证化:金融效率与跨境连接的助推器

资产通证化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核心在于其能够显著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透明度和可及性。对于跨境行业而言,这些优势尤为关键。

首先,提升交易效率与降低成本。传统的跨境交易涉及多方中介、复杂的清算结算流程,往往耗时且成本高昂。通证化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资产所有权更快速、点对点的转移,大幅缩短结算周期,减少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例如,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等场景,有望通过通证化的金融工具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其次,增加资产流动性与可及性。许多传统资产,如房地产、艺术品、私募股权等,因其高价值、不可分割性或地域限制,往往流动性较差,且仅限于少数投资者。通过通证化,这些资产可以被拆分成更小的数字份额进行交易,即所谓的“碎片化所有权”。这不仅能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到高价值资产的投资中,打破地域和资金壁垒,也为跨境投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流动性。

再者,强化透明度与安全性。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其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通证化资产的所有权变更、交易记录都将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有效降低了欺诈和操作风险。对于跨境交易中常见的信任问题,通证化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可信赖的解决方案,从而简化合规审查,促进各方互信。

全球监管格局下的通证化探索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通证化的态度和发展路径各有侧重。欧洲的《加密资产市场法案》为数字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相对清晰的法律框架,为企业进行通证化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前瞻性的监管思路,有助于欧洲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欧洲市场的实践,也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比之下,美国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则显得更为复杂和分散。多个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拥有管辖权,导致市场参与者面临较高的合规不确定性。这种多头监管的现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通证化在美国的全面落地进程。然而,鉴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金融市场的地位,一旦监管框架逐渐明朗,其通证化发展速度亦不容小觑。

亚洲市场,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也在积极探索通证化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这些地区在政策制定上趋向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金融科技创新,以期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把握先机。例如,新加坡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方面展现出开放的态度,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和项目落地。

中国跨境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通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市场体量,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虽然在某些领域,通证化的发展路径可能与国际有所不同,但其提升效率、促进贸易、优化资产配置的核心价值是共通的。

机遇方面:

  • 优化跨境贸易融资: 通证化可以将贸易应收账款、供应链资产等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代币,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跨境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
  • 拓展国际投资渠道: 随着全球通证化资产种类的丰富,中国投资者和企业有望通过合规渠道参与到更多元的国际资产配置中,提升投资效率和回报。
  •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结合数字人民币等先进支付工具,通证化有望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的即时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更顺畅的资金流转服务。
  • 打造新型数字贸易平台: 基于区块链和通证化技术,可以构建更加透明、高效的数字贸易平台,促进跨境商品和服务的流通,降低交易摩擦。

挑战方面:

  • 监管政策的适应与协同: 鉴于通证化的创新性,需要关注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演变,确保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尤其是在跨境场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差异性,对合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 技术与人才储备: 掌握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开发以及数字资产管理能力,是有效利用通证化工具的关键。跨境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 市场教育与接受度: 虽然通证化前景广阔,但其普及仍需时间。市场参与者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推广速度。

展望未来

弗拉德·特内夫对通证化未来的判断,无疑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数字金融的宏伟愿景。尽管通证化的全面落地尚需时日,且不同地区的发展步伐可能存在差异,但其作为一种底层技术革新,将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向着更加开放、普惠、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趋势。积极关注通证化技术的发展、全球监管框架的演变,并探索其在跨境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共同构建更加繁荣、高效的全球贸易与金融生态系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obinhood-ceo-token-xb-5yr-fin-boom.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Robinhood CEO弗拉德·特内夫认为金融市场最终将实现通证化。文章探讨了通证化在提升金融效率、跨境贸易融资、优化资产配置方面的机遇,以及监管适应、技术储备、市场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多数国家有望在2030年前建立通证化监管框架,全面落地可能需到2035年。
发布于 2025-10-02
查看人数 10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