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品牌痛点:卖货容易,被记住太难!合作伙伴营销解局。

2025-09-03Shopify

Image

去年,出海品牌圈可谓是热闹非凡。一场场精彩的线下交流活动接连上演,其中,一些知名平台积极搭建桥梁,与众多出海卖家面对面,分享宝贵的行业洞察,碰撞出不少智慧的火花,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新媒网跨境获悉,在这些深入的交流中,我们听到了许多令人感同身受的故事,也看到了无数奋斗者的身影。大家普遍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品牌出海,既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如今,随着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意识到,出海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选择题。它更像是一道多维度、复杂而又充满策略性的综合题,需要我们审慎思考、精心布局。这其中不仅关乎着多元化的渠道布局、如何挖掘新的增量市场、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更核心的,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塑造和提升品牌的力量。出海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产品销售目标,它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期望——让我们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能够真正被全球消费者记住、认同和喜爱。

回顾过去几年,针对品牌走向世界这一宏大命题,许多行业专家和平台都曾倾注心血,总结并分享了系列营销理念和实践策略。这些经验从多个层面为出海品牌指明了方向,揭示了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新增长”的关键所在。它们不仅从“道”的层面,深刻阐释了品牌全球营销战略的演变与革新,为志在远航的出海品牌描绘出高瞻远瞩的战略航向;更在“法”的层面上,通过深度剖析合作伙伴营销的精髓与策略,为品牌提供了打开新局面的思路。

展望当下,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一些平台更是推陈出新,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凝练,形成了更为实战化的指南。这类指南深入探讨了品牌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有效提升合作伙伴营销实践的效果。这些实战性的内容,往往结合了经过反复验证的营销理念和海内外众多品牌的成功案例,致力于为中国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一份清晰、可执行的行动路线图。

卖货容易,做品牌难,难在哪里?

“我们在品牌运营上,真是走得如履薄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短期内确实换来了不错的销量数据,可仔细一想,我们的品牌,终究只是一个名字,它还没能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心里,更谈不上被他们深深记住。”一位经验丰富的品牌负责人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地感慨道。这番话,无疑说出了许多出海企业的心声。

这并非个案。近年来,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比如,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赫然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足见其战略意义。而其中,“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更是被明确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上向上攀升的必然选择。品牌建设,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再甘于仅仅停留在生产制造的低附加值环节,而是要积极向高附加值的研发技术、设计创新和服务体验等产业链两端延伸,从而在更高的价值链位置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坦白说,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那我们只能在供应链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彼此内卷,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另一位资深首席营销官(CMO)也曾坦言,“我们都渴望能够成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让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从而拥有更多的溢价空间,也为公司构建起一道独特的差异化护城河。”但他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地补充道:“然而,要把品牌做好,这事儿远比想象中要难。它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毅力,至于那些创意和营销技巧,反倒成了次要的后话了。”

这正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出海卖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痛点所在——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品牌,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被记住”,为何如此艰难?这背后有诸多复杂的市场和消费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早已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名称或一个简单的标识。它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功能、服务乃至企业价值观的综合预期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感。然而,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出海环境中,要想稳定地建立这种深层次的消费者预期和信任,其窗口期却是异常短暂的。市场中每天都有海量的流量涌入,无数的“爆款”产品层出不穷,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又很快被新的潮流所取代。这种瞬息万变的消费节奏,使得消费者难以对某一特定品牌形成长期的忠诚度,更别提反复购买的习惯。人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品牌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如今,消费者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来源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品牌灌输的信息,而是主动搜索、比较、分享,甚至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中。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了营销传播路径变得越来越非线性、碎片化。虽然品牌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营销触点和渠道,但如何有效地管理、整合和优化这些多元化的渠道,使其形成合力,而非各自为战,这成了摆在每一个营销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渠道多不代表效果好,如何精准触达、深度互动,才是关键。

最后,随着全球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复杂化,目标人群也变得更加分散和细分。过去的“大水漫灌”式营销已经很难奏效,品牌需要面对的是一群群有着独特偏好、价值观和消费习惯的小众群体。如何在如此复杂且高度碎片化的市场环境中,精准地识别并高效覆盖这些目标人群,并最终实现有效的转化,这对品牌的营销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考验着数据的分析能力,更考验着品牌对人性的洞察和创意的运用。

既然“被记住”如此不易,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在众多策略中,合作伙伴营销正日益凸显其作为实现品牌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各类营销伙伴(如联盟营销商、内容创作者、分销商、KOL/KOC等)建立紧密而互信的合作关系,品牌不仅能够借助这些伙伴的丰富资源和广泛网络,更有效地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实现更深层次的沟通;还能在多渠道、多路径上实现品牌的广覆盖和深渗透。这些营销伙伴,尤其是一些本土化的伙伴,往往对当地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资源优势,这为品牌带来了单打独斗难以企及的竞争优势。他们不仅是品牌的推广者,更是品牌与本地文化、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要有效开展合作伙伴营销,精准选择营销伙伴是成功的关键。这需要确保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构建一个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品牌联盟网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量和实践:

  1. 扩展力:构建广阔的合作网络。 品牌应当不遗余力地去构建一个稳定、长效的营销网络。这首先意味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类合作伙伴,不断扩大品牌的渠道覆盖范围。无论是与线上的零售商、代理商,还是与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触及到更广泛、更多元的受众群体。同时,品牌也要积极参与到各种行业展会、专业论坛以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中,通过这些机会增强品牌的曝光度和行业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的合作伙伴。
  2. 协同力:追求高效的合作共赢。 仅仅拥有广泛的伙伴网络还不够,品牌还需要确保与合作伙伴之间能够目标一致,并实现高效的协作。这意味着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流畅的沟通机制和深厚的信任基础,这是高效合作的基石。双方应该共同参与到战略规划的制定中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并能够根据市场反馈和数据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
  3. 创造力:探索创新的合作模式。 品牌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寻求和探索那些能够实现互惠互利的创新合作关系。这可以包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策划和推出富有新意的营销活动,甚至共享彼此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品牌发现和开拓新的市场机会,更能有效提升品牌的形象,增强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创新,品牌能够与伙伴共同成长,实现“1+1>2”的效果。

始于流量,但不止于流量,打造品牌资产

“我们现在的红人营销,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位品牌经理在交流中分享道,“以前,大家关心的是怎么找到红人,去哪里找。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我们品牌目前更关心的是,如何找到那些真正与品牌理念高度契合,并且能够建立起长期、深度合作关系的红人资源。”这番话道出了当下红人营销的深刻转变。

毋庸置疑,网红营销作为当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合作伙伴营销模式之一,其在短期内为品牌带来大量关注和快速增量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快餐式”的营销效果往往难以持续,更难以形成品牌所需要的可持续资产积累。很多时候,这些短暂的成就,最终并未能转化为品牌的长期价值增长,反而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投资回报率不佳等问题。就像一阵风刮过,热闹是热闹了,但风停之后,什么也没留下。

可喜的是,大多数有远见的品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积极地将营销策略转向更为成熟、更具持久价值的合作伙伴营销之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淀”阶段。在这一阶段,品牌不再仅仅追求短期的刺激和引流效果,而是将重心放在建立稳固、深厚的合作关系上,致力于积累长期的品牌资产和深层价值。这意味着,品牌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几次营销活动,而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长期打造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深远价值。这种转变,是从“流量思维”到“资产思维”的本质跨越。

基于我们对多年来出海客户的深入观察和总结,我们发现,要想建立长期且真正共赢的伙伴关系,以下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 目标一致:同心同德,共谋发展。 合作伙伴之间应当拥有明确且一致的目标。这意味着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围绕品牌的长期发展战略而奋斗,而非仅仅追逐短期的、各自独立的利益。通过设定清晰、共同的目标,合作伙伴可以更好地协调彼此的行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品牌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长期局面。这种一致性是合作的基石。
  2. 信息一致:透明公开,数据驱动。 在合作中,双方需要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避免因为数据口径不一、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和信任危机。引入科学的数据追踪和归因方法,可以帮助双方实时、透明地监控各项关键指标的变化,确保信息同步,从而实现高效的沟通。在此基础上,营销计划可以根据数据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3. 利益一致:价值共享,长期绑定。 告别过去那种仅仅依靠“坑位费”等一次性、短期合作的方式。品牌应该积极转向建立更长期、更稳定的合作模式。例如,与营销伙伴建立深度的联盟关系,签订长期合约,甚至在内容创作、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共创。这意味着双方需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共同利益,将合作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当伙伴感受到自己是品牌长期价值创造的一部分时,他们会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从品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借助伙伴的力量,共同构筑起一个坚实的客户信任圈,这种合作伙伴营销模式,不仅能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未来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与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品牌生态圈,中国品牌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语境和市场环境,与当地消费者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情感连接,从而为品牌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些领先的合作伙伴营销管理平台,也正积极分享他们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出海品牌展示如何通过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合作伙伴营销生态,深度赋能品牌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搭建高效的合作平台,共同实现长期增长。

他们的核心原则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共建合作伙伴营销生态,探讨品牌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和方法。在业务板块上,深耕联盟营销和网红营销的实践方法论,助力出海品牌在营销上实现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效果的双丰收。同时,他们也乐于深入拆解来自国内外品牌的多个实战案例,如英国香水品牌Penhaligon's、法国高端美妆零售商SEPHORA等,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为中国品牌解锁增长的密码。

这些经验总结深入剖析了品牌在出海实战中可能遇到的运营难题,并以全球化的视角,帮助品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重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连接。通过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有效驱动品牌的整体增长,最终帮助中国品牌在全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市场中,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启一段全新的增长征程。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59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出海品牌面临做品牌难的问题,需从流量思维转为资产思维。通过与营销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品牌联盟网络,共同打造品牌生态圈,可以更好融入当地市场,与消费者建立深厚情感连接,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合作伙伴营销平台助力品牌与伙伴协作,实现长期增长。
发布于 2025-09-03
查看人数 10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