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火爆全球,东莞造!利润仅22.5%太扎心

2025-08-28Shopify

Image

当“丑萌精灵”Labubu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全球,成为无数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圈顶流”,掀起一场全球抢购热潮时,你或许不会想到,这些备受瞩目的小精灵们,正是在中国南方的制造重镇——东莞,被精心地制作出来。在这里,新的Labubu们在繁忙的流水线上诞生,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新潮的玩乐精神,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生动注脚。

新媒网跨境获悉,根据《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的数据,中国潮玩产业目前占据全球市场总价值约20%的份额,而在这其中,全国近85%的潮玩产品,以及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都带着“东莞制造”的印记。这座被称为“潮玩之都”的城市,如今已拥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以及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更是全球IP商业化落地生根的首选之地。然而,在这份令人瞩目的繁荣背后,东莞的潮玩企业们也有着自己的“出海烦恼”和转型思考。接下来,我们就将从东莞潮玩产业的独特优势、工厂转型历程以及代工模式带来的挑战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这些扎根于东莞的潮玩企业,是如何在全球市场中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

东莞:“潮玩之都”的独特制造基因与深厚底蕴

东莞作为“潮玩之都”的故事,并非一蹴而就,它的根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一位富有远见的香港商人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玩具代工厂,如同播下了一颗产业的种子。从那时起,东莞的玩具制造业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深耕细作。到了2010年,当泡泡玛特在北京崭露头角时,东莞的工厂们早已是国际玩具巨头们争相合作的对象,其生产排单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来自全球的订单。

2017年,当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带着Labubu的设计草图,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眼前所见的,已是一座将制造基因深植骨髓的城市。彼时的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产业带聚集地”,不仅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设备和一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工人队伍,更形成了从最初的设计研发、高质量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到精益求精的生产制造、以及最终高效的展示交易,这样一套完整而高效的全产业链条。可以说,东莞为全球潮玩产业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2023年7月,在盛况空前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上,东莞凭借其在玩具制造业的卓越贡献和向潮玩产业转型的显著成效,被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正式授予了“中国潮玩之都”的称号。这不仅仅是对东莞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标志着其传统的玩具产业带正在向更高形态、更具创新力的“潮玩产业带”华丽迈进。

近年来,无论是北京冬奥会期间红遍大江南北的吉祥物“冰墩墩”,还是前几年火爆荧屏的电影《哪吒2》系列周边产品,以及如今热度席卷全球的Labubu,几乎每一个现象级的潮玩爆款背后,都能清晰地看到“东莞制造”那份精湛的技艺和强大的支撑。在这片热土上,石排镇尤其引人注目。作为东莞市制造业的重镇,石排汇聚了数量众多的潮玩企业和自主品牌,堪称潮玩生产资源的“富矿”。每年,这里都有不计其数的潮玩代工产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全球各地。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石排的潮玩企业,长期以来都在为迪士尼、三丽鸥,甚至包括泡泡玛特在内的全球知名品牌提供着高质量的代加工服务,是这些国际巨头背后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柱。

根据东莞市政府官网在2024年的报告显示,石排镇的潮玩产业集群在当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总产值,达到了132.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3%。这是石排继2023年之后,潮玩产业总产值再次突破百亿大关,充分彰显了其作为东莞获评“中国潮玩之都”称号的核心引擎作用。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对工艺要求极高、制作异常精细的潮玩产品,例如手办等,其生产过程中次品率往往居高不下,一般的工厂根本无法承接。只有像东莞这样拥有完整产业链配套、高效物流网络以及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地区,才能够满足全球潮玩产品大规模、高质量生产的严苛需求。因此,截至2025年,东莞依然是中国获得“潮玩之都”称号的唯一地级市,其地位无可撼动。

然而,“潮玩之都”这份荣耀的背后,也隐约浮现着东莞潮玩企业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焦虑。目前,东莞潮玩产业的价值链,仍然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而并非其创意研发的强项。尽管这些现象级爆款潮玩由东莞的工厂们倾力打造,但它们所承载的原创IP,却无一例外并非由东莞本土企业独立培育。据行业内部透露,在东莞庞大的4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中,能够成功实现从传统代工厂向原创品牌转型的,仍然是少数的先行者,这表明了转型之路的漫长与艰巨。

东莞企业:“摸着石头过河”,勇敢踏上转型升级之路

面对代工模式带来的挑战和瓶颈,一批富有远见的东莞先行者们,正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积极探索着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海关最新数据显示,在2025年前的4个月里,东莞市的玩具出口额达到了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8%。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融合了IP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兴潮玩产品,已经成为了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清晰地表明,尽管东莞潮玩产业至今仍带有代工的底色,但在生存压力与发展机遇并存的时代窗口下,当地的潮玩企业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自主品牌和原创IP的重要性,并开始勇敢地迈出转型探索的步伐。

近年来,东莞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已经涌现出了城仕文化(ToyCity)、微石文化(拼酷)、乐之宝(LAMTOYS)等一批实力强劲、拥有自有原创IP的潮玩品牌。这些品牌的创始人,大多都是从最初的大厂代工业务起家,他们普遍拥有多年工厂运营的宝贵经验,对制造之道了然于胸。如今,他们正带着这份深厚的制造功底,在品牌打造的全新征程上,小心翼翼却又坚定不移地“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着中国潮玩品牌的崛起之路。

以城仕文化为例,其前身是德伸工厂,这曾是泡泡玛特在东莞最早期的重要供应链厂家之一。德伸工厂凭借其卓越的制造能力,为高达、米奇、变形金刚、Hello Kitty等众多全球知名IP提供了高品质的代工服务,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2020年,城仕文化(ToyCity)正式成立,标志着其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原创IP的孵化和销售。经过短短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ToyCity已经成功打造出Laura(劳拉)、耙老师等多个在全国范围内备受追捧的潮玩IP,一举跻身国内潮玩行业的前列。据业内透露,自2020年以来,ToyCity每年在原创IP研发上的投入,都坚定地保持在销售额的30%左右,这份对创新的执着,正是其成功的秘诀。

另一个同样值得称道的典型案例,是同样从东莞代工厂起家的拼酷。其创始人于2004年创立微石文化,最初的业务是为大型制造企业代加工金属部件,那时潮玩产品线还未在其规划之中。然而,创始人深知,单纯的代工模式利润微薄且发展上限有限。在敏锐地捕捉到金属拼装潮玩这一市场空白后,他便毅然决然地终止了与国外代理商的合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有品牌的研发之中。2014年,“拼酷”品牌应运而生,它以独特的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潮玩设计巧妙融合,开启了“国风+潮玩”的品牌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品牌的华丽转身。其中,拼酷在2019年推出的“十里红妆”系列,更是将中国传统的婚嫁文化融入到潮玩设计之中,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大批海外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对企业的业绩起到了显著的提振作用。如今,拼酷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超过1.5亿人。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其海外自营电商营业额同比增长了50%,预计未来每年都将保持同等的高速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潮玩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

总体来看,这些积极转型的东莞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原创IP+设计生产+销售推广”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模式,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代工制造端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延伸。它们的实践充分证明,东莞企业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潮玩品牌。然而,面对像“Labubu”这样席卷全球的爆款潮玩,东莞企业虽然进步显著,但在冲击全球顶流的道路上,似乎总觉得“还差一口气”,这种差距并非制造层面的,而是品牌、文化与市场洞察力的体现。

东莞为何距离“自己的Labubu”还有一步之遥?

那么,东莞的潮玩产业带,究竟距离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Labubu”还有多远呢?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全球潮玩市场的需求仍在持续且强劲地增长。根据外媒Global Growth insights的报告,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的规模已达354.38亿美元。更令人振奋的是,预计到2033年,这一市场将以18.72%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最终达到惊人的1660.27亿美元。这片蓝海,无疑为东莞潮玩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传统玩具仅仅依赖产品功能不同,潮玩销售的更是一种深层的“情绪共鸣型的文化内容”。因此,其核心要素并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物理形态上,更在于能否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振,能否通过独特的设计赋予产品更高的溢价,以及能否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广泛的传播和互动,进而构建起一道较高的行业壁垒。从Labubu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路径来看,其背后无疑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商业逻辑,而这恰恰是当前东莞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所面临的短板。

在商业机制设计方面,Labubu通过巧妙运用“盲盒+限量”的双重刺激策略,精准地触及了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机制。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失去某种东西的敏感程度,往往会超过他们对获得同等价值收益的感受。这种心理效应,促使消费者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冲动,不断地重复购买行为,以避免错过稀有款式或隐藏款,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复购率和市场热度。

在用户连接层面,Labubu成功创造了独特的情绪价值。它那“丑萌”的设计风格,大胆打破了传统潮玩可爱、甜美的固有模式,以一种新颖且富有冲击力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满足了当下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化表达、拒绝平庸的心理需求。这种独特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裂变式传播——例如,在国际知名社交平台TikTok上,#Labubu话题的播放量已经突破10亿次大关。无数用户通过发布原创内容(UGC),为Labubu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新人格”:可以是辛勤付出的“打工人”,可以是勇敢逆行的“消防员”,也可以是坚持自我的“反卷斗士”。这种由用户共创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拓展了Labubu的内涵和影响力,使其超越了简单的玩具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反观东莞,长久以来作为世界工厂的代工思维,使得当地的大多数潮玩企业习惯性地将注意力聚焦于如何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如何降低次品率、如何确保产品质量。这些固然是制造业的立身之本,但在打造情感连接、讲述IP故事方面,却显得相对薄弱——而这,恰恰是当代潮玩产品能够俘获人心的核心价值所在。有资深行业从业者坦言:“目前90%以上的东莞企业,在品牌和IP开发能力上仍有所欠缺,但他们都非常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创IP和品牌。”这种渴望,正是东莞潮玩产业转型的强大内生动力。

在市场营销层面,Labubu展现出了令人称道的深度本土化运营能力。它能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具体喜好,量身定制并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例如,在泰国,Labubu推出了融入当地传统服饰元素的限定款;在加拿大,则开发了具有枫叶标志的收藏款;而在法国卢浮宫,Labubu更是与世界名画巧妙结合,推出了艺术气息浓厚的限定款。这种精准把握并融入当地文化精髓的营销策略,是东莞企业目前尚未完全掌握的宝贵经验。

据业内人士披露,当前东莞潮玩产业的价值链分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当地的代工企业不仅在供应链上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往往只能获取到终端价格的约22.5%作为利润,同时还要承担非常高的生产成本与风险。这意味着,一旦原创IP的研发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大多数由代工厂转型而来的东莞企业将面临生存线被击穿的巨大风险。因此,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东莞潮玩产业带的转型升级和走向全球市场的道路,仍然充满了挑战和荆棘,需要更多的智慧、勇气和耐心去克服。

新媒网简评

从最初的代工制造,到如今积极探索原创和创造,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到逐步迈向文化生态的全球化,东莞潮玩产业带的蜕变之路,可以说才刚刚拉开序幕。我们深信,当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制造基因与日渐增长的创新功力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东莞潮玩产业带必将能够创造出真正具有“东莞基因”的“Labubu”,让世界看到来自中国的潮玩力量。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前景光明,令人充满期待。👏🏻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3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凭借强大的制造基因和产业链优势,成为全球潮玩生产基地。然而,长期代工模式也带来挑战,当地企业正积极探索向原创IP和自主品牌转型,涌现出一批新兴潮玩品牌。尽管如此,东莞潮玩产业在品牌打造、文化输出和市场洞察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198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