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水泥管进口暴涨71.4%!跨境新商机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区域,其对水泥管道及其各类制成品的需求持续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一区域市场的最新动态、把握其发展脉络,是优化战略布局、拓展海外业务的关键所在。最近一份海外报告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市场的最新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与参考。
市场概览与未来展望
这份海外报告指出,展望2025年至2035年期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市场预计将持续其上升的消费趋势。根据预测,市场产量有望以0.6%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扩张,到2035年末达到1.67亿吨。在价值方面,市场预测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其市场价值有望达到2023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中国在这一区域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报告数据显示,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中国均占据约43%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导力量。此外,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人均水泥管道消费水平也位居区域前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与高标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内的贸易模式正在悄然变化。例如,印度尼西亚的水泥管道进口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这可能与其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密切相关。而越南则凭借其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报告也揭示了不同国家间进口价格的显著差异,例如澳大利亚的平均进口价格高达每吨2002美元,而印度尼西亚则为每吨57美元。这背后可能反映了产品质量、规格、运输成本以及目标市场定位的不同。越南作为重要的出口国,其平均出口价格达到每吨1766美元,这进一步印证了其在高端产品领域中的竞争力。
区域消费动态分析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及其制成品消费量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增长,总量达到1.56亿吨,同比增长0.4%。尽管整体消费趋势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但在2021年,消费量曾录得1.8%的年度增长,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截至2024年,消费量达到峰值,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
然而,2024年区域市场的营收则有所回调,达到1679亿美元,同比下降10.1%。这一下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区域市场消费价值的整体趋势相对平稳。回顾2021年,市场曾达到2219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消费价值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主要消费国情况
截至2024年,中国以6700万吨的消费量,占据了区域总消费量约43%的份额,显示出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印度的消费量为2500万吨,位居第二,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印度尼西亚则以1100万吨的消费量位列第三,占据7.2%的市场份额。
从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消费量增长相对温和。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则分别实现了1.7%和0.3%的年均增长。
在消费价值方面,中国同样以86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领跑,其次是印度(174亿美元)和巴基斯坦。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市场消费价值年均下降2.7%,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则分别录得了4.5%和6.1%的年均增长率,显示出这些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消费国数据
国家 | 消费量(百万吨) | 占总消费量比重(%) | 消费价值(亿美元) | 人均消费量(千克/人) |
---|---|---|---|---|
中国 | 67 | 43 | 862 | - |
印度 | 25 | - | 174 | - |
印度尼西亚 | 11 | 7.2 | - | - |
澳大利亚 | - | - | - | 110 |
日本 | - | - | - | 88 |
韩国 | - | - | - | 84 |
注:部分数据因原文信息缺失未能列出。
区域生产格局透视
截至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生产总量估计为1.58亿吨,与2023年的产量基本持平。整体而言,区域生产趋势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在2021年,产量增速最为显著,达到了2%的增长。2024年的产量达到了峰值,预计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增长。
在价值方面,2024年水泥管道生产总值(按出口价格估算)下降至1640亿美元。虽然总产量表现平稳,但生产价值则略有下滑。2018年曾录得24%的显著增长,为近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生产价值在2021年达到2393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生产价值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主要生产国情况
中国(6800万吨)依然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水泥管道生产国,其产量约占总量的43%。这一数字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2500万吨)的三倍以上。印度尼西亚以1100万吨的产量位列第三,占据7%的市场份额。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生产量保持相对稳定。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年均生产增长率分别为1.8%和0.2%。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生产国数据
国家 | 生产量(百万吨) | 占总产量比重(%) |
---|---|---|
中国 | 68 | 43 |
印度 | 25 | - |
印度尼西亚 | 11 | 7 |
进口市场观察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进口量显著下降至140万吨,较2023年减少了29.1%。回顾过去,区域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曾录得35%的增长,使进口量达到250万吨的峰值。然而,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量的增长未能保持此前的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水泥管道进口总额大幅缩减至5.86亿美元。尽管进口量有所波动,但整体价值趋势相对平稳。2021年曾录得27%的显著增长,达到8.85亿美元的峰值。此后,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价值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主要进口国及进口价格
截至2024年,新加坡是最大的水泥管道进口国,进口量达到59.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2%。印度尼西亚以27.6万吨的进口量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韩国(10.2万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9.6万吨)、日本(7.9万吨)和澳大利亚(6.8万吨)。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约43%的份额。马来西亚(3.6万吨)则占据了较小的市场份额。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的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71.4%,成为区域内增长最快的进口国。同期,韩国(18.1%)、马来西亚(9.4%)和日本(3.8%)也显示出积极的增长。相比之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1%)和澳大利亚(-4.4%)则呈现下降趋势。
在进口价值方面,澳大利亚(1.37亿美元)、韩国(0.9亿美元)和新加坡(0.74亿美元)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水泥管道进口市场,合计占据总进口价值的51%。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共同贡献了另外23%的份额。其中,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价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4%,在主要进口国中表现突出。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进口国数据
国家/地区 | 进口量(千吨) | 占总进口量比重(%) | 进口价值(百万美元) |
---|---|---|---|
新加坡 | 597 | 42 | 74 |
印度尼西亚 | 276 | - | - |
韩国 | 102 | - | 90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96 | - | - |
日本 | 79 | - | - |
澳大利亚 | 68 | - | 137 |
马来西亚 | 36 | - | - |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410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3%。回顾2013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价格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1%。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相较于2022年的峰值,2024年的进口价格下降了10.7%。其中,2022年曾录得28%的显著增长,使进口价格达到每吨459美元的峰值。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价格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不同进口目的地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澳大利亚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2002美元,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57美元。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8.6%。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增长相对温和。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进口国价格
国家/地区 | 进口价格(美元/吨) |
---|---|
澳大利亚 | 2002 |
印度尼西亚 | 57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 |
出口能力审视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及其制成品出口量约为31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4.4%。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出口量年均增长2.8%,但其趋势也存在明显的波动。2021年曾录得35%的显著增长,使出口量达到400万吨的峰值。然而,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出口量的增长未能保持强劲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水泥管道出口总额缩减至26亿美元。然而,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出口价值呈现出可观的增长。2018年曾录得36%的显著增长,为近年来最快。出口价值在2021年达到44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出口价值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主要出口国及出口价格
截至2024年,中国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水泥管道出口国,出口量达到150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7%。马来西亚(87.9万吨)位居第二,占据28%的市场份额。越南(8.8%)和印度(5.9%)紧随其后。印度尼西亚(9.7万吨)和泰国(6.2万吨)则占据了较小的出口份额。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6%。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则相对温和。
在出口价值方面,中国(12亿美元)仍然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水泥管道供应国,占据总出口价值的47%。越南(4.85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据19%的市场份额。印度则以11%的份额位列第三。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相对温和。而越南和印度则分别实现了16.0%和31.6%的年均增长率。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出口国数据
国家/地区 | 出口量(百万吨) | 占总出口量比重(%) | 出口价值(亿美元) |
---|---|---|---|
中国 | 1.5 | 47 | 12 |
马来西亚 | 0.879 | 28 | - |
越南 | - | 8.8 | 4.85 |
印度 | - | 5.9 | - |
印度尼西亚 | 0.097 | - | - |
泰国 | 0.062 | - | - |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836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17%。回顾过去,出口价格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8年曾录得38%的显著增长。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每吨1394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不同出口国的价格差异也较为显著。在主要供应国中,越南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766美元,而马来西亚的出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206美元。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泰国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18.4%。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价格增长相对温和。
2024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水泥管道主要出口国价格
国家/地区 | 出口价格(美元/吨) |
---|---|
越南 | 1766 |
马来西亚 | 206 |
泰国 | - |
结语与建议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水泥管道市场正处于一个动态发展时期。中国作为区域内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其市场表现对整个区域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和高增长地区,如印度尼西亚在进口端的强劲表现,以及越南在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优势,都为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水泥管道及其制成品的需求将保持长期增长。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这些区域市场动态,深入研究各国具体的市场需求、贸易政策和价格结构,从而精准把握海外机遇,实现更优质、更稳健的“走出去”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indonesia-pipe-imports-71-4pct-boom.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