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中国卖家如何破局求生?

2025-04-28跨境合规

Image

美国近期签署的“对等关税”政策,将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率累计推高至145%,引发跨境行业震荡。从物流成本飙升到订单暂停,卖家们的焦虑肉眼可见——货代暂停收货、工厂停工、员工失业赔偿金提前计算……这场看似“没完没了”的关税战,正在倒逼中国卖家寻找新出路。

“转战内需”成破局关键词
当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把鸡蛋分开放”成为共识。商务部近期组织商协会、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明确表态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与此同时,国内电商平台的反应更为直接:拼多多在关税政策签署当天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承诺三年内投入超1000亿元,通过减免技术服务费、降低保证金、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吸引跨境卖家转向内需市场。

产业带转型样本:从代工到品牌
中国制造业的“内外贸两条腿走路”模式已有成功先例:

  • 河北沧州化妆刷:曾为国际大牌代工的沧州青县,如今凭借花漾、受受狼等国产化妆刷品牌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通过拼多多百亿补贴等资源,花漾在2023年双十一登上平台热销榜首。
  • 山东平度假睫毛:全球七成假睫毛产自平度,早年依赖外贸代工的产业带,如今借助电商渠道打造自有品牌,年产值超百亿。
  • 江苏东海穿戴甲:四成产能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剩余六成通过拼多多等平台内销,成为县域经济支柱。

沧州化妆刷
平台扶持:中小卖家的“救命稻草”?
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卖家,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

  • 成本削减:二手数码类目店铺保证金从2万元降至500元,技术服务费进一步减免;
  • 流量倾斜:“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瞄准农产品,“100亿商家回馈计划”直接补贴消费者;
  • 跨境扶持:加大对中小跨境卖家的补贴力度,帮助其兼顾内外市场。

多元化策略:不止于内需
尽管内销市场被寄予厚望,但更多卖家选择“多线作战”:

  • 转口贸易:通过第三国中转规避高关税;
  • 供应链优化:压缩物流、仓储成本对冲关税压力;
  • 技术赋能:AI工具辅助选品、定价,提升运营效率。

结语:危机中的韧性考验
从沧州化妆刷到平度假睫毛,中国制造业已证明其转型升级的潜力。当关税战成为新常态,能否将“被迫转型”转化为“主动升级”,或许才是中国跨境卖家真正的突围之道。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言:“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把所有危机都变成下一次爆发的燃料。”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探讨了美国高关税政策对中国跨境卖家的影响,分析了转战内需市场、产业带转型和平台扶持等应对策略,展示了中国制造业在危机中的韧性。
发布于 2025-04-28
查看人数 42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