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81亿鲸吞欧洲巨头,刘强东再造京东梦!

2025-08-30Shopify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中国电商巨头京东,最近在全球舞台上又有了大动作。在集团内部对外卖业务投入重兵的同时,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正在悄然提速。尤其是一笔重磅收购,更是让外界感受到了京东深耕欧洲市场的决心。

就在不久前,7月31日,京东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旗下的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将向欧洲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集团的所有股东发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这意味着,京东计划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

这笔收购的报价,预计将使CECONOMY的估值达到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81亿元,无疑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在欧洲市场少有的大手笔投资。这不仅体现了京东雄厚的实力,更彰显了其对欧洲市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说起CECONOMY,这家公司在2017年从德国的麦德龙集团中独立出来,如今已是欧洲数一数二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巨头。它的主营业务涵盖了IT产品、手机以及各类家用电器等。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知名零售品牌,在整个欧洲市场构建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在德语区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其市场收入占比超过了50%,足以说明其在该地区强大的影响力。截至2023/24财年,CECONOMY集团的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224亿欧元,其中,线上销售额也贡献了51亿欧元,显示出其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的成熟。

根据京东的公告,如果收购顺利完成,CECONOMY将继续保持其独立运营的地位。京东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领先的全渠道零售经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起来的物流和仓储能力,全面助力CECONOMY加快转型,成为欧洲领先的全渠道消费电子产品平台。CECONOMY本身业务范围广泛,包括零售、自有品牌开发、平台运营、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以及零售媒体等。毫无疑问,这笔收购将为京东进军欧洲市场,提供一条“快速通道”,让其在欧洲的版图迅速扩张。

其实,这并不是京东第一次把目光投向欧洲的类似资产。据外媒报道,在2024年,京东曾考虑过收购英国电子产品零售巨头Currys,这家公司在英国和北欧地区同样拥有广泛的零售网络。虽然最终并未提出收购要约,但这足以表明京东在欧洲市场一直积极寻找合适的战略伙伴和机会。欧洲的一些零售商,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业绩压力,它们现有的欧洲销售网络和仓储基础设施,恰好能为京东提供强大的支持,大大加速京东在欧洲零售出海的步伐。

出海历程:在摸索中沉淀,在重构中成长

相比起近年来其他中国互联网大厂纷纷重金投入跨境电商领域,京东在零售领域的出海之路,可以说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探索和调整。早在2015年左右,京东便已开始涉足东南亚电商市场。与在国内市场一样,京东在海外也选择了自建物流、自营电商的重投入模式。一度,其在东南亚的业务进展非常顺利,与印尼的Provident Capital合资成立的JD.ID公司,甚至还获得了印尼互联网巨头Gojek的投资,估值一度超过了10亿美元。

然而,随着东南亚电商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京东也对策略进行了调整。在深思熟虑之后,于2023年先后宣布停止在泰国和印尼的电商及物流服务。这并非简单的撤退,而是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进行战略聚焦。

在其他地区,京东也尝试过B2C跨境平台模式,后来又转型为B2B平台,最终于2022年停止运营。但这并不代表京东彻底放弃了海外市场。相反,京东明确表示,将“持续加码在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的物流仓储布局”,继续在供应链领域深耕细作。在零售业态上,京东则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更具潜力的欧洲市场。

2022年,京东在荷兰推出了其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其模式定位为全品类的“超级仓店”,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随后,Ochama不断拓宽履约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自提点和智能自提柜,以满足欧洲消费者多样化的取货需求。

根据Ochama的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其送货上门服务已经覆盖了24个欧洲国家,并在荷兰、德国、比利时和法国拥有数百个自提点和超过1000个自提柜。到了2024年,Ochama还在波兰开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达27000平方米的自动化仓库,大大提升了在欧洲的物流效率。据公司新闻稿透露,2024年1月至10月期间,Ochama在波兰和德国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84%,这充分显示了其在欧洲市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尽管与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相比,这些点状布局的覆盖面相对仍小,但它为京东在欧洲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出海:零售与物流齐头并进,打造全球化新引擎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沉淀,近两年京东在全球化战略上的动作变得更加密集和富有成效。京东一直以来最大的优势,便是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围绕着海外仓和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京东物流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全球织网”计划。根据京东物流的财务报告,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其海外仓网络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底,京东物流更是宣布升级出海战略,推出“全球织网计划2.0”,目标是推进全球仓网、快递网、航空网“三网并起”的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到2025年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的时效圈。为此,京东计划将全球19个国家、超50个海外自营仓的面积实现100%增长,这将显著提升其全球范围内的履约能力和时效性。

在末端物流方面,京东也在积极加码海外市场的布局。新媒网了解到,2025年6月,京东在沙特阿拉伯正式推出了自营B2C快递品牌JoyExpress,服务范围覆盖利雅得、吉达、达曼等主要城市。JoyExpress提供当日达、货到付款、本地客服等多项贴心服务,并组建了200余人的本地团队,以更好地服务当地消费者,实现真正的本土化运营。

在强大的海外物流履约能力支撑下,京东也正通过自营、并购等多元化方式,逐步切入更多的海外零售场景。除了前面提到的Ochama,2025年4月,京东还宣布正在英国伦敦地区测试运营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并计划在2025年年底正式在欧洲提供零售服务。同时,2024年京东全球售开启了海外站点,今年7月又宣布面向英国、美国、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招募海外半托管商家,进一步拓宽其全球零售版图。

今年4月,据外媒报道,京东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原家居家电事业群负责人李帅,被任命为新的国际业务负责人。这进一步表明,京东已将全球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回顾过往,中国电商市场的开创者之一、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先生,曾将国际化描述为“心里面最后一个梦”,他希望能够“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在今年6月谈到全球化战略时,刘强东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模式的深刻思考。他明确表示,京东的国际业务不会走传统的跨境电商模式,而是要坚持“本地电商、本地基建、本地员工、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商品的本地电商模式”。

这清晰地表明,与那些侧重轻资产、平台运营的跨境电商模式不同,京东选择了一条从物流基础设施和自营零售深度切入的道路。这条路虽然资产投入更重,对运营能力要求更高,但它能够从效率和供给的根本出发,构建起难以被模仿的竞争壁垒。在全球零售巨头林立的海外市场中,这或许是京东最有可能成功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京东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84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京东加速全球化布局,宣布收购欧洲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估值约181亿人民币。此前京东已在欧洲推出Ochama,并积极布局海外仓和物流网络。此次收购将为京东快速进入欧洲市场提供通道,深化其全球零售版图,实现本地电商模式。
发布于 2025-08-30
查看人数 30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