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酱掘金:印度出口劲增24.7%!亚太新商机
在全球经济持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亚太地区的花生酱及制品市场正展现出蓬勃的活力。这类产品不仅是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更在区域贸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于关注国际市场趋势、寻求跨境贸易新机遇的国内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一细分市场的动态至关重要。
市场发展态势展望
展望亚太地区的花生酱及制品市场,其增长态势稳健。根据市场观察,截至2024年,该区域消费量已达到180万吨。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期间,该市场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35年有望达到210万吨。在价值方面,市场预测将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届时市场总价值预计将达到5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区域内的主要经济体,持续在消费、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整个亚太地区保持着净出口的格局,其中中国的出口量贡献显著,而印度作为新兴力量,其出口增速引人注目。
消费市场观察
过去十余年来,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的消费量持续保持增长。截至2024年,区域总消费量已达180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了0.5%。回顾2013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整体趋势稳定,部分年份出现小幅波动。其中,2017年增速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7%。消费规模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高点,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酱市场规模约为47亿美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2013年至2024年期间,市场价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整体走势较为平稳。2020年市场价值增长尤为突出,增幅达到8.2%。尽管2021年市场价值曾达到48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消费规模略有回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主要消费国家及地区分析
中国是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最大的消费国,截至2024年,消费量达到68万吨,占据了区域总消费量的约37%。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和多元饮食文化,使得花生酱在传统烹饪(如火锅蘸料、拌面)和现代食品(如烘焙、早餐)中都有广泛应用,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紧随其后的是印度,消费量达到27.3万吨,约为中国消费量的一半。印度丰富的花生种植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为其花生酱市场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巴基斯坦位居第三,消费量为15.1万吨,占据8.3%的市场份额。
以下表格展示了主要消费国的消费量数据(截至2024年):
国家/地区 | 消费量(千吨) | 占总消费量份额 | 2013-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 |
---|---|---|---|
中国 | 680 | 37% | +2.4% |
印度 | 273 | 15% | +2.9% |
巴基斯坦 | 151 | 8.3% | +4.2% |
在市场价值方面,中国(13亿美元)、日本(9.63亿美元)和巴基斯坦(5.01亿美元)位列前三,共同占据了2024年亚太地区市场总价值的59%。日本作为成熟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花生酱及其制品的需求稳定,尽管其本土生产有限,但进口市场活跃,体现了其强大的消费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巴基斯坦在市场规模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3%,反映出该国对花生酱产品需求的快速提升。
人均消费量方面,澳大利亚(每千人1608公斤)、日本(每千人914公斤)和泰国(每千人645公斤)在2024年表现突出。这些国家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西式饮食习惯的普及,是其人均消费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其中,泰国在主要消费国中表现出最显著的人均消费增长率,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显示出其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
生产供应状况
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的生产也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产量连续第八年实现增长,达到210万吨,同比2023年增长3.3%。从2013年到2024年,区域总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趋势相对稳定。2017年生产增速最快,增长幅度达到12%。2024年产量达到峰值,预计在近期将继续保持增长。
在产值方面,2024年花生酱及制品产值略增至49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整体趋势保持一致。2020年产值增长最为突出,增幅达8.3%。与产量相似,2024年产值也达到高峰,预计未来将继续温和增长。
主要生产国家及地区分析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花生酱及制品生产国,截至2024年,产量达到110万吨,占据了区域总产量的一半。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花生种植资源,更具备完善的加工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使其在区域乃至全球花生酱供应中占据核心地位。
印度作为第二大生产国,产量为33.8万吨,是中国的近三分之一。印度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花生生产国,也为其花生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巴基斯坦位居第三,产量为15.1万吨,市场份额为7.1%。
以下表格展示了主要生产国的生产量数据(截至2024年):
国家/地区 | 生产量(千吨) | 占总生产量份额 | 2013-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 |
---|---|---|---|
中国 | 1100 | 50% | +2.4% |
印度 | 338 | 16% | +4.7% |
巴基斯坦 | 151 | 7.1% | +4.1% |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生产量方面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7%,增速高于中国,显示出其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市场活力的增强。
进口市场洞察
截至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的进口量显著增长,达到16.1万吨,同比2023年增长了7%。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进口量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趋势。2016年进口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2%。尽管2017年进口量曾达到17.2万吨的峰值,但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量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花生酱进口总额略增至4.07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趋势保持一致。2017年进口价值增长最为突出,增幅达8.2%。2024年进口总额达到峰值,预计近期将继续保持增长。
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日本和韩国是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的主要进口国。截至2024年,日本进口量为4.3万吨,韩国进口量为4.2万吨,两国合计占据了区域总进口量的53%。两国对进口食品的接受度高,以及饮食习惯的多元化,是其进口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1.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8.9%)、新西兰(6.9%)、马来西亚(5.3%)和菲律宾(5.3%)也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600吨)、泰国(5000吨)、新加坡(4500吨)和中国台湾地区(4100吨)也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
以下表格展示了主要进口国的进口量数据(截至2024年):
国家/地区 | 进口量(千吨)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2013-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 |
---|---|---|---|
日本 | 43 | 27% | 相对稳定 |
韩国 | 42 | 26% | 相对稳定 |
澳大利亚 | 14 | 8.9% | 相对稳定 |
新西兰 | 11 | 6.9% | 相对稳定 |
马来西亚 | 8.5 | 5.3% | 相对稳定 |
菲律宾 | 8.5 | 5.3% | 相对稳定 |
中国香港特区 | 5.6 | 3.5% | 相对稳定 |
泰国 | 5 | 3.1% | +8.9% |
新加坡 | 4.5 | 2.8% | 相对稳定 |
中国台湾地区 | 4.1 | 2.5% | 相对稳定 |
在主要进口国中,泰国在购买量方面增长最为显著,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9%,显示出其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
在进口价值方面,日本(1.03亿美元)、韩国(9600万美元)和澳大利亚(3600万美元)是最大的进口市场,合计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58%。菲律宾在进口价值方面增长最快,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0%,显示出其对高价值花生酱产品的需求增长。
进口价格波动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酱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2529美元,同比2023年下降了3.3%。尽管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进口价格走势相对平稳。2020年进口价格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长7.4%。尽管2023年进口价格达到每吨2616美元的峰值,但2024年有所回落。价格的波动可能受到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汇率以及区域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进口国之间,价格差异较为明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3949美元,这可能与其对高品质、品牌化产品的需求以及独特的贸易地位有关。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2299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
出口贸易概览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的出口量连续第三年增长,达到46.9万吨,同比2023年增长17%。在经历了2013年至2024年间的一些波动后,总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2017年出口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7%。2024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在价值方面,2024年花生酱出口总额达到9.03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总出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尽管趋势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一致。2017年出口价值增长最为突出,增幅达21%。2024年出口总额达到峰值,预计未来将继续温和增长。
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花生酱及制品出口国。截至2024年,出口量达到37.7万吨,占据了区域总出口量的81%。中国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在全球花生酱供应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印度位居第二,出口量为6.6万吨,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印度的出口增长尤为迅速,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1%,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泰国也贡献了8000吨的出口量,占据了相对较小的份额。
以下表格展示了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量数据(截至2024年):
国家/地区 | 出口量(千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2013-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 |
---|---|---|---|
中国 | 377 | 81% | +2.4% |
印度 | 66 | 14% | +23.1% |
泰国 | 8 | 1.7% | +7.2% |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总出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加了12个百分点,而中国的份额则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印度在全球出口格局中地位的上升,以及区域内竞争态势的演变。
在出口价值方面,中国(7.05亿美元)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花生酱供应商,占据了总出口价值的78%。印度(1.14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出口价值方面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4.7%,显示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认可度不断提升。
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花生酱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927美元,同比2023年下降了11.6%。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6年出口价格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1%,达到每吨2470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7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此前的上涨势头。出口价格的下降可能反映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成本控制的压力。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优化成本,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主要供应商中,泰国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4544美元,这可能与其产品定位、品牌溢价或特定的出口市场有关。而印度出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1721美元,这与其成本优势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相符。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则有所下降。
总结与展望
亚太地区花生酱及制品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的变化和持续的增长。中国作为区域内消费、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力量,其市场地位依然稳固。同时,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消费和出口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正逐步改变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日本和韩国等成熟市场则以稳定的进口需求支撑着全球贸易。
面对这些动态,国内跨境从业者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深耕优势市场,拓展新兴机遇: 在保持对中国本土市场深度挖掘的同时,积极探索印度、巴基斯坦等消费和生产均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寻找合作与发展的潜力。
- 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竞争力: 鉴于出口价格的波动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关注消费趋势,实现产品多元化: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消费习惯和偏好,开发符合当地文化和口味的产品,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的特色风味花生酱,或针对健康生活理念的低糖、高蛋白产品。
- 借力数字化,精准触达海外消费者: 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和数字营销工具,将中国优质的花生酱及制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构建更高效的贸易渠道。
亚太花生酱市场的脉动,折射出区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紧密关注这些发展动态,将有助于国内相关从业者在全球贸易大潮中把握先机,实现持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eanut-butter-india-247-export-boom.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