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绿色物流:税减15%!中国卖家降本新机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与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凸显,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越南正致力于构建绿色增长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一进程中,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被视为关键一环,旨在支持环保型物流与供应链活动。2025年发布的市场分析指出,进出口税费政策对物流成本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左右着供应链的“绿色化”进程。对于关注东南亚市场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无疑是优化运营、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参考。
在推进绿色物流与可持续供应链发展的过程中,越南的进出口税收政策展现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的背景下,这些政策的效用更为显著。
分析指出,其中一项颇具成效的措施,便是对节能设备、电动卡车、回收系统和环保处理技术实施进口税减免。回顾2020年至2023年期间,众多物流及制造企业因进口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和节油自动化设备而获得了税收优惠,初步投资成本得以降低约10%至15%。
这种政策导向不仅激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更在整个供应链中产生了涟漪效应。从供应商到运输商再到分销商,各环节的企业都倾向于投入资源,积极探索和采纳“绿色化”的物流解决方案。这对于希望在越南市场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并符合国际环保趋势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成本效益的考量。
此外,针对从事环保、回收和节能活动的行业,越南还提供了企业所得税(CIT)优惠政策。这些激励措施有效鼓励企业遵循并达到ISO 14001、ISO 50001等国际标准。
根据越南财政部的规定,企业若投资于绿色科技领域,可在15年内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减免;若获得环境管理认证,更可在最初的四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得益于此,许多在物流、包装生产及出口领域的企业,积极建立了排放管理体系,并逐步将运输方式从公路转向水路和铁路。这些转变每年有助于减少8%至1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帮助企业满足日益严格的全球供应链环境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税收政策也在积极引导企业满足国际环境标准。以海产品出口行业为例,在EVFTA生效后,进口废水处理机械设备及材料的税费减免政策,帮助众多企业获得了欧盟生态标签(EU Eco-Label)以及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的可持续发展认证。
这表明,税收政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成本层面。它更充当了桥梁,将国际贸易要求与越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连接起来,为当地企业进入高端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与越南供应链有深度合作的中国企业,理解这些标准变化意味着更好地对接出口市场需求。
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的专家们普遍认为,灵活的环境税收政策能够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它既能有效控制碳排放,又能鼓励对清洁能源和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
例如,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同时对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实施进口税减免,将形成一种“双重效应”。这不仅提高了污染活动的成本,也降低了绿色解决方案的支出。
根据世界银行2023年的数据显示,如果越南通过绿色税收优惠将运输排放量减少10%,其出口额每年有望增长2%至3%,这相当于60亿至80亿美元的增量。这充分表明,旨在推动绿色物流的税收政策改进,不仅对环境保护有利,还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和贸易效益,彰显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并行不悖的潜力。
由此可见,进出口税收政策是越南“贸易和物流绿色化”战略中的一项关键工具。它正助力越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朝着2050年净零排放的承诺迈进,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转型贡献力量。
尽管越南已推行国家单一窗口海关系统,但河内工业大学的阮琼水女士指出,许多企业反映退税流程和绿色优惠政策的认定依然复杂且缺乏透明度。冗长的手续增加了仓储成本,减缓了货物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了物流效率。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可能对外资企业在越南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提醒我们在进行跨境业务布局时,需对当地的政策执行细节保持高度关注。
研究人员也明确指出,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缺乏协同性。具体而言,目前越南财政部、工贸部以及农业与环境部之间,在绿色税收政策上尚未形成紧密的协调机制。各部门各自发布指导性文件,有时在“绿色商品”的范围和标准上存在不一致。这种多头管理和标准不一的局面,无疑给企业在进行长期绿色规划和合规操作时增加了不确定性,尤其对于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大型项目而言,更是潜在的阻碍。
此外,合规成本高昂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占越南物流企业总数的97%以上,在准备证明其符合绿色税收优惠条件的材料时面临诸多困难。
它们需要承担环境审计、技术评估和ISO标准认证等费用。这些额外支出削弱了中小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动力,使得它们在获取优惠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劣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理念在更广范围内的普及和实践。
这些局限性表明,越南有必要进行制度改革,以实现更透明、更稳定且以企业为中心的政策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监督和技术支持能力。如果这些建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将有望大幅改善越南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对于致力于绿色发展的跨境企业而言,无疑是积极的信号。
为了确保进出口税收政策能够持续作为推动供应链绿色化和可持续物流发展的关键制度工具,越南需要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简化行政程序,并提升中小企业的合规能力。
具体措施可能包括:
- 建立完善的绿色商品分类系统,明确进口税、企业所得税和环境税优惠的适用标准。
- 采纳数字技术,如电子海关、区块链和大数据,以提高税收优惠流程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并缩短通关时间,这将为所有参与者带来更高效、更可预测的贸易体验。
- 设立绿色税收支持基金或为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的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退税机制,将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促进产业链整体的绿色升级。
- 根据实际排放水平以及世界贸易组织、EVFTA和RCEP的环境标准,灵活调整税率,将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 将环境税收的所得用于发展环保型仓储、港口和多式联运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为绿色物流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持续关注越南在绿色物流和税收政策上的动态至关重要。这些政策调整不仅会影响当地的营商环境和供应链成本,也可能为中越两国在绿色贸易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前瞻性地了解和适应这些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在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业务布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vietnam-green-logistics-tax-15-off-china-sav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