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出手!跨境商家被敲诈评论,新机制已成功移除负评。

长期以来,在线评论生态的健康发展一直是全球商家,尤其是依赖数字平台拓展市场的跨境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虚假评论,特别是负面敲诈评论,如同一把悬在商家头顶的利剑,不仅损害品牌声誉,更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这种行为利用了平台对用户评论的信任机制,恶意制造负面评价,并以此勒索商家支付“移除费”。
近期,针对这一困扰众多商家的顽疾,谷歌公司(Google)采取了新的举措。**新媒网跨境获悉,**在一个月前,谷歌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举报机制,旨在帮助在其“Google Business Profile”(谷歌商家资料)和本地列表中遭遇负面评价敲诈的商家进行申诉。此举不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举报渠道,谷歌方面也同步发布了一系列建议,指导商家如何应对此类勒索尝试,为商家应对此类不法行为提供了新的武器。
这种新型的敲诈行为通常表现为:不法分子通过虚假账号发布大量一星或负面评价,随后主动联系受害商家,声称可以通过“特殊手段”帮助商家移除这些评价,但前提是商家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如果商家拒绝支付,这些负面评论便会持续存在,甚至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商家的在线声誉和潜在客户的决策。对于许多高度依赖谷歌搜索和本地服务展示的餐饮、零售、服务型企业而言,此类攻击的杀伤力巨大。
该新机制推出后,行业内对其有效性抱有审慎乐观的态度。而现在,初步的反馈已显现出积极信号。据外媒报道,一些从事本地搜索引擎优化(Local SEO)的专业人士表示,这个新的举报表单确实在发挥作用,已经有遭受敲诈的负面评论被谷歌成功移除。这一进展无疑为长期饱受此类困扰的商家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一个知名的本地搜索论坛上,一名本地搜索引擎优化专家曾寻求关于如何应对因敲诈方法而遭遇负面评价的建议。在接收到关于新举报表单的信息后,该专家进行了尝试,并最终反馈了成功的结果。他表示:“非常高兴地报告,所有虚假的一星评价都已被移除,而敲诈者也并未得逞。看来,新的‘敲诈举报’表单确实奏效了,感谢大家提供的指引。”这名专家还分享了他在应对过程中积累的两点实用建议,对于其他可能面临同样困境的商家而言,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这位专家提出,与普遍的在线建议相反,他认为在完成评论移除流程之前,最好不要回复虚假评论。他解释道,敲诈者在商家回复后会收到通知,这会让他们认为商家非常在意这些评论并渴望将其移除,从而成为他们提出“帮忙移除”要价的信号。因此,专家建议在初期最好表现出不受打扰的姿态,避免过早暴露对评论的在意程度,从而降低敲诈者的预期。
其次,关于“敲诈举报工具”的使用,专家指出,该工具要求提交敲诈证据(如电子邮件、私信等)。这意味着商家需要与攻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直到攻击者明确要求通过金钱交易来移除评论。这类对话将成为提交给谷歌的“确凿证据”。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两难困境:与攻击者互动意味着他们将掌握商家的详细信息,并且商家在他们眼中显得愿意支付。专家补充说,敲诈者通常会急于收到款项,因为他们清楚常规的垃圾信息举报可能在48小时内生效,所以他们不会在敲诈过程中过于遮掩。尽管这个系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但它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路径。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谷歌平台,尤其是Google Business Profile,是其在全球市场建立品牌形象和获取客户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通过谷歌搜索、谷歌地图还是其他相关服务,正面的客户评价和良好的线上声誉都直接关系到海外业务的成败。一旦遭遇虚假负面评论的敲诈,其对品牌形象、销售转化乃至国际信誉的打击都可能非常巨大。因此,谷歌新推出的这一举报机制,对于在海外市场深耕的中国跨境商家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更有效的维权工具。它意味着,面对恶意攻击,商家不再是孤立无援,而是可以依靠平台的力量进行反击,从而更专注于自身产品的打磨和服务的提升。
尽管这一新机制的有效性仍需时间进行全面验证,且商家在取证过程中仍面临挑战,但其初步的成功案例表明,谷歌正致力于改善其平台的商业环境。对于任何面临此类敲诈的商家而言,尝试使用这个新的举报表单,或许能为解决问题带来转机。平台与商家携手,共同维护健康、公平的在线商业生态,是全球跨境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oogle-removes-extortion-reviews-xborder-biz.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