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气体产消十年首增!中国高科技新机遇爆发!
稀有气体,如同现代工业的“血液”,在诸多前沿科技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半导体制造、激光技术、医疗成像、高端照明以及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更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稀有气体的需求持续增长,其市场动态也愈发受到业界关注。
进入2025年,全球供应链的持续演变,以及国内产业升级的强劲势头,共同塑造了中国稀有气体市场的最新格局。观察相关数据,我们能看到,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间呈现温和增长态势。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规模在产量上预计将以每年0.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步提升,同期市场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则有望达到0.7%。
这组数据预示着,到2035年末,中国稀有气体市场(不含氩气)的产量或将达到1.75亿立方米,市场总价值预计将攀升至76亿美元。这一预测不仅反映了稀有气体作为战略性资源的持续重要性,也为中国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市场的几个关键指标均出现了积极转折。例如,稀有气体消费量在中断十年之后,首次实现小幅增长,达到了1.63亿立方米。与此同时,稀有气体生产量也在连续八年下滑后,首次迎来增长,达到了1.43亿立方米。这表明,在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中国稀有气体产业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与调整能力。
然而,进口方面略有收缩,2024年稀有气体进口量略降至2300万立方米,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卡塔尔、俄罗斯和美国,平均进口价格为每立方米19美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稀有气体出口量在2024年激增131%,达到180万立方米,主要流向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和韩国。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平均出口价格却大幅下降了82.9%,降至每立方米39美元。这些数据共同勾勒出中国稀有气体市场在2024年的复杂而充满活力的图景,为我们理解其未来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场展望
在未来十年,中国稀有气体市场预计将迎来一段温和的增长时期。受国内工业升级和新兴技术需求增长的驱动,市场消费量有望持续攀升。
根据分析,从2024年到2035年,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市场的产量预计将以0.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健增长。按照这一趋势,到2035年末,市场产量预计将达到1.75亿立方米。
同时,从价值层面看,市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预计在同一时期内,市场价值将以0.7%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这意味着,到2035年末,中国稀有气体市场(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的总价值有望达到76亿美元。
消费动态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消费情况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消费量达到了1.63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了0.1%。这是自2013年以来该消费量首次实现增长,标志着长达十年的下滑趋势的终结。回顾过去,虽然整体消费趋势相对平稳,但2013年曾达到1.79亿立方米的峰值。从2014年到2024年期间,消费量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直到2024年才出现转机。这轮消费量的企稳回升,可能与国内半导体、光伏以及高端制造等产业对稀有气体的需求增加密切相关。随着这些高技术产业的持续扩张,对稀有气体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将提出更高要求,这为国内稀有气体生产商和进口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市场规模缩减至70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12%。尽管如此,从更长期的视角看,消费价值趋势整体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此前,市场消费价值曾在2023年达到120亿美元的峰值。进入2024年,市场消费价值的增长未能延续此前的强劲势头,维持在较低水平。市场价值的波动,既反映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整体调整,也可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下游产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有关。对于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理解这种价值波动背后的深层原因,对于制定精准的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生产动态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生产情况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生产量终于迎来积极变化,达到了1.43亿立方米。这是自2015年以来生产量的首次增长,从而结束了长达八年的下降趋势。回顾这段时期,稀有气体生产量总体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其中,2015年曾录得最显著的增长,增幅达到2.2%。在此之后,生产量在2015年达到1.75亿立方米的峰值,但从2016年到2024年,生产增长未能重拾强劲势头,直到2024年才出现新的转机。国内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升,往往与技术进步、产能优化以及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当前强调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稀有气体作为关键战略物资,其国内生产的增长对于保障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稀有气体生产价值按出口价格估算,大幅下降至59亿美元。然而,从整体趋势来看,生产价值此前呈现小幅下滑的态势。在回顾期内,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22年,当时生产价值飙升了120%,达到152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生产价值的增长未能保持此前的强劲势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生产价值的波动可能受到原材料成本、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国内产能利用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致力于稀有气体贸易的跨境企业而言,密切关注生产端的价格变化和成本结构,是应对市场挑战、把握盈利机会的关键。
进口动态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进口情况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海外采购量小幅下降了1.6%,达到2300万立方米。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四年的增长态势。回顾过去,稀有气体进口量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增幅达到170%。在整个回顾期内,进口量曾在2023年达到2300万立方米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减少。进口量的适度回调,可能反映了国内部分稀有气体品种的产能提升,或下游需求结构的变化。
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稀有气体进口额快速下降至4.37亿美元。然而,从更长期的视角观察,进口额总体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口额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22年,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72%。在此之后,进口额在2023年达到5.42亿美元的峰值。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额的增长未能保持此前的强劲态势,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进口价值的波动,除了受到进口量的影响,也与国际市场价格、汇率变动以及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1) 按国家分类的进口情况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进口的主要供应来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卡塔尔、俄罗斯和美国是三大主要供应国。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主要进口来源国(2024年)
国家 | 进口量(百万立方米) | 进口价值(百万美元) | 占总进口价值份额(%) |
---|---|---|---|
卡塔尔(Qatar) | 14 | 271 | 62 |
俄罗斯(Russia) | 7.6 | 111 | 25 |
美国(United States) | 1 | 52 | 12 |
合计 | 22.6 | 434 | 99 |
这三个国家合计占据了中国稀有气体进口总量的近乎全部份额。从2013年到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稀有气体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90.9%。其他主要供应国的进口趋势则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从进口价值来看,卡塔尔以2.71亿美元的进口额,占据了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总进口价值的62%,成为最大的供应国。俄罗斯以1.11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二,占总进口价值的25%。美国以5200万美元的进口额紧随其后,占12%。
在2013年到2024年期间,卡塔尔对华稀有气体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1.0%。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7.3%,而美国则呈现小幅下降,年均增长率为-0.7%。这种进口格局显示出中国在稀有气体来源上的战略多样性,以及对特定供应国的依赖程度。考虑到稀有气体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关系的变化,未来中国在稀有气体进口来源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方面,可能需要持续关注和优化。
(2) 按国家分类的进口价格
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平均进口价格为每立方米19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17%。总体而言,稀有气体进口价格呈现显著下跌趋势。在回顾期内,最快的增长发生在2022年,当时平均进口价格上涨了55%。进口价格在2019年达到每立方米35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种价格波动反映了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全球能源成本以及供应链效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主要供应国中,不同国家间的平均进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主要进口来源国平均价格(2024年)
国家 | 平均进口价格(美元/立方米) |
---|---|
美国(United States) | 52 |
卡塔尔(Qatar) | 19 |
俄罗斯(Russia) | 15 |
其中,美国(United States)的平均进口价格最高,为每立方米52美元。而俄罗斯(Russia)的平均价格相对较低,为每立方米15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美国稀有气体对华出口价格的增长率最为显著,达到7.1%。与此同时,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趋势则表现出不同的模式。这种价格差异可能与稀有气体的纯度、运输成本、长期合同条款以及不同产地的市场定位有关。对于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了解这些价格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在采购决策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出口动态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出口情况
在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的出口量约为180万立方米,较上一年大幅增长了131%。回顾过去,稀有气体出口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2015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增幅高达1056%。在此之后,出口量在2015年达到590万立方米的峰值。从2016年到2024年,出口量的增长未能重拾此前的强劲势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尽管如此,2024年的显著增长,依然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稀有气体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稀有气体出口额大幅下降至7100万美元。然而,总体而言,稀有气体出口额此前呈现显著扩张趋势。最快的增长发生在2022年,与上一年相比,出口额激增了791%,达到6.07亿美元的峰值。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额的增长未能保持此前的强劲势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与出口额的急剧下降,可能表明中国稀有气体出口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或者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如何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议价能力,是未来需要深思的问题。
(1) 按国家分类的出口情况
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和韩国,这三个地区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量的42%。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年,按量)
目的地 | 出口量(千立方米)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323 | 18 |
荷兰(the Netherlands) | 229 | 13 |
韩国(South Korea) | 223 | 12 |
前三合计 | 775 | 43 |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波兰、以色列、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合计占据了另外40%的出口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以色列(Israel)的稀有气体进口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102.5%。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从出口价值来看,日本(Japan)、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AR)和韩国(South Korea)是中国稀有气体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年,按价值)
目的地 | 出口价值(百万美元) | 占总出口价值份额(%) |
---|---|---|
日本(Japan) | 19 | 27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12 | 17 |
韩国(South Korea) | 9.7 | 14 |
前三合计 | 40.7 | 58 |
这三个市场合计占据了总出口价值的57%。中国台湾地区、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波兰、以色列、澳大利亚、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地区紧随其后,合计占据了另外28%的份额。
在主要目的地国中,以色列在回顾期内出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131.6%。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这种出口目的地分布,反映了中国稀有气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定位,以及对高技术产业发达地区和新兴市场的同时覆盖。
(2) 按国家分类的出口价格
2024年,中国稀有气体平均出口价格为每立方米39美元,较上一年大幅下降了82.9%。回顾这段时期,稀有气体出口价格此前呈现强劲上涨趋势。最快的增长发生在2022年,平均出口价格与上一年相比飙升了746%,达到每立方米1100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平均出口价格未能保持此前的强劲势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种急剧的价格下降,可能与全球稀有气体供应增加、市场竞争加剧,或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向低附加值方向倾斜有关。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不同国家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稀有气体(不含氩气)主要出口目的地平均价格(2024年)
目的地 | 平均出口价格(美元/立方米) |
---|---|
日本(Japan) | 191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37 |
韩国(South Korea) | 44 |
荷兰(the Netherlands) | 15 |
2024年,日本(Japan)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每立方米191美元。而出口到荷兰(the Netherlands)的平均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立方米15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对日本的出口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达到41.3%。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趋势则表现出不同的模式。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不同纯度、品质稀有气体的需求差异,以及与客户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中国跨境出口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不同市场的定价策略,深入分析各国需求特点,是提升出口盈利能力的关键。
结语与展望
中国稀有气体市场在2024年展现出触底回升的积极信号,消费与生产双双结束长期下滑,预示着行业韧性与复苏动能。未来十年,随着国内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升级,对稀有气体这一关键战略性物资的需求将保持增长,市场有望实现温和扩容。尽管进口量略有收缩,但其来源多样化,特别是与卡塔尔、俄罗斯等主要供应方的合作,对保障中国稀有气体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同时,出口量的显著增长表明中国稀有气体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出口价格的急剧下降也警示着行业亟需关注产品附加值与国际市场议价能力的提升。
对于广大的中国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稀有气体市场并非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与国内高科技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了解并把握其发展脉络,对于制定前瞻性的商业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供应链安全与多元化: 持续评估全球稀有气体供应风险,探索更多可靠的国际合作伙伴,以确保关键工业原料的稳定供应。
-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稀有气体的纯度、混合比例等直接影响下游高科技产品的性能。关注国内外稀有气体提纯、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投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以摆脱低价竞争。
- 国际市场动态与政策: 深入分析全球稀有气体市场的供需变化、主要参与者的策略调整,以及各国贸易政策对稀有气体进出口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更需洞察潜在的机遇与挑战。
-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稀有气体的生产、运输和储存成本相对较高。优化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探索新的物流模式,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 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稀有气体资源有限,其回收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稀有气体市场的脉动,折射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挑战。作为中国跨境行业的一员,深耕细作、敏锐洞察,方能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are-gases-china-10yr-boom-for-hi-tech.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