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金转嫁玩脱了!Mercari/Poshmark最终认栽,费用又回卖家收!
嘿,各位电商圈的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一年,各大平台在“佣金”这块儿,是真没少折腾?特别是咱们二手电商平台,简直是把费用制度玩出了花样。你以为费用转嫁能省心?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不,新媒网跨境获悉,日本的二手电商平台Mercari,在经历了一番折腾后,又把费用制度给“拨乱反正”了。兜兜转转,这笔卖家佣金,最终还是回到了卖家头上。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来捋一捋。
Mercari的“折腾”之旅:从买家到卖家,谁来买单?
去年3月,Mercari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为了吸引更多优质卖家入驻,他们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暂停收取卖家的销售费用!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卖家们当时估计都乐开了花,想着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多赚一点了。
然而,这笔费用并没有凭空消失,它只是换了个马甲,转移到了买家身上。按照当时的规定,买家需要支付0.5美元的服务费,外加一笔按交易总价(包括商品价格、运费、服务费和销售税)2.9%计算的额外费用。
这一招,当时就引起了不少用户的议论。很多消费者抱怨说,本来在二手平台买东西,就是图个性价比,结果这林林总总的“买家费用”一加上去,好好的便宜货,瞬间就不“香”了。大家纷纷表示,这额外一笔钱,搞得购物体验大打折扣,甚至直接劝退了一部分潜在买家。
可以想象,买家端的热情一旦降低,卖家自然也就受影响。毕竟,谁不想把货卖出去呢?如果买家迟迟不下单,卖家的积极性也会跟着消减。有用户就指出,这项费用政策实施后,平台上架新商品的卖家似乎都变少了,整个交易活跃度都受到了一定冲击。
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试金石。事实证明,这种把卖家费用完全转嫁给买家的模式,并没有达到Mercari预期的效果,甚至可以说适得其反。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Mercari决定再次调整。就在最近,他们宣布了一个新的费用政策:从明年1月6日开始,平台将恢复收取卖家费用,同时大幅降低买家费用。
咱们来看看新规的具体细节:
- 卖家方面: 需要按照商品价格加上运费的总和,支付10%的固定销售费。
- 买家方面: 则只需要按照商品价格加上运费的总和,支付3.6%的固定买家保护费。原先那笔额外的付款处理费,以后就不再收取了。
- 提现方面: 针对卖家提现交易的ACH费用也将取消,新规则是每日限定一次提现。
看到这个新政策,不少用户都表示了赞同。大家觉得,相比之前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买家费用,现在这种更清晰、更传统的收费方式,反而让人感觉更透明、更合理。当然,也有一些精明的卖家指出,如果Mercari能在今年圣诞节购物季前就实施这项新政策,那12月的销量说不定会迎来一个大爆发呢!毕竟,谁不想在节前抓住一波消费热潮呢?
这番来回调整,无疑体现了Mercari对市场反应的重视和对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平台和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佣金转嫁行不通:这是今年电商圈的“流行病”?
其实,像Mercari这样尝试把卖家费用转嫁给买家,最后又不得不改回来的平台,今年可不止一家。这股“费用转嫁风”,似乎在整个二手电商行业都刮了起来,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国那边的二手服装平台Poshmark,在今年10月初也搞了一波大的费用改革。他们宣布大幅降低美国卖家的销售佣金,把原来高达20%的抽成比例,一下子缩减到了5.99%,同时还加了一项根据销售佣金和订单价格总和来阶梯收费的佣金。
那么,省下来的这部分钱,谁来补呢?毫无疑问,又是买家。Poshmark规定,买家需要支付5.99%的“买家保护费”,再加上一笔按订单总额阶梯收费的服务费,以及起步价为7.97美元的运费。
Poshmark这波费用转嫁,说实话,确实有些“简单粗暴”了。结果呢?不出所料,新政一上线,立刻就引来了买卖双方的“双重不满”。卖家觉得,虽然自己的佣金低了,但买家成本增加了,订单量少了,这笔账算下来,并没有真正占到便宜。买家则觉得,以前买二手服饰,虽然价格相对实惠,但现在这林林总总的费用一堆,到手价高了不说,还感觉自己成了“冤大头”。
市场反响如此强烈,Poshmark也没撑多久。仅仅过了半个多月,到了10月下旬,Poshmark就果断放弃了这项饱受争议的新政策,重新回到了过去的收费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Poshmark新政上线差不多的时间,电商巨头eBay也宣布,计划试行买家费用政策。只不过,eBay显得更为谨慎,他们这项政策要等到明年初才正式推行,具体日期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就目前Mercari和Poshmark这两位“先行者”的市场反应来看,eBay的这项政策能否顺利落地,恐怕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为什么佣金转嫁模式,总是“行不通”?
咱们仔细想想,把卖家佣金转嫁给买家,这种模式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在传统的电商模式里,平台向卖家收取佣金,卖家在定价时,其实已经把一部分佣金成本间接转嫁到了商品价格上。对买家来说,这笔成本是“隐形的”,它体现在商品总价里,只要商家没特意标出来,大家通常就不会太在意。很多时候,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最终的支付价格和商品本身的价值。
但现在呢,平台直接向买家公开收取佣金,而且还是以“不收或者降低卖家费用”为前提,这在消费者看来,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大家会觉得,这笔钱以前是平台或者卖家承担的,现在却要自己额外掏腰包,自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显性”的费用,哪怕金额不高,也容易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感到不舒服,觉得平台在“变相加价”。
站在卖家的角度来看,他们想要的,无非是更高的销量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如果平台把佣金转嫁给买家,虽然表面上自己的销售费用降低了,但买家因为额外的费用而望而却步,导致销量下滑,那卖家最终的收入反而会减少。与其让买家多付钱导致成交量降低,甚至流失客户,不如直接支付销售佣金,让买家享受更“透明”的商品价格,来得更痛快,也更有利于订单的转化。
新媒网跨境认为,任何一项费用改革的本质,都应该是为了促进更好的销售,提升交易效率,让平台、卖家和买家都能从中受益。这才是真正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健康生态。如果一项政策,仅仅是简单地转移成本,而没有真正提升市场活力,甚至与消费者真正的购物需求相悖,那可能就是好心办了坏事,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让平台和用户都“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到底,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透明的交易环境,也离不开买卖双方的相互信任。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感受,才能制定出真正行之有效、符合长远发展的规则。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