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27年老厂崩塌!950人失业,深圳外贸逆涨9.4%
最近一段时间,珠三角这片曾经的“世界工厂”热土上,一些老牌制造企业接连传出歇业、解散的消息。这不免让人心头一紧,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制造业未来的深思。然而,正是这些震动,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转型升级的迫切与机遇。
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前不久,一则关于惠州华讯电子有限公司的结业通告,让不少人心头一颤。这家在珠三角扎根了27年的港资老厂,主营工程塑料制品和网络分配器,产品全部外销。通告里说得很明白,因为经营困难,公司将在2025年8月31日正式终止运营,进入清算注销程序。这意味着,一家陪伴了行业近三十年的企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突然,但华讯电子在处理员工遣散问题上,展现出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公司依法遣散员工,并支付了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没有强制员工主动离职,这种合规操作,也得到了不少员工的理解和认可。体面退场,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深入分析华讯电子的困境,我们不难发现,这并非个例,而是当下许多传统外贸制造企业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回想过去,华讯电子作为一家老牌代工厂,拥有稳定的生产线和成熟的制造工艺,但它始终沿用着传统的电子工厂经营模式。他们专注于生产,却似乎忽视了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在新的贸易生态下,仅仅停留在贴牌代工的阶段,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入驻亚马逊、Temu等新兴跨境电商平台,更没有沉淀出独特的核心技术壁垒,那么在终端市场上,企业自然就失去了定价权,只能在微薄的利润空间里挣扎。
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子行业一直都是国内出口企业较早布局的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技术迭代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很容易就被淘汰出局。更何况,在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当下,跨境贸易的关税壁垒也时不时高企,这些都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高度依赖单一出口、缺乏足够韧性的企业,面对市场波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家拥有近30年历史的老牌港资制造企业——深圳迅达电器,也在2025年8月8日宣布解散。这让人不禁感叹,时代浪潮真是滚滚向前,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
然而,迅达电器的谢幕方式,却堪称业界典范。他们给出的员工补偿方案,可谓是“良心价”。以2008年为界,之后入职的员工按照“N+1”的标准进行补偿,而那些为公司奋斗了更长时间的老员工,更是拿到了额外的现金奖励。短短几天时间里,两千多名员工,包括劳务派遣和外包人员,就分批办理完了离职手续,工资和补偿金一分不少,全部到位。这种负责任的姿态,不仅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榜样。
并非所有企业的退场,都能如此体面、圆满。与迅达电器在结业时给出周全补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一家外贸企业的员工遭遇,就没那么幸运了。
深圳先进半导体设备公司,这家在巅峰时期拥有多达1300名员工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最终也未能扛过市场寒冬,宣布解散清算。其公告称,根据股东及董事会决议,公司将于2025年8月11日解散并进行清算。令人唏嘘的是,此次清算预计将导致约950名员工失业,而员工们仅提前3天收到了通知。虽然外媒报道称,员工平均可能获得10-15万元的补偿,但这短暂的缓冲期,依然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失业的冲击。不少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愤怒:“昨天还在调试设备,今天就成了失业者”,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无数家庭生计的重压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些案例串联起来,清晰地勾勒出传统外贸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集体困境。在跨境电商这种全新贸易模式重塑全球规则的当下,过去那种“重生产、轻运营”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再支撑企业继续前行。无论是惠州华讯电子,还是深圳迅达电器,它们倒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缺乏独特的核心技术壁垒。当订单下滑与生产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袭来时,企业便举步维艰。
在全球贸易壁垒日益加剧、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那些缺乏创新动力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一些国家,比如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正凭借着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优势迅速崛起,这无疑加速了全球低端产业链的转移。这使得我们传统的“世界工厂”模式,不得不面对“订单流失—产能闲置—亏损加剧”的恶性循环。据不完全统计,就在最近一个月,仅广东省内,就有七八家外贸企业宣告倒闭,这其中涵盖了玩具、电器、电子等多个传统优势领域。
面对这些挑战,新媒网跨境认为,我们更应看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尽管部分传统外贸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更多企业逆势而上,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这一点,在深圳这个创新之城的亮眼外贸成绩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5年前7个月,我们国家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而在这其中,作为对外贸易的排头兵,深圳累计进出口总额高达2.5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并继续稳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这充分说明,深圳依然保持着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深圳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并非偶然。它被誉为全国跨境电商的标杆之城,这里早已构建起一个从卖家、独立站运营者、上游制造商,到物流服务商、海外营销机构的完整全产业链生态。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显著,使得跨境电商从“购买—展示—销售—退换货”的全业态环节都实现了顺畅贯通。
深圳的蜕变,正是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从昔日“世界工厂”的规模化生产,成功转型为如今“全球枢纽”的生态化运营,找到了一条“买全球、卖全球”的新路径。这背后,是企业从单纯追求“价格优势”向更注重“价值优势”的根本性跃迁。那些提前布局技术创新、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不仅成功抵御了外部市场的冲击,更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种以深圳为代表的转型路径,正是我们国家经济韧性和活力的最好体现。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外贸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核心密码。面对挑战,我们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积极求变、主动创新,通过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顽强拼搏、勇于探索的时代精神,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