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估值180亿!亚马逊AI争端,跨境巨变

进入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浪潮汹涌向前,人工智能技术(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尤其在跨境电商领域,AI工具的应用已成为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从智能推荐系统到自动化客户服务,再到更深层次的购物辅助,AI正在重塑我们的消费方式与商业模式。然而,随着AI能力边界的不断拓展,平台方与新兴AI技术提供商之间的潜在摩擦也日益显现。近期,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与一家估值不菲的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之间就AI浏览器对其商店的访问权限问题,掀起了一场引人关注的争端,这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较量,更折射出未来数字商业生态中平台权力、用户自主性与技术创新之间如何平衡的深层思考。
Perplexity,一家在AI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其核心产品AI浏览器Comet旨在帮助用户通过AI助手更智能地进行网络浏览和购物。然而,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项创新正在与传统的电商巨头运营模式发生碰撞。据Perplexity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其官方渠道发布的消息,该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亚马逊的“强硬法律威胁”。亚马逊方面要求Perplexity禁止Comet用户在其零售平台上使用AI助手进行操作。这被Perplexity解读为亚马逊针对AI公司采取的首次法律行动,并认为此举对所有互联网用户构成了潜在威胁。
Perplexity的公开声明中,语气坚定,其发布的文章标题直接点明“霸凌不是创新”。该文章指出,亚马逊此举意在阻止用户利用自己的AI助手在其平台上购物。Perplexity方面认为,亚马逊应该欢迎这类技术,因为AI助手的介入可能促成更多的交易,并提升客户满意度。然而,Perplexity同时指责亚马逊“并不关心这些”,而是更专注于通过广告、付费搜索结果以及复杂的促销手段来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从而实现自身的商业利益。Perplexity强调,AI助手能够帮助用户更高效、更透明地进行购物,减少信息过载,这无疑是对用户价值的提升。他们认为,平台应该拥抱这种进步,而非将其视为威胁。
面对Perplexity的指责,亚马逊也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阐述了自身的立场。亚马逊发言人表示,他们认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如果代表客户在其他商家进行购买行为,理应以开放透明的方式运作,并尊重服务提供商是否参与此类合作的决定。亚马逊将此情境类比为外卖应用程序与餐厅之间、以及在线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些案例中,第三方平台在提供服务时,通常需要与底层服务提供商建立明确的合作关系或遵守其规定。亚马逊明确指出,像Perplexity的Comet这类具有代理性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同样负有类似的义务。亚马逊方面透露,他们已多次要求Perplexity将亚马逊从Comet的体验中移除,尤其考虑到通过Comet进行的购物,可能会“显著降低购物和客户服务体验”。这暗示亚马逊担忧此类AI工具可能导致订单错配、客户服务流程受阻或数据安全性等问题。
这场争端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当前全球跨境电商行业在技术发展前沿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一方面,以Perplexity为代表的AI初创公司,正致力于通过颠覆性的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它们的出现,旨在打破传统电商平台的固有模式,赋予消费者更大的自主权和更高效的决策工具。这种创新力量,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这类AI工具能够普及,跨境卖家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优化产品信息、定价策略,以适应AI助手的抓取和推荐逻辑。
另一方面,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巨头,其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且庞大。它对平台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保持控制,以确保用户体验的统一性、数据安全以及自身的盈利能力。对于亚马逊而言,一个未经授权的AI助手介入购物流程,可能会打乱其精心设计的用户路径、广告投放机制,甚至影响到其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此外,亚马逊还可能担心此类工具引发的安全漏洞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对平台生态的严格控制,对于中国卖家来说,既提供了稳定的营商环境,也意味着必须遵守平台规则,创新往往需要在其框架内进行。
从中国跨境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场围绕AI访问权限的争议,蕴含着多重值得关注的信号。
首先,AI赋能购物的趋势不可逆转。 无论亚马逊最终如何应对,AI在提升购物效率、个性化推荐和决策辅助方面的潜力已被广泛认可。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和开发者应密切关注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前沿,思考如何将AI更好地融入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中。例如,开发更智能的商品描述生成工具、跨语言交流助手,或者利用AI分析海外消费者行为,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
其次,平台与第三方工具的协同与冲突将成为常态。 亚马逊与Perplexity的案例并非首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未来,随着更多AI工具的出现,电商平台与这些创新力量之间的合作与博弈将持续上演。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在选择和使用第三方AI工具时,需要审慎评估其与主流平台的兼容性、合规性以及潜在的风险。避免因使用未经平台认可的工具,而触犯平台规则,导致账号受限。
第三,用户数据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亚马逊担忧Comet可能影响客户服务体验和数据安全,这提醒所有参与者,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将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放在首位。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在出海过程中,更应严格遵守目标市场的各项数据保护法规,如欧洲的GDPR等,以建立消费者信任。
第四,新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Perplexity的Comet代表了一种“代理式AI”或“意图驱动型AI”的发展方向,它不再仅仅是提供信息,而是直接介入并完成用户的任务。这种模式如果普及,可能会削弱传统电商平台在用户决策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跨境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在这样的新格局下,找到自己的定位,是选择成为AI工具的开发者,还是利用AI工具提升自身在现有平台上的竞争力,或是探索全新的去中心化电商模式。
这场争议还凸显了AI技术估值的狂热。就在该争议发生时,Perplexity的估值已经高达180亿美元,这无疑彰显了市场对AI技术前景的极高期待。然而,市场对亚马逊股票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约1.7%的下跌反应,也说明投资者对于这种平台与AI公司之间的摩擦持谨慎态度,担忧其可能对大型平台的业务稳定性造成影响。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人员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未来的跨境电商生态将更加多元且复杂。一方面,新的AI技术将不断涌现,为卖家提供更高效的工具和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大型电商平台为维护自身生态和商业利益,可能会对这些新兴技术采取更加审慎甚至限制的态度。如何在这场技术浪潮与平台规则的碰撞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将成为每一位跨境从业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持续关注此类前沿动态,理解其背后的技术逻辑、商业考量和潜在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erplexity-18b-vs-amazon-ecom-quak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