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医药关税或增$190亿成本!跨境医药卖家如何避坑?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医药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动态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欧美等主要市场,贸易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对医药产品的进出口和市场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外媒报道,欧盟与美国今年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预计将对医药产业带来显著影响。该协议对品牌药品征收15%的关税,可能导致医药企业新增130亿美元至190亿美元的成本。分析人士认为,除非相关企业能够找到有效措施来缓解关税带来的影响,否则最终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承担更高的药品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医药产品通常可以免于此类关税。数据显示,医药产品是欧盟对美国出口额最高的产品,约占美国医药品进口总额的60%。然而,这项新的贸易协议规定,仅有部分非专利药品可以免除这15%的关税。
尽管美国对医药行业进行了一项国家安全调查,但瑞银分析师Matthew Weston预测,最终协议中将包含对欧盟医药产品出口的保护措施。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Diederik Stadig也指出,在最终协议敲定之前,情况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预计不会增加额外关税。
伯恩斯坦分析师Courtney Breen预测,这项关税可能会使行业支出增加190亿美元。她同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诸如增加库存以及与合同研究机构达成新协议等方式,来降低部分成本。
面对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赛诺菲和罗氏等公司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赛诺菲最近宣布将其位于新泽西州的生产设施出售给赛默飞世尔,以确保其治疗药物的持续生产。罗氏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inecker表示,该公司正在增加其在美国的库存,以防止出现直接中断。
受此消息影响,赛诺菲、罗氏和山德士集团的股票在周一收盘时均小幅上涨,涨幅在0.5%至1%之间。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潜在成本变化,以下表格总结了不同机构的预测:
分析机构 | 预计新增成本 (亿美元) |
---|---|
ING | 130 |
伯恩斯坦 | 190 |
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变动,无疑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跨境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可密切关注相关动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例如,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多元化市场布局: 不仅依赖欧美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提升产品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 优化供应链管理: 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优化物流配送体系,降低运营成本。
- 加强合规性建设: 熟悉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确保产品顺利出口。
- 关注政策动向: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应对潜在风险。
通过积极应对和调整,中国医药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