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OCBC 2025年11月起,APP内免费通话直达银行!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正在其数字银行应用程序中推出应用内通话服务,旨在让零售客户在新加坡境外旅行时也能通过应用程序联系银行联络中心。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应用内通话服务自2025年11月起,将逐步面向零售银行客户推出。根据该新加坡银行于2025年11月24日发布的新闻稿,客户使用此服务将无需支付国际长途电话费(IDD)。在此之前,这项服务已于2025年6月成功应用于华侨银行企业版(OCBC Business)应用程序的企业客户。
华侨银行方面表示,预计应用内通话功能对于在海外需要紧急援助的客户而言尤为重要,例如在遇到信用卡诈骗或账户安全问题时。
该银行指出,此应用内功能还有助于防止身份冒用诈骗。通过传统方式拨打银行热线时,银行通常会通过安全问题和短信一次性密码(OTP)来验证客户身份,然而这些方式的安全性正日益受到挑战。
华侨银行旨在通过应用内通话来减少对传统验证方法的过度依赖。此类通话在华侨银行(OCBC)和华侨银行企业版(OCBC Business)应用程序的安全环境中进行,客户必须首先使用生物识别或访问凭证登录,并结合数字或实体令牌进行身份验证。这意味着通话的发起端已通过多重安全验证,大幅提升了通话过程的安全性与客户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这一举措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客户体验的最新体现。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跨境流动日益频繁,金融服务需求也随之增长。传统的电话沟通方式在境外常受限于高昂的国际长途费用,并且在身份验证环节可能面临安全隐患。华侨银行推出的应用内通话服务,有效解决了这些痛点。
从用户角度看,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通过银行应用安全地联系客服,这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特别是在账户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冻结或查询紧急信息时,能够快速、免费且安全地与银行取得联系,对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维护客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安全角度看,将通话功能整合到经过安全认证的银行应用程序内部,并强制要求客户通过生物识别、登录凭证以及令牌进行身份验证,构建了一个封闭且高度安全的通信环境。这比依赖可能被拦截或冒用的短信OTP以及易被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安全问题回答,提供了更高级别的保护。这反映了金融机构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诈骗和身份盗用威胁方面,正积极探索和部署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华侨银行此项服务从企业客户开始试点,再逐步推广至零售客户,也体现了其在产品上线前的审慎性和稳定性考量。企业客户通常对安全性、服务效率和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先行在企业端积累经验,有助于优化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为零售客户提供更成熟、可靠的体验。这一策略也符合金融科技产品迭代和风险控制的通行做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ocbc-free-in-app-calls-nov-2025-launch.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